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调气汤

调气汤

审视瑶函》卷五:调气汤

药方名称调气汤

处方白芍药1钱,陈皮1钱,生地黄1钱,黄柏(盐水炒)1钱,香附子(醋制)1钱,知母(盐水炒)1钱,当归身1钱,枳亮8分,白茯苓8分,甘草(用生梢)5分。

制法上锉碎。

功能主治因暴怒,以致瞳神散大者。

用法用量白水2钟,煎至1钟,去滓热服;服此药后,兼服磁朱丸。

摘录审视瑶函》卷五

圣济总录》卷一○○:调气汤

药方名称调气汤

处方三棱(煨,锉)1两,木香1两,槟榔(煨锉)3分,草豆蔻(去皮)1两半,高良姜1两半,当归(切,焙)半两,芎藭半两,桂(去粗皮)3分,人参3分,芍药半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半两,白茯苓(去黑皮)半两,陈曲(微炒)1两,阿魏(面裹煨,研)半两。

制法上除阿魏外,为粗末和匀。

功能主治注气,背膊疼痛,心胸烦闷。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入盐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

《衡要》卷六:调气汤

药方名称调气汤

处方白蔻1两,丁香1两,檀香5钱,砂仁5钱,炙草1两,木香5钱。

制法共为细末。

功能主治气郁作厥。

用法用量每服3-5钱,以盐沸汤调服,或八味顺气散亦炒。

各家论述《经》云:辛以散气。用白豆蔻、丁香檀香木香砂仁藿香等诸辛窜以行壅滞之气,甘草缓中和药。

摘录《衡要》卷六

《临证医案医方》:调气汤

药方名称调气汤

处方赭石18g(布包),旋复花6g(布包),牛膝9g,丹参15g,瓜蒌15g,郁金9g,白芍9g,柴胡6g,陈皮9g,枳壳9g,苏梗6g,桔梗6g,木香6g。

功能主治理气、活血、解郁。主食管狭窄,食管憩室。吞咽梗阻不利,胸膈痞满,有时疼痛或逆气,舌苔白腻,脉弦。

各家论述方中代赭石镇逆甲肝,有扩张食管的作用,为治疗食管狭窄之主药;牛膝降逆;丹参活血;瓜蒌郁金宽胸解郁;白芍柴胡舒肝;陈皮枳壳、苏梗、桔梗木香理气。

摘录《临证医案医方》

《治疹全书》卷下:调气汤

药方名称调气汤

处方玉竹麦冬、苏子、炙草、橘红白前、土沙参、白茯苓淮山药。

功能主治疹后肺气受伤而呛者。

用法用量煎服。

虚,加北沙参

摘录《治疹全书》卷下

证治汇补》卷六:调气汤

药方名称调气汤

别名调气散

处方香附乌药陈皮青皮砂仁甘草木香藿香

功能主治气逆心痛。

用法用量调气散(《医略六书》卷二十三)。《医略六书》本方用,香附一钱半(炒)、乌药一钱半、青皮一钱半(炒)、木香一钱、陈皮一钱半、藿香一钱半、甘草五分、砂仁一钱(炒)。水煎去滓,温服。

各家论述《医略六书》:暴怒伤肝,肝气上逆,横于胃口,而胃气不化,故心痛不,香附调气解郁青皮破气平肝:马药顺气以降浊,木香调气以和胃;陈皮利气除痰:甘草缓中和药;藿香开胃气;砂仁醒脾气。使脾胃调和,则肝木自平而逆气自降,胃气调和,心痛无不霍然矣。此降气平肝之剂,为气逆心痛大专方。

摘录证治汇补》卷六

猜你喜欢

  • 人参芎归汤

    药方名称人参芎归汤处方当归半夏(制)各22.5克川芎30克蓬术木香缩砂仁乌药甘草(炙)各15克人参辣桂五灵脂(炒)各7.5克制法上药锉散。功能主治治血胀。烦躁,时欲漱水,善忘惊狂,脘腹痛闷,呕吐恶心,

  • 家韭子丸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二:家韭子丸药方名称家韭子丸处方家韭子180克(炒)鹿茸l20克(酥炙)苁蓉(酒浸)牛膝(酒浸)熟地黄当归各60克 巴戟(去心)菟丝子(酒浸)各45克杜仲(去皮,锉,制炒丝断)

  • 阴蚀黄连膏

    药方名称阴蚀黄连膏处方乳香粉30克青黛面30克黄连膏240克制法上药调匀成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生肌止痛。治女阴溃疡,过敏性阴茎部溃疡。用法用量外敷患处。摘录《赵炳南临床经验集》

  • 六君温脾汤

    药方名称六君温脾汤处方潞参3钱,白术2钱(炒),云苓1钱,砂仁1钱(炒),陈皮3分,扁豆2钱(炒),山药2钱(炒),谷芽钱半(炒),龙骨1钱(煅),制草5分。功能主治小儿脾胃受寒,面色发白,四肢清冷,

  • 柿饼丸

    药方名称柿饼丸处方棉花核(炒黑,去壳)90克侧柏叶(炒黑)120克槐米(炒)30克制法柿饼蒸烂捣丸。功能主治治肠风下血。用法用量空腹时用白滚汤下12~15克。摘录《绛囊撮要》

  • 灵乌散

    药方名称灵乌散处方乌鸦1只(腊月取于藏瓶内盛,以盐泥固济,令干,用炭火煅存性,候冷,取出去肚肠,研),丹砂(研)1分,细辛(去苗叶)2两,干蝎(全者)14枚(炒)。制法上四味,将二味捣末,与别研二味同

  • 鸡苏涂方

    药方名称鸡苏涂方处方生鸡苏。制法上药捣,厚涂之。功能主治火丹热毒之气,五色无定。用法用量宜先宣转,然后用药。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八

  • 如意通圣散

    药方名称如意通圣散处方当归(去芦)陈皮(去白)麻黄(去节)甘草(炙)川芎御米壳(去顶、膈)丁香各等分制法上药用慢火炒令黄色。功能主治治行痹,走注疼痛。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

  • 二百味花草膏

    《医说》卷四引《癸志》:二百味花草膏药方名称二百味花草膏别名二百花草膏处方羯羊胆(去其中脂)。制法上药满填好蜜,拌匀蒸之,候干即入瓶,研细为膏。功能主治烂缘血风。病目两睑间赤湿流泪,或痛或痒,昼不能视

  • 加诃子四柱散

    药方名称加诃子四柱散处方人参(去芦)1两,白茯苓(去皮)1两,附子(炮,去皮脐)1两,木香(纸包煨过),诃子半两(湿纸包炮,取皮用)。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脏腑虚怯,本气衰弱,脾胃不快,不进饮食,时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