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补肝细辛散

补肝细辛散

太平圣惠方》卷三:补肝细辛散

药方名称补肝细辛散

处方细辛7.5克桃仁23克(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前胡23克(去芦头)当归23克(锉,微炒)附子23克(炮裂,去皮、脐)陈橘皮23克(汤浸,去白、瓤,焙)人参23克(去芦头)柏子仁4克 芎藭23克木香23克 白茯苓23克吴茱萸15克(汤浸七遍,焙干)桂心23克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主肝脏虚寒,胸膈气滞,四肢厥逆,两胁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9克,以水250毫升,入生姜4克,大枣3枚,同煎至150毫升,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三

《眼科菁华》卷下:补肝细辛散

药方名称补肝细辛散

处方青葙子、人参茯苓、熟地黄五味子菟丝子、茺蔚子车前子、泽泻细辛防风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肝虚积热,而成内障。

用法用量每服1两,水煎服。

摘录《眼科菁华》卷下

《圣惠》卷三:补肝细辛散

药方名称补肝细辛散

别名细辛

处方细辛1分,桃仁3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前胡3分(去芦头),当归3分(锉,微炒),附子3分(炮裂,去皮脐),陈橘皮3分(汤浸去白瓤,焙),人参3分(去芦头),柏子仁半分,芎?3分,木香3分,白茯苓3分,吴茱萸半两(汤浸7遍,焙干微焙),桂心3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肝脏虚寒,胸膈气滞,四肢厥逆,两胁疼痛。

用法用量细辛汤(《圣济总录》卷五十五)。

摘录《圣惠》卷三

猜你喜欢

  • 苍芍丸

    药方名称苍芍丸处方芍药37.5克香附30克苍术15克 片芩6克甘草4.5克制法上药为末,炊饼为丸服。功能主治疏肝解郁,养阴清热。主阴虚气郁之发热。用法用量每次10克,温开水送下。摘录《医学入门》卷七

  • 芎藭汤

    《备急千金要方》卷四:芎藭汤药方名称芎藭汤别名立效散(《素问玄机原病式》卷下)、一奇散(《妇人大全良方》卷二十二)、二奇散(《普济方》卷三五五)。处方当归芎藭各15克功能主治治产后出血、伤胎漏血、崩漏

  • 桂苓薏羌汤

    药方名称桂苓薏羌汤处方茯苓1两,羌活2钱,薏仁1两,桂枝3分。功能主治太阳痉病。感湿热之气,忽又伤风,口噤不能言,项背几几,脚手挛急,角弓反张。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辨证录》卷七

  • 两元散

    药方名称两元散处方煅蛤粉2钱,青黛1钱5分,乌贼骨2钱,煅蚌壳2钱,儿茶1钱5分。功能主治阴囊不问已烂未烂,甚至脱壳见肾子,下疳破烂流脓。用法用量乳至无声。摘录《青囊立效秘方》卷一

  • 鸡肫丸

    药方名称鸡肫丸处方三棱(炒)20两,莪术(炙)20两,茯苓20两,白术(炒)20两,神曲(炒)20两,麦芽(炒)20两,青皮(炒)20两,砂仁20两,橘皮20两,香附(炙)20两,莱菔子(炒)20两,

  • 半夏饮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半夏饮药方名称半夏饮处方半夏(汤洗)、麦门冬(去心)、赤茯苓(去皮)、白术、桔梗、青皮(去白)、前胡,各三分。厚朴(生姜制.炙.一两)。枇杷叶(去毛.炙)、防风,各半

  • 回澜饮

    药方名称回澜饮处方紫丹参3钱,净桃仁3钱,白茯苓4钱,茺蔚子3钱,原生地3钱,怀牛膝3钱(盐水炒),飞滑石4钱,嫩白薇1钱5分(酒炒)。功能主治倒经。摘录《经验各种秘方辑要》

  • 黄连人参膏

    药方名称黄连人参膏处方宣黄连5分或1钱,人参5分或1钱。制法上切碎。功能主治目赤痒痛。用法用量用水1小钟,同浸,饭锅蒸少顷,取出冷定,频点眼角;或于临用时研入冰片少许更妙。摘录《景岳全书》卷六十

  • 姜桂饮

    药方名称姜桂饮处方良姜、辣桂各等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心腹刺痛。用法用量每服2钱,米汤乘热调下。摘录《直指》卷六

  • 消食散

    药方名称消食散处方谷芽山楂槟榔积壳各等份制法将以上各味共研为细末。功能主治健脾开胃,消食化积。用法用量每服1~2克,每日3次。摘录《民间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