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白附丸

白附丸

幼幼新书》卷十引《刘氏家传》:白附丸

药方名称白附丸

别名真珠膏、人参

处方附子(生)2个,天南星(炮)半两,全蝎37枚,人参2钱,白僵蚕(麸炒)14个,朱砂1钱,脑、麝、乳香各少许。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芡实大。

功能主治小儿因惊,或风涎盛,手足欲动之疾,天钓眼睛,搐掣手脚;涎潮心舍,叫唤不应,并夹惊伤寒、惊痫。

用法用量真珠膏、人参丸(原书同卷引《张氏家传》)。

摘录幼幼新书》卷十引《刘氏家传》

丹溪心法》卷五:白附丸

药方名称白附丸

处方胆星1两(须用黄枯牛胆,腊月粉南星,亲手修台风干,隔1年用。牛胆,须入3-4次者佳),大陈半夏半两,粉白南星1两(切作片,用腊雪水浸7日,去水晒干),枯白矾2钱半。

制法上为末,宿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风痰。

用法用量用姜汁蜜汤送下。

有热,加薄荷叶。

摘录丹溪心法》卷五

《医略六书》卷二十六:白附丸

药方名称白附丸

处方附子2两(盐水炒黑),黑附子2两(盐水炒),黄狗头骨4两(炙灰)。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白崩经久,脉微者。

用法用量每服1-2钱,米饮送下。

各家论述寒湿袭虚,带脉不固,而白带淫溢特甚,故曰白崩焉。黑附子补火燥湿,白附子燥湿升阳,黄狗头骨壮阳涩脱,以固白崩也,蜜以丸之,饮以下之,使阳气内充,则寒湿外散,而冲任清和,带脉无不完固,何有白带溢甚,谓白崩之患乎!

摘录《医略六书》卷二十六

医学纲目》卷三十八:白附丸

药方名称白附丸

处方南星2两,半夏(2味用冬藏雪水于6月6日浸起,晒干,又浸,凡9次方用。)1两,白附子1两,白矾1两。

制法上为细末,姜汁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小儿咳嗽有痰,感冒发热,吐泻,心神不安。

用法用量1岁儿服8丸,用薄荷汤化下。

摘录医学纲目》卷三十八

《医方类聚》卷二六一引《新效方》:白附丸

药方名称白附丸

处方南星8两(切片),白矾半两(末),白附子2两。

制法以水浸南星、白矾过一指,晒干,研细,入白附子,和匀,飞罗面为丸,如芡实大。

功能主治风痰。

用法用量每服1-2丸,姜、蜜、薄荷汤浸化下。

摘录《医方类聚》卷二六一引《新效方》

猜你喜欢

  • 安神丸

    《兰室秘藏》卷下:安神丸药方名称安神丸别名朱砂安神丸(《东垣试效方》卷一)、黄连安神丸(《保婴撮要》卷十三)。处方黄连4.5克(酒洗.)朱砂3克(水飞)酒生地黄酒当归身 炙甘草各1.5克制法上药除朱砂

  • 椿白皮丸

    药方名称椿白皮丸处方椿白皮(晒干)2两。制法上为末,淘粟米去泔,研浓汁糊和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小儿疳。用法用量10岁3-4丸,量数加减,1丸纳竹筒中,吹入鼻中;服丸以饮下。摘录方出《证类本草》卷十

  • 桔梗香薷汤

    药方名称桔梗香薷汤处方桔梗、香薷、陈皮、枳壳、黄芩、贝母、桑根白皮、地骨皮、青皮、柴胡、泽泻、甘草梢、天门冬、灯心。功能主治肺胀咳。摘录《松崖医径》卷下

  • 救命散

    《圣济总录》卷一二三:救命散药方名称救命散处方大黄半两(锉,炒),黄连半两(去须),白僵蚕半两(直者,炒),甘草(生)半两,腻粉3钱匕,五倍子1分。制法上为细散。功能主治脾胃热毒上攻心肺,喉咽有疮,并

  • 赤芍药方

    药方名称赤芍药方处方赤芍药3分,玄胡索半两,桂心半两,芎?半两,当归半两(锉,微炒),牡丹半两,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牛膝2两(去苗),川大黄1两(锉,微炒),桃仁半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

  • 黄耆十四味丸

    药方名称黄耆十四味丸处方黄耆5两,黄连5两,土瓜根5两,苦参3两,玄参6两,栝楼4两,地骨皮4两,龙骨4两,菝葜4两,鹿茸(炙)4两,牡蛎3两(熬),人参3两,桑螵蛸(炙)3两,五味子1升。制法上为末

  • 复方青黛糊剂

    药方名称复方青黛糊剂处方青黛粉31g,黄柏粉31g,生甘草粉31g,生石膏粉31g,薄荷脑(研细末)1.5g。制法上药混合瓶贮,用时香油调成薄糊状。功能主治漆性皮炎。用法用量每次用时,洗后揩干,涂上薄

  • 对金散

    《普济方》卷二○一引《如宜方》:对金散药方名称对金散处方陈皮240克苍术厚朴各60克制法上药研末。功能主治主脾泄。用法用量加生姜、大枣,水煎服,加肉豆蔻更良。摘录《普济方》卷二○一引《如宜方》《医灯续

  • 红粉霜丹

    药方名称红粉霜丹处方火消1两,枯矾1两,硼砂1两,水银1两,皂矾(煅)1两。制法上为细末,入罐内,烧酒拌匀,炒至黄色,再入朱砂5钱、雄黄3钱,封口,打火文武三炷香,约有灵药1两,配朱砂1两,乳匀,用绢

  • 百灵藤酿酒

    药方名称百灵藤酿酒处方百灵藤10斤(以水1石,煎取3斗),神曲9两(微炒黄色,捣末),糯米3斗(炊作饭)。制法上候饭冷,即熟揉曲末入饭中,并药汁同入于瓮中,一如酿酒法。经3-5日,看沫尽,即更炊1斗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