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除风益损汤

除风益损汤

原机启微》卷下:除风益损汤

药方名称除风益损汤

处方地黄当归白芍川芎各3克藁本前胡防风各2.1克

功能主治养血祛风,活血通络。主目为物伤,及血虚头痛。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热服。

伤甚者,加大黄以泻其败血;眵多泪多,羞涩赤肿者,加黄芩

备注方中熟地黄补肾水为君,当归白芍补血为臣;川芎活血祛瘀为佐;藁本前胡防风祛风通络为使,配合成方,共奏养血祛风,活血通络之功。

摘录原机启微》卷下

原机启微》卷二:除风益损汤

药方名称除风益损汤

处方地黄1钱,当归1钱,白芍药1钱,川芎1钱,藁本7分,前胡7分,防风7分。

功能主治眼目外伤,睛珠突出及血虚生翳膜,产后目痛。目为物所伤,及亡血过多之病。拳手打伤.

用法用量作1服。水2盏,煎1盏,去滓,大热服。

伤于眉骨,加黄连;伤干(出页),加柴胡;伤于额交巅,耳上角及脑,加苍术;伤于耳后耳角耳前及伤于颊,加龙胆草;伤于额角及巅,加五味子;凡伤甚者,从权倍加大黄;眵多泪多,羞涩赤肿,加黄芩

各家论述以熟地黄补肾水为君,黑睛为肾之子,此虚则补其母也;以当归补血,为目为血所养,今伤则目病,白芍药补血又补气,为血病气亦病也,为臣;川芎治血虚头痛,藁本通血去头风,为佐;前胡防风通疗风邪,俾不凝留,为使。

摘录原机启微》卷二

猜你喜欢

  • 救阳丸

    药方名称救阳丸处方吴茱萸(汤浸焙干,炒)、干姜(炮)、赤石脂、龙骨、蜀椒(去目并开口者,炒出汗)、桂(去粗皮)、附子(炮裂,去皮脐)、天雄(炮裂,去皮脐)、硫黄(飞,研)、阳起石(煅,醋淬,研)各等分

  • 保和汤

    《修月鲁般经后录》引《十药神书》(录自《医方类聚》卷一五○):保和汤药方名称保和汤处方知母贝母天门冬麦门冬款花各9克天花粉薏仁五味子各6克 粉草 兜铃紫菀百合桔梗各3克阿胶当归地黄各12克紫苏薄荷各4

  • 板蓝根夏枯草饮

    药方名称板蓝根夏枯草饮处方板槛根30克夏枯草20克 白糖适量制法将板蓝根、夏枯草同水煎,加白糖适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散结。适用于腮腺炎肿痛发热有硬块者。用法用量每次10~20克,每日3次。摘录《

  • 椒豆饮

    药方名称椒豆饮处方汉椒49粒,黑豆14粒,乌梅2个(打破),甘草节3寸(碎)。功能主治解砒毒。主用法用量上用水1碗,煎7分,温服。摘录《百一》卷十七,名见《普济方》卷二五一

  • 白防活命饮

    药方名称白防活命饮处方白芷1钱,防风1钱,乳香1钱,没药1钱,甘草1钱,连翘1钱,赤芍1钱,穿山甲(炙焦)1钱,归梢1钱,天花粉1钱,薄荷1钱,皂刺1钱,贝母1钱,金银花3钱,陈皮1钱。功能主治痘痈毒

  • 秋石丸

    药方名称秋石丸处方秋石30克 白茯苓南参山药川当归(酒浸)各15克 血茸(蜜炙)60克龙骨(煅)15克 大附子(炮)10克沉香4.5克 辰砂7.5克(别研,一半为衣,一半入药)制法上为细末,鹿角胶煮酒

  • 麻根汁酒

    药方名称麻根汁酒处方大麻根及叶(生者,去土)3斤。制法上锉细,捣绞取汁。功能主治打扑损疼痛。用法用量每服半盏,和温酒半盏服,不拘时候。无生麻根即用干者,酒煎服。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五

  • 代灸膏

    《普济方》卷二四三:代灸膏药方名称代灸膏处方南星1两,半夏1两,白芷1两,川乌1两,川椒1两,白及1两,马蔺子1两,乳香3钱,没药3钱(另研)。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脚气肿痛,不可忍者。用法用量酒调,

  • 白及枇杷丸

    药方名称白及枇杷丸处方白及1两,枇杷叶5钱(去毛,蜜炙),藕节5钱。制法上为细末,另以阿胶5钱锉如豆大,蛤粉(炒成珠)、生地黄自然汁调之,火上炖化,入前药为丸,如龙眼大。功能主治咯血。用法用量每服1丸

  • 葛根黄芩黄连汤

    药方名称葛根黄芩黄连汤别名葛根黄连汤(《医方类聚》卷五十四引《通真子伤寒括要》)、葛根黄连黄芩汤(《医方集解》)、干葛黄芩黄连汤(《伤寒大白》)、葛根芩连汤(《中国医学大辞典》)。处方葛根15克甘草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