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蒺藜丸

蒺藜丸

太平圣惠方》卷二十四:蒺藜丸

药方名称蒺藜丸

处方蒺藜30克(微炒,去刺)秦艽30克(去苗)羌活15克苦参(锉)15克黄芩15克 赤茯苓30克细辛15克枳壳22.5克(麸炒微黄,去瓤)乌蛇(酒浸,去皮、骨,炙微黄)90克

制法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搜风清热,祛湿止痒。治风湿热毒客于肌肤,遍身瘙痒,生痞瘰。

用法用量每服不计时候,以温蜜汤下30丸。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二十四

《圣惠》卷二十四:蒺藜丸

药方名称蒺藜丸

处方蒺藜1两(微炒,去刺),秦艽1两(去苗),羌活半两,苦参半两(锉),黄芩半两,赤茯苓1两,细辛半两,枳壳3分(麸炒微黄,去瓤),乌蛇3两(酒浸,去皮骨,炙微黄)。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风瘙痒,生(疒咅)(疒畾)。

用法用量每服30丸,以温蜜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二十四

《医略六书》卷二十四:蒺藜丸

药方名称蒺藜丸

处方蒺藜3两(去刺,炒),乌头1两(姜汁炮),山栀2两(姜汁炒)。

制法上为末,淡盐水捣为丸。

功能主治寒束湿热疝痛,脉弦数者。

用法用量每服3钱,沸汤送下。

各家论述寒束湿热之邪,闭遏经气,不能统运其流行之机,故邪结成疝,小腹疼痛不止焉。蒺藜疏厥阴之经,乌头逐外束之寒,山栀清内蕴湿热也。盐水丸,沸汤下,使湿热并化,则经气清和,而寒邪无不外解,疝气无不内消,何疼痛之不除哉?此分解之剂,为寒束湿热疝痛之专方。

摘录《医略六书》卷二十四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吉林、哈尔滨方):蒺藜丸

药方名称蒺藜丸

别名蒺藜明目丸

处方桔梗7两,蒺藜7两,木贼7两,羌活7两,蝉蜕7两,薄荷7两,防风7两,草决7两,覆盆子7两,当归7两,川芎7两,白芍7两,生地7两,白芷7两。

制法上为细面,用水泛为小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平肝明目,退翳清热。主肝旺肾虚,目生障翳,视物昏花,迎风流泪,羞明畏光,雀目青盲;瘀火上灼,目赤焮肿,胬肉胀痛,热泪不止;白膜遮睛,血丝贯瞳,眼泡浮肿,瞳仁散大。

用法用量每服2钱,白水送下,1日2-3次。

注意忌食辛辣;孕妇忌服。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吉林、哈尔滨方)

《急救仙方》卷三:蒺藜丸

药方名称蒺藜丸

处方石决明川芎白芷防风木贼石膏覆盆子楮实(去壳,用米)、蝉蜕蔓荆子、青箱子、车前子、细辛菊花旋覆花、蜜蒙花、龙胆草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退诸障膜。主障翳。

用法用量每服40丸,食后茶清送下;如诸虚,盐汤送之;实者,茅根、蔗汤送下;缺珠,猪肝煎汤送下;垂帘障,每服20丸,四物汤送下;如重甚,加白柿、桑白皮、茅根、蔗煎汤送下。

摘录《急救仙方》卷三

《外台》卷二十六引《古今录验》:蒺藜丸

药方名称蒺藜丸

处方蒺藜子1分,干地黄1分,鹿茸(炙)10分,白敛8分,磁石10分(研),矾石(炼)10分,铁精5分,桂心5分,续断5分,巴戟天8分,芍药8分,玄参8分,通草8分,升麻8分,牛膝8分,寄生8分,泽泻7分,射干8分,苁蓉10分,海藻8分(如发者)。

制法上为细末,以蜜和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疒颓)疝。

用法用量每服10丸,渐增至20-30丸,饮送下,1日2次。

摘录《外台》卷二十六引《古今录验》

《三因》卷十四:蒺藜丸

药方名称蒺藜丸

处方蒺藜(微炒,去刺)1两,海藻(浸洗,去咸)1两,泽泻1两,茴香(炒)1两半,桂心2两,木通2两,牛膝(锉,酒浸)2两,五味子2两,木香(煨)2两,槟榔2两,茯神(去木)3两,人参3两,远志(水浸,去心,姜汁炒)3两,川楝(去皮核,麸炒)4两,桃仁(去皮尖,炒,别研)4两,赤芍药4两,续断4两,山茱萸4两,苁蓉(酒浸)4两,青皮4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囊核坚大,行动艰辛,发作牵连偏坠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空心、食前温酒或盐汤送下。

摘录《三因》卷十四

《千金》卷二十三:蒺藜丸

药方名称蒺藜丸

处方蒺藜子1两,大黄1两,败酱1分,桂心3分,人参3分,附子3分,薏苡仁3分,黄连3分,黄耆3分,鸡骨3分,当归3分,枳实3分,芍药3分,通草3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除热。主妇人乳肿痛。

用法用量每服3丸,不知,益至5丸,食前以饮送下,1日3次。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用大黄黄连解热,桂心、附子散结,人参黄耆固本,当归、芍药和营,败酱、薏苡败脓,枳实通草利窍,尤赖蒺藜破除恶血,鸡骨引入厥阴也。

摘录《千金》卷二十三

猜你喜欢

  • 薏苡附子散合芍药甘草加味

    药方名称薏苡附子散合芍药甘草加味处方薏苡仁70克,制附子25克(先煎),炙甘草30克,赤芍20克,黄芪30克,党参20克,当归15克,卷柏12克,木通10克,秦艽18克,海风藤10克,鸡血藤12克,乳

  • 白茯苓汤

    《圣济总录》卷八十八:白茯苓汤药方名称白茯苓汤处方白茯苓(去黑皮)1两,五灵脂1两,白芷(微炒)1两,黄明胶(两片)1两(炙令燥)。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虚劳咳嗽。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8分

  • 桂苓饮

    药方名称桂苓饮处方猪苓、泽泻、桂枝、甘草、白术、知母、黄柏、山栀、蕨叶。功能主治伤寒初病,无热谵语,烦躁不安,精彩不与人相当,此因热结膀胱,名曰如狂。用法用量水2钟,加生姜3片,煎至1钟,再加滑石末1

  • 补烂丹

    《疡科遗编》卷下:补烂丹药方名称补烂丹处方烟胶(炙)1两,黄柏1两,白矾5钱,轻粉3钱。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烂腿。用法用量用桐油调效,外用油纸捆缚。摘录《疡科遗编》卷下《洞天奥旨》卷十五:补烂丹药方

  • 百和汤

    药方名称百和汤处方生地、当归、白及、骨碎补、鹿茸、续断、首乌、炙草。功能主治跌扑损伤。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医钞类编》卷七

  • 木瓜丸

    《中国药典》:木瓜丸药方名称木瓜丸处方木瓜80g当归80g川芎80g白芷80g威灵仙80g狗脊(制)40g牛膝160g鸡血藤40g 海风藤80g人参40g 制川乌40g 制草乌40g性状为糖衣浓缩丸,

  • 法制芽茶

    药方名称法制芽茶处方芽茶500克(拣净,冷水洗,烘干)白檀香末15克白豆蔻末15克 片脑3克(另研)制法用甘草膏拌匀茶,将前三味散为衣,晒干。功能主治清热化痰,消食止渴,解酒。用法用量不拘时嚼咽。摘录

  • 柴芩退热汤

    药方名称柴芩退热汤处方柴胡、黄芩、紫苏、陈皮、川芎、当归、杜仲、茯苓、川断、甘草、前胡、荆芥、生姜、大枣。功能主治妇人妊娠寒热如疟。用法用量热盛,加竹茹、麦冬;寒盛战栗,手足厥,加草果、白术、黄耆、黑

  • 黄风菊花汤

    药方名称黄风菊花汤处方防风黄连桑白皮赤茯苓瞿麦车前子栀子大黄黄芩细辛桔梗连翘功能主治治初起胬肉攀睛。用法用量上药水煎,半饥时温服。摘录《银海精微》卷下

  • 马鞭散

    《接骨图说》:马鞭散药方名称马鞭散处方生地黄、蒲黄、马鞭草。功能主治骨节疼痛。摘录《接骨图说》《准绳·疡医》卷五:马鞭散药方名称马鞭散处方石楠藤、凉藤子、晚祥西、雪里开、马蹄金、铁马鞭、鬼腰带根。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