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黄耆六一汤

黄耆六一汤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黄耆六一汤

药方名称黄耆六一汤

别名黄耆汤(《普济方》卷二二九)。

处方黄耆(去芦,蜜炙)180克甘草30克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补气生津。治诸虚不足,肢体劳倦,胸中烦悸,唇口干燥,面色萎黄,不能饮食;或先渴而欲发疮疖,或病痈疽后而渴者。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加大枣1枚,煎至100毫升,去滓温服,不拘时。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

《局方》卷五(宝庆新增方):黄耆六一汤

药方名称黄耆六一汤

别名黄耆汤、黄耆

处方黄耆(去芦,蜜炙)6两,甘草(炙)1两。

功能主治平补气血,安和脏腑。主气虚津伤,肢体劳倦,口常干渴,面色萎黄,不思饮食;或先渴而后生疮疖,或患痈疽之后而口渴;或卫虚自汗;或痔漏脓水不绝。

用法用量黄耆汤(《普济方》卷二二九)、黄耆饮(《证治要诀类方》卷二)。

摘录《局方》卷五(宝庆新增方)

外科正宗》卷三:黄耆六一汤

药方名称黄耆六一汤

处方黄耆(半生,半蜜水炒)6钱,甘草(半生,半炙)1钱5分,人参1钱。

功能主治流注溃后,脓水出多,口干作渴,烦躁不宁。

用法用量水2钟,煎8分,食远服。

摘录外科正宗》卷三

外科精要》卷下:黄耆六一汤

药方名称黄耆六一汤

处方黄耆6两(用淡盐水润,饭上蒸),粉草1两(半生半炙)。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治渴补虚,免痈疽。主渴疾痈疽,溃后作渴。

用法用量每服2钱,侵晨、日午以白汤调下;不应,作大剂,水煎服。古人号黄耆羊肉,可见其能补也。

摘录外科精要》卷下

《直指》卷九:黄耆六一汤

药方名称黄耆六一汤

处方黄耆(炙)6钱,甘草(炙)1钱,白术3钱,白芍药3钱。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虚劳自汗。

用法用量每服2钱,加生姜大枣,水煎服。

摘录《直指》卷九

《朱氏集验方》卷一:黄耆六一汤

药方名称黄耆六一汤

处方黄耆当归甘草各等分。

功能主治风湿相搏,肌肉瞤动。

用法用量本方治上症,宜先服渗湿汤,次用是药。

摘录《朱氏集验方》卷一

猜你喜欢

  • 黄连羊肝丸

    《中国药典》:黄连羊肝丸药方名称黄连羊肝丸处方黄连20g 胡黄连40g黄芩40g黄柏20g龙胆20g柴胡40g青皮(醋炒)40g木贼40g密蒙花40g茺蔚子40g决明子(炒)40g石决明(煅)40g夜

  • 白术茯苓散

    《广嗣纪要》卷九:白术茯苓散药方名称白术茯苓散处方白术2两,白茯苓2两,防己3两,木瓜3两。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妊娠7-8月后,两脚肿甚者。用法用量每服1钱,食前沸汤调下,日3次。肿消止药。摘录《广

  • 含化麝香丸

    药方名称含化麝香丸处方麝香1分(细研入),杏仁3分(汤浸,去皮尖双仁),川升麻3分,黄芩3分,浮萍草3分,零陵香3分,甘草3分(生用),寒水石3分,黄连3分(去须)。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功

  • 河车八味丸

    药方名称河车八味丸处方紫河车1具(头生男者,用白矾煎汤揉洗极净,用姜汁同酒煮烂),大地黄3两(姜汁、砂仁同酒煮烂),净枣皮1两(炒干),粉丹皮5钱(酒炒),宣泽泻5钱(盐水炒干),嫩鹿茸2两(切片,炒

  • 五行汤

    药方名称五行汤处方黄柏(去粗皮,取内皮,不拘多少)制法上药以湿纸裹,黄泥包煨,候泥干取出。功能主治治时行赤眼,红肿作痛。用法用量每用一弹子大,纱帛包,用水150毫升浸,饭上蒸熟,乘热熏洗,极效。摘录《

  • 柳青丸

    药方名称柳青丸处方川黄连(姜汁炒3次)3两。制法上为末,米糊为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妊娠三月,心经火甚而堕胎。用法用量每服3-5分至7-8分,以陈皮、半夏汤送下。须于未交3月前10日服起。摘录《妇科玉

  • 浸毒散

    药方名称浸毒散处方毛藤子、石楠藤、铁菱角、穿山蜈蚣、背子蜈蚣、赤麻(艹卖)、金脑香、梭婆子根、飞天蜈蚣、赤梗过路蜈蚣。功能主治蛇头子及一切蝮蛇瘴。用法用量上水煎,入醋少许,和暖浸洗。摘录《准绳·疡医》

  • 镇心至宝丹

    药方名称镇心至宝丹处方天南星(煨)、白附子(炮)、雄黄(研)、干蝎,各半两;白僵蚕(去丝.嘴.炒)、郁金,各一两;龙脑(研)、麝香(研),各二钱半;辰砂(研)一分,腻粉二钱,滑石(末)二两。炮制上为细

  • 加味人参白虎汤

    《麻科活人》卷二:加味人参白虎汤药方名称加味人参白虎汤处方人参、知母、熟石膏、葛根、天花粉、麦冬、淡竹叶、甘草。功能主治生津解毒。主麻症心火内亢,肺焦胃枯,津液干涸者。用法用量原书治疗上症,是以本方去

  • 独脚顶

    药方名称独脚顶处方番木鳖。制法清水煮胀,去皮,晒干,将酒坛黄泥杵碎,筛细,拌木鳖,烈火炒松,勿令太焦,筛去黄泥,将木鳖为细末,或面糊为丸,如芥子大。功能主治风痹瘫痪,湿痰定注,遍身骨节酸痛,类风不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