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白丸

白丸

《汉药神效方》:白丸

药方名称白丸

处方巴豆4钱(去皮膜)。

制法乳钵内研如泥,用米糊为4丸,用湿纸包裹,煨至纸微焦为度。

功能主治疠风。

用法用量壮者日服4丸,弱者服3丸,服此时,先断盐2日,于早晨作1次服。常大便屡下;若便下不止,用豆酱汤及白粥冷食即止。

摘录《汉药神效方》

《济生》卷一:白丸

药方名称白丸

处方阳起石(煅,研令极细)、钟乳粉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酒煮附子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元气虚寒,精滑不禁,大肠溏泄,手足厥冷。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心米饮送下。

摘录《济生》卷一

《外台》卷六引《范汪方》:白丸

药方名称白丸

别名醋酒白丸子

处方半夏3两(洗),附子4两(炮),干姜4两(炮),人参3两,桔梗2两。

制法上为散,临病以苦酒和之,为丸如梧桐子大;用蜜为丸亦得。

功能主治藿乱呕吐及暴痢,小儿中寒并客杵。

用法用量醋酒白丸子(《普济方》卷三九五)。

注意忌猪羊肉、饧。

摘录《外台》卷六引《范汪方》

猜你喜欢

  • 金箔丹砂散

    药方名称金箔丹砂散处方人参1钱,白术1钱,甘草1钱,茯苓1钱,犀角1钱,南硼砂1钱,白药子半钱,牙消半钱,甜消半钱,龙脑、麝香(任意使)。制法上为末,以盒收之。功能主治小儿一切惊候。用法用量每服半钱1

  • 二丁丸

    《医学纲目》卷三十八:二丁丸药方名称二丁丸处方白丁香半两,丁香1两,密陀僧1两,韶粉1钱,硫黄3钱。制法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小豆大。功能主治小儿乳癖。食癖,疳热。用法用量3岁儿10丸,日哺米饮下。饮

  • 熟干地黄圆

    药方名称熟干地黄圆处方熟干地黄(酒浸)、五味子(拣净)、柏子仁(微炒.别研)、川芎,各一两半;泽兰(去梗)二两一分,禹馀粮(火烧红.醋淬七遍.细研)、防风(去芦.叉)、肉苁蓉(酒浸一宿)、白茯苓(去皮

  • 金樱子煎

    药方名称金樱子煎别名金樱子膏处方金樱子。制法经霜后以竹夹子摘取,于大木臼中转杵却刺,勿损之,擘为两片,去其子,以水淘洗过,烂捣,入大锅,以水煎,不得绝火,煎约水耗半,取出澄滤过,仍重煎似稀饧。功能主治

  • 银杏汤

    药方名称银杏汤处方熟地黄30克 山萸肉薏苡仁怀山药各12克茯苓9克泽泻丹皮各6克 黑豆80克功能主治治妊娠白带。用法用量先将黑豆煎汁400毫升,取200毫升,入银杏(即白果)10个,大红枣20个,煎好

  • 安心汤

    《千金》卷三:安心汤药方名称安心汤处方远志2两,甘草2两,人参3两,茯神3两,当归3两,芍药3两,麦门冬1升,大枣30枚。功能主治产后心虚,心冲悸不定,恍恍惚惚,不自知觉,言语错误,虚烦短气,志意不定

  • 阳旦汤

    药方名称阳旦汤处方大枣12枚(擘)桂枝9克 芍药9克生姜9克甘草9克(炙)黄芩6克制法上六味药,哎咀。功能主治治中风伤寒,脉浮,寒热往来,汗出恶风,项颈强,鼻鸣干呕。用法用量以泉水1.2升,煮取800

  • 导黄汤

    药方名称导黄汤处方葛根6克 花粉6克 山栀4.5克连翘4.5克木通6克茵陈9克萆薢6克茯苓6克泽泻4.5克车前6克 苡仁30克(煎汤代水)功能主治主阳黄。胃火炽盛,湿热熏蒸,面目发黄,口燥而渴,小溲赤

  • 加减参苏饮

    《痘疹传心录》卷十五:加减参苏饮药方名称加减参苏饮处方陈皮、半夏、甘草、茯苓、紫苏、葛根、前胡、桔梗。制法上锉。功能主治风寒壮热,痰嗽,身痛,头疼。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水煎,温服。摘录《痘疹传心录》卷

  • 接骨神异膏

    药方名称接骨神异膏处方姜4两,葱4两,韭4两,蒜4两,槿树皮4两,麻油2斤,猪油1斤,大黄2两,当归2两,桃仁2两,红花2两,川乌2两,草乌2两,羌活2两,独活2两,赤芍2两,苏木2两,骨碎补2两,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