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红花当归汤

红花当归汤

《叶氏女科证治》卷一:红花当归汤

药方名称红花当归汤

处方红花3克,当归3克,怀牛膝3克,苏木3克,川芎1.5克,麸炒枳壳1.8克,莪术2.4克,赤芍2.4克,三棱2.4克,芫花2.4克。

功能主治破瘀活血,调经止痛。主气滞血瘀。

用法用量水煎,临卧服。

摘录《叶氏女科证治》卷一

《郑氏家传女科万金方》卷五:红花当归汤

药方名称红花当归汤

处方红花当归、芍药、玄参茯苓半夏陈皮山楂厚朴甘草

功能主治妇人饱闷,手足心热,咽中有痰,

摘录《郑氏家传女科万金方》卷五

《叶氏女科》卷一:红花当归汤

药方名称红花当归汤

别名红花当归

处方红花1钱,当归1钱,牛膝1钱,苏木1钱,川芎5分,枳壳6分(麸炒),莪术8分,赤芍8分,三棱8分,芫花8分。

功能主治破瘀血。主经来未尽腹痛。经来一半,余血未尽,腹中作痛,或发热,或不发热,乃气血俱实也。

用法用量红花当归散(《女科秘要》卷三)。

摘录《叶氏女科》卷一

症因脉治》卷一:红花当归汤

药方名称红花当归汤

处方红花当归红曲赤芍药、牡丹皮青皮桃仁郁金、楂肉、泽兰叶、黑山栀。

功能主治血积上焦.内伤胸痛。

摘录症因脉治》卷一

猜你喜欢

  • 贝母煎

    《外台秘要》卷九引《延年秘录》:贝母煎药方名称贝母煎处方贝母90克紫菀五味子百部根杏仁(去皮、尖、两仁者,研)甘草(炙)各60克制法上六味,切。功能主治化痰润肺止咳。主暴热咳嗽。用法用量以水500毫升

  • 六味木香散

    《中国药典》:六味木香散药方名称六味木香散处方木香200g栀子150g 石榴100g闹羊花100g豆蔻70g荜茇70g来源系蒙古族验方。性状为黄色的粉末;气香,味辛、苦。炮制上六味,粉碎成细粉,过筛,

  • 酒煎附子四神丹

    药方名称酒煎附子四神丹别名四神附子煎、沉酒煎附子四神丹、四神附子丹处方水窟雄黄半斤,雌黄半斤,辰砂半斤,透明硫黄半斤(上别研水飞过,渗干,再同研匀。用烧药盒子1个,看大小用。临时先以牡丹根皮,烧烟熏盒

  • 健志丸

    药方名称健志丸处方天门冬(去心)、远志(去心)、白茯苓(去皮)、熟地黄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久服令人不忘,耳目聪明,身体轻健。主用法用量每服40-50丸,空心米饮送下,日

  • 倍香膏

    药方名称倍香膏处方五倍子(烧存性)、乳香少许,降真香少许。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痔疾。用法用量用津液调少许,搽痔上。摘录《朱氏集验方》卷六

  • 接骨禁声膏

    药方名称接骨禁声膏处方肉桂(不见火,为末)、牛皮胶(截碎)、马屁勃(搽末)、独核肥皂。制法上用生姜自然汁,添少水煎胶化,擂之,却入马屁勃同肥皂擂为稀膏,离火略温,入桂在内,再擂细摊纸上。功能主治折伤。

  • 二冬清肺汤

    药方名称二冬清肺汤处方天门冬、麦门冬、知母、贝母、桔梗、甘草、杏霜、牛蒡子、熟石膏、马兜铃。功能主治痘后毒流于肺,肺叶焦枯,咳而气喘,连声不住,胸高肩耸,口鼻出血,面色或青或白或赤。用法用量糯米1合,

  • 温中良姜圆

    药方名称温中良姜圆处方高良姜(炒)四斤,干姜(炮)、白术,各二斤四两。肉桂(去粗皮)二十八两,甘草一斤。炮制上为细末,炼蜜为圆,每一两作一十二圆。功能主治温脾胃,顺三焦。治寒痰聚结,气壅不通,食即辄吐

  • 加减犀角地黄汤

    肖子伟方:加减犀角地黄汤药方名称加减犀角地黄汤处方犀角5克,生地黄20克,白芍10克,甘草10克,白茅根20克,藕节15克,侧柏15克,牛膝10克,条芩10克。功能主治养阴清热,凉血止血。主肺胃蕴热,

  • 蠲疼汤

    药方名称蠲疼汤处方防风1钱,羌活1钱,苍术1钱,木瓜2钱,当归2钱,威灵仙2钱,乌药2钱,生地2钱,白芍8分,秦艽8分,川芎8分。功能主治周身作痛。用法用量水、酒各半煎服。摘录《玉案》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