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经进地仙丸

经进地仙丸

药方名称经进地仙丸

别名经过地仙丹、地仙丹

处方牛膝(酒浸1宿,切、焙)4两,肉苁容(酒浸1宿、切,焙)4两,川椒(去目)4两,附子(炮)4两,木鳖子(去壳)3两,地龙(去土)3两,覆盆子2两,白附子2两,菟丝子(酒浸,研)2两,赤小豆2两,天南星2两,防风(去芦)2两,骨碎补(去毛)2两,何首乌2两,萆薢2两,川羌活2两,金毛狗背(去毛)2两,乌药2两,绵黄耆1两,人参1两,川乌(炮)1两,白茯苓1两,白术1两,甘草1两。

制法上为细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丈夫妇人,五劳七伤,肾气衰败。精神耗散,行步艰辛,饮食无味,耳焦眼昏,皮肤枯燥。妇人脏冷无子,下部秽恶,肠风痔漏,吐血泻血,诸风诸气。肾脏虚惫,风湿流注,脚膝酸疼,行步无力。

用法用量经进地仙丹(《局方》卷一续添诸局经验秘方)、地仙丹(《得效》卷八)。

临床应用风气疾时有人母,幼年得风气疾,久治不愈五十余年。隐居处此方修合,日进二服。半年,母病顿愈,发白返黑,齿落再生,至八十岁,颜色如少年人,血气筋力倍壮,耳目聪明。其家老仆七十余岁,窃服此药,遇严御(纟希)葛,履霜雪无寒色,有别业去家七十里,每使老仆,往返不移时,又能负重,非昔时比,几成地仙。

摘录《易简》引陶隐居方(见《永乐大典》卷一一六二○)

猜你喜欢

  • 法炼灵乌散

    药方名称法炼灵乌散处方乌鸦1只(腊月者良,留毛去肠肚),朱砂半两,铁粉半两,蛇黄(烧红,醋淬3次)半两,黑铅半两(熔成汁,入水银半两在内,候化,急倾出,待冷用),黄丹2钱半,上除乌鸦外,并研令细,入在

  • 马齿散

    药方名称马齿散处方马齿菜1两(干者),木香1分,印成盐1分,丹砂1分(细研)。制法上为细散,都研令匀。功能主治甲疽。用法用量日3-4度敷之。摘录方出《圣惠》卷六十五,名见《圣济总录》,卷一二九

  • 凉血四神煎

    药方名称凉血四神煎处方槐花3钱,生地4钱,丹皮2钱,茯苓2钱。功能主治舌上出血,重舌。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外科医镜》

  • 白灵药

    《种福堂方》卷四:白灵药药方名称白灵药处方芦甘石1两,黄连1钱,黄柏2钱,黄芩2钱。制法将三黄煎浓汁,将甘石放在银罐内,烧极红收汁,约9次,以甘石酥为度,晒干研细,加冰片5分。功能主治生肌长肉。主口碎

  • 三草汤

    药方名称三草汤处方夏枯草10克,龙胆草3克,益母草10克,白芍10克,甘草6克。功能主治清肝泻火,行血通经,缓急解痉。主肝郁化火上炎。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摘录刘渡舟方

  • 全趾饮

    药方名称全趾饮处方淮牛膝9克 鲜石斛9克金银花30克 元参15克甘菊花15克当归15克茯苓9克 生甘草6克功能主治治足趾疔毒。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外科医镜》

  • 安神益志汤

    药方名称安神益志汤处方柴胡、人参、麦门冬、知母、五味子、竹茹、茯苓、远志、生地黄、当归、甘草、黄连(姜炒)。功能主治伤寒虚烦,心悸微热,四肢无力体倦;又治伤寒6-7日,别无刑g症候,昏沉不知人事,六脉

  • 黄耆汤

    《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一:黄耆汤药方名称黄耆汤处方黄耆60克(锉)知母30克石膏60克白芍药30克麦门冬30克(去心)甘草15克(炙微赤,锉)白茯苓30克 桂心30克 川升麻30克 熟干地黄30克人参3

  • 清灵膏

    药方名称清灵膏处方公猪油500克制法炼去滓,入蜜500克,再炼,待冷成膏。功能主治滋阴润喉。治失音。用法用量每次服10克,不时挑服。摘录《嵩崖尊生》卷六

  • 拨光散

    药方名称拨光散处方枯白矾5分,铜青3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目疾,累服凉药不愈,两目蒸热有如火熏,赤而不痛,红丝血脉满目贯睛,瞀闷昏暗,羞明畏日;或上下眼皮赤烂;或冒风沙,而内外眦皆破。用法用量水和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