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芦根散

芦根散

《圣惠》卷五十:芦根散

药方名称芦根散

处方芦根1两(锉),木通半两(锉),射干3分,半夏3分(汤洗7遍去滑),赤茯苓半两,人参1两(去芦头),甘草半两(炙微赤,锉),枳壳1分(麸炒微黄,去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噎不下食,心胸烦闷,不得眠卧。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十

《圣惠》卷六十八:芦根散

药方名称芦根散

处方芦根1两(锉),蓝叶1两,不灰木2两(以牛粪烧),紫檀半两。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卒中毒箭。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蓝汁调下,粥饮调服亦得,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六十八

《圣惠》卷十八:芦根散

药方名称芦根散

处方芦根2两(锉),地骨皮1两,茅根1两(锉),甘草3分(炙微赤,锉),葛根1两(锉),麦门冬1两半(去心,焙),黄芩1两,川升麻1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热病口干,烦热。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竹茹1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八

《圣惠》卷五十三:芦根散

药方名称芦根散

处方芦根1两半(锉),人参半两(去芦头),百合3分,麦门冬1两(去心),桑根白皮3分(锉),黄耆3分(锉),赤茯苓2分,黄芩3分,葛根3分(锉),甘草3分(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暴渴饮水多,或干呕。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淡竹叶20片,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十三

《圣惠》卷七十四:芦根散

药方名称芦根散

处方芦根1两(锉),前胡1两(去芦头),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甘草半两(炙微赤,锉),赤茯苓1两,半夏2两(汤浸7遍去滑)。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妊娠7-8月,伤寒烦热,心胸妨闷,咳嗽呕逆,不下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个,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七十四

《圣惠》卷三十一:芦根散

药方名称芦根散

处方芦根2两(锉),赤茯苓2两,陈橘皮3分(汤浸,去白瓤,焙),麦门冬1两(去心),子芩3分,地骨皮1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桑根白皮3分(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骨蒸肺痿,手足烦热,多渴,或不能食。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三十一

《圣惠》卷三十一:芦根散

药方名称芦根散

处方芦根2两(锉),赤茯苓1两,知母1两,麦门冬1两半(去心,焙),黄芩3分,地骨皮1两,甘草3分(炙微赤,锉),人参1两(去芦头),栝楼根1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骨蒸,手足烦热,多渴,不能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圣惠》卷三十一

《圣惠》卷四十七:芦根散

药方名称芦根散

处方芦根1两半(锉),人参1两(去芦头),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枇杷叶半两(拭去毛,炙微黄),麦门冬半两(去心),木瓜2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霍乱,心烦干呕。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频频温服。

摘录《圣惠》卷四十七

《圣惠》卷六十二:芦根散

药方名称芦根散

处方芦根1两(锉),连翘1两,玄参1两,射干1两,川升麻1两,栀子仁1两,赤芍药1两,羚羊角屑1两,寒水石2两,甘草3分(生,锉),生干地黄2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一切痈疖,身体烦躁,热渴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六十二

《圣惠》卷五十三:芦根散

药方名称芦根散

处方芦根1两(锉),赤茯苓1两,麦门冬1两(去心),人参半两(去芦头),黄芩3分,桑根白皮3分(锉),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消渴烦躁,体热不能食。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淡竹叶2-7片,煎至6分,去滓温服。

摘录《圣惠》卷五十三

《圣惠》卷五:芦根散

药方名称芦根散

处方芦根1两(锉),人参1两(去芦头),甘草半两(炙微赤,锉),麦门冬1两(去心),茯神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脾胃壅热,呕哕不能下食,心神烦乱。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入生地黄汁半合,更煎1-2沸,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

《圣惠》卷八十三:芦根散

药方名称芦根散

处方芦根(锉)半两,人参(去芦头)半两,黄耆(锉)半两,知母半两,麦门冬(去心,焙)半两,甘草(炙微赤,锉)半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小儿壮热,渴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水1小盏,加竹叶7片,粟米100粒,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八十三

《圣惠》卷八十四:芦根散

药方名称芦根散

处方芦根1两,竹茹半两,人参1两(去芦头)。

制法上锉细,和匀。

功能主治小儿时气,呕吐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半分,以水1小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八十四

普济方》卷三五三。为方出《经效产宝》卷中,名见《圣济总录》卷一六三“芦根饮”之异名:芦根散

药方名称芦根散

摘录普济方》卷三五三。为方出《经效产宝》卷中,名见《圣济总录》卷一六三“芦根饮”之异名

《圣惠》卷十五:芦根散

药方名称芦根散

处方芦根2两(锉),麦门冬1两(去心),黄芩1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栝楼根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时气口干。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竹茹1分,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五

《圣惠》卷十五:芦根散

药方名称芦根散

处方芦根1握(锉),前胡半两(去芦头),甘草半两(炙微赤,锉),人参2两(去芦头),桔梗1两(去芦头),枇杷叶半两(拭去毛,炙微黄)。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时气,心胸妨闷,呕逆,不下食。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加竹叶2-7片,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五

《圣惠》卷七十五:芦根散

药方名称芦根散

处方芦根1两半(锉),甘草半两(炙微赤,锉),人参1两(去芦头),麦门冬1两半(去心),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妊娠呕逆,烦闷不下食。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淡竹叶2-7片,小麦100粒,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七十五

《圣惠》卷八十三:芦根散

药方名称芦根散

处方芦根(锉)半两,茅根(锉)半两,赤茯苓半两,黄芩半两,麦门冬(去心,焙)半两,甘草(炙微赤,锉)半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小儿胃中热,烦闷不食。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水1小盏,加小麦50粒,糯米50粒,生姜少许,煎至5分,去滓温服。

摘录《圣惠》卷八十三

猜你喜欢

  • 防风牛蒡汤

    药方名称防风牛蒡汤处方防风、山栀、石膏、黄芩、苍术、木通、甘草、牛蒡子。功能主治手足忽如火燃,起紫白黄泡,血热之极者。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六

  • 宽中八宝散

    药方名称宽中八宝散处方木香1钱半,归尾1钱半,萝卜子1钱半,真苏子1钱半,槟榔1钱半,砂仁1钱半,沉香1钱,牙皂1钱。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七情忧思,胸腹胀满痞塞。用法用量每服1钱,或2钱,黄酒调下。小

  • 团参散

    药方名称团参散处方人参(去芦头)款冬花紫菀(洗去土)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治肺气不利,咳嗽气喘。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乌梅1枚,同煎至100毫升,食后温服。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八

  • 清音丸

    药方名称清音丸处方诃子肉300克川贝母600克甘草600克百药煎600克乌梅肉300克 花粉300克葛根600克茯苓300克制法共研为细粉,过罗,炼蜜为丸,每丸重1.5克。功能主治清热利咽,生津止渴。

  • 痘后化毒丹

    《疡科心得集》:痘后化毒丹药方名称痘后化毒丹处方西黄3分,药珠3分,血珀5分,灯心灰2分,胆星3分,冰片1分,天竺黄3分,人中黄5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痘后余毒走络,遍体发疡者。用法用量每服3分,

  • 持圣散

    药方名称持圣散处方麻黄2两(去根节),甘草1分(炙微赤,锉),桂心1两,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白术半两,五味子半两,陈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焙)。制法上为粗散。功能主治解肌。主伤寒。用法用量本方

  • 大葶苈丸

    药方名称大葶苈丸处方葶苈1两1分(熬,研如泥),泽漆茎(熬)半两,赤茯苓(去黑皮)半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半两,甘遂3分,牵牛子3分,郁李仁(研)半两。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

  • 九味萸连丸

    药方名称九味萸连丸处方吴茱萸1两,陈皮1两,苍术1两,黄连(土炒)1两,黄芩(土炒)1两,桔梗1两,茯苓1两,半夏1两。制法上为末,神曲糊为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清痰降火。主郁积酸证,吞酸嘈杂。用法用

  • 柳花散

    《御药院方》卷九:柳花散药方名称柳花散处方延胡索30克黄柏(去粗皮)黄连各15克青黛6克密陀僧(另研)9克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治口舌生疮。用法用量每用少许敷于疮上,有津即吐之,食后、临卧用。摘录《御

  • 调理众病醒脾散

    药方名称调理众病醒脾散处方木香、白术(并湿纸裹煨)、人参、茯苓、草果子、甘草(炙)、陈橘皮、厚朴(缩砂水煮)、紫苏子各等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小儿不乳食。用法用量每用1钱,水6分,生姜1片,大枣半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