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甘竹茹汤

甘竹茹汤

《外台》卷二引《深师方》:甘竹茹汤

药方名称甘竹茹汤

处方竹茹4两,生白米1升。

功能主治风热气吵及诸哕。

用法用量以水8升煮之,取米熟汤成。去滓,徐徐分服。

摘录《外台》卷二引《深师方》

《千金》卷三:甘竹茹汤

药方名称甘竹茹汤

别名甘竹汤

处方竹茹1升,人参1两,茯苓1两,甘草1两,黄芩3两。

功能主治产后内虚,烦热短气。

用法用量甘竹汤(《准绳·类方》卷五)。《济阴纲目》有麦门冬一两。

摘录《千金》卷三

猜你喜欢

  • 导赤化毒汤

    药方名称导赤化毒汤别名导神化毒汤处方木通、麦冬、甘草、辰砂(研,调)、灯心、栀子、酸枣仁(炒)。功能主治痘疮已成浆,脓血绷急而胀痛者。用法用量导神化毒汤(《片玉痘疹》卷九)。摘录《痘疹全书》卷下

  • 鸡苏涂方

    药方名称鸡苏涂方处方生鸡苏。制法上药捣,厚涂之。功能主治火丹热毒之气,五色无定。用法用量宜先宣转,然后用药。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八

  • 掀肿膏

    药方名称掀肿膏处方腻粉少许 黄蜡 代赭石(研)各15克 细瓷末黄柏末各30克功能主治治赤眼肿痛。用法用量麻油熬,涂肿处。摘录《理瀹骈文》

  • 降火明目丸

    药方名称降火明目丸处方黄连(酒炒)、黄芩(炒)、黄柏(炒如褐色)、栀子(连皮捣,炒)、甘菊各等分。制法为末,清水滴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目病发散过多而火不降。用法用量每服50-70丸,白汤送下。摘录《

  • 风湿六合汤

    《医垒元戎》:风湿六合汤药方名称风湿六合汤处方当归(酒浸,炒)川芎白芍药 熟地黄(酒洒蒸)各30克防风制苍术各21克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养血活血,祛风除湿。主治妊娠外感风湿,肢节烦疼,身热头痛,脉浮

  • 栗子柿子饼糊

    药方名称栗子柿子饼糊处方栗子肉15克柿饼半个制法将栗肉、柿饼共磨成糊状,煮熟服食。功能主治补肾,健脾,养胃。适用于小儿腹泻。用法用量每日分2次服。摘录《民间方》

  • 大黄芒消二味汤

    药方名称大黄芒消二味汤处方大黄6两,芒消5两。功能主治大便暴秘不通,骨肉强痛,体气烦热,唇口干焦。用法用量上药先切大黄,以水4升,煮取2升,去滓;纳芒消,顿服之。须臾利。良久不觉,以热饮投之。摘录《外

  • 降气化痰汤

    药方名称降气化痰汤处方紫苏子(炒,捶碎)1钱半,前胡1钱,半夏1钱,茯苓1钱,橘红1钱,桑皮1钱,杏仁1钱,瓜蒌仁1钱,甘草5分。功能主治喘因于痰者,喘则便有痰声。用法用量加生姜,水煎服。摘录《观聚方

  • 附子理中圆

    药方名称附子理中圆处方附子(炮.去皮.脐)、人参(去芦)、干姜(炮)、甘草(炙)、白术,各三两。炮制上为细末,用炼蜜和为圆,每两作一十圆。功能主治治脾胃冷弱,心腹绞痛,呕吐泄利,霍乱转筋,体冷微汗,手

  • 肝肾兼资汤

    药方名称肝肾兼资汤处方熟地1两,当归1两,白芍2钱,黑栀1钱,山萸5钱,白芥子3钱,甘草3钱。功能主治平肝补肾。主胁痛。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傅青主男女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