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理郁升陷汤

理郁升陷汤

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理郁升陷汤

药方名称理郁升陷汤

处方黄耆18克知母9克当归身9克桂枝尖4.5克柴胡4.5克乳香(不去油)9克没药(不去油)9克

功能主治治胸中大气下陷,又兼气分郁结,经络湮瘀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胁下撑胀,或兼痒者,加龙骨牡蛎(皆不用煅)各15克;少腹下坠,加升麻3克。

摘录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

《衷中参西》上册:理郁升陷汤

药方名称理郁升陷汤

处方黄耆6钱,知母3钱,当归身3钱,桂枝尖1钱半,柴胡1钱半,乳香(不去油)3钱,没药(不去油)3钱。

功能主治胸中大气下陷,又兼气分郁结,经络湮淤者。

用法用量胁下撑胀,或兼疼者,加龙骨牡蛎各5钱;少腹下坠者,加升麻1钱。

临床应用1.胸中气分郁结下陷:一妇人,年三十许。胸中满闷,时或作疼,鼻息发热,常常作渴。自言得之产后数日,劳力过度。其脉迟而无力,筹思再三,莫得病之端绪。姑以生山药一两滋其津液,鸡内金二钱,陈皮一钱,理其疼闷,服后忽发寒热。再诊其脉,无力更甚,知其气分郁结,又下陷也。遂为制此汤,一剂诸病皆觉轻,又服四剂痊愈。

2.症瘕:一少女,年十五。脐下左边起症瘕,沉沉下坠作疼,上连腰际,亦下坠作疼楚,时发呻吟,剧时常觉小便不通,而非不通也。诊其脉,细小而沉。询其得病之由,言因小便不利,便时努力过甚,其初腰际坠疼,后遂结此症瘕。其方结时,揉之犹软,今已五阅月,其患处愈坚结。每日晚四点钟,疼即增重,至早四点钟,又渐觉轻,愚闻此病因,再以脉象参之,知其小便时努力过甚,上焦之气陷至下焦而郁结也。遂治以理郁升陷汤,方中乳香没药皆改用四钱,又加丹参三钱,升麻一钱半,二剂而坠与疼皆愈。遂去升麻,用药汁送服朱血竭末钱许,连服数剂,症瘕亦消。

摘录《衷中参西》上册

猜你喜欢

  • 经验九藤酒

    药方名称经验九藤酒处方青藤4两,钓钩藤4两,红藤(即理省藤)4两,丁公藤(又名风藤)4两,桑络藤4两,菟丝藤(即无根藤)4两,天仙藤(即青木香)4两,阴地蕨(名地茶,取根)4两,忍冬藤2两,五味子藤(

  • 参茯安神丸

    药方名称参茯安神丸处方人参1两,茯神1两,炒枣仁1两,当归1两,生地1两,酒炒川连1两,橘红1两,姜南星1两,天竺黄5钱,雄黄2钱,西牛黄2钱。制法上为末,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朱砂为衣。功能主治镇心安

  • 红糖马齿苋

    药方名称红糖马齿苋处方马齿苋(干品)120~150克(鲜品300克),红糖90克。功能主治据报道,用本方治疗急性尿路感染53例,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短者4小时,长者3~5天,全部治愈。用法用量若鲜品则洗

  • 导滞通经汤

    《卫生宝鉴》卷十四:导滞通经汤药方名称导滞通经汤处方木香白术桑白皮陈皮各15克茯苓(去皮)30克制法上药哎咀。功能主治健脾理气,利水消肿。主脾虚有湿之水肿。面目手足浮肿,脘腹胀满,大便溏薄,饮食欠佳,

  • 十将平痎汤

    药方名称十将平痎汤处方酒炒常山4.5克 摈榔9克草果仁 春砂仁各2.4克 醋炒三棱莪术青皮姜半夏炒广皮各3克乌梅肉0.9克功能主治治痎疟,胁下有块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重订通俗伤寒论》

  • 加味黄芩芍药汤

    药方名称加味黄芩芍药汤处方当归、条芩、芍药、黄连(姜汁炒)、砂仁、枳壳、槟榔、木香。功能主治怀妊下痢,此是暑热寒温相搏而然。用法用量水煎服。痢止即止药。摘录《女科秘书》

  • 柴胡升麻汤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柴胡升麻汤药方名称柴胡升麻汤处方柴胡(去苗)、干葛、荆芥(去梗)、赤芍药、石膏,各一钱半。前胡(去苗)、升麻、桑白皮、黄芩,各一钱。功能主治治时行瘟疫,壮热恶风,头痛

  • 柏脂膏

    《卫生宝鉴》卷十三:柏脂膏药方名称柏脂膏处方柏油500克 黄蜡250克杏仁45个(锉)朴消30克制法上药放铁器内熬,加老生葱3根,—顺搅五七沸,滤过成膏。功能主治治干湿癣。用法用量搽患处。摘录《卫生宝

  • 加味钱氏异功散

    药方名称加味钱氏异功散处方异功散加川苍术、香附子、白芷。功能主治气虚之人腹痛,不可下者。用法用量加生姜,水煎服。摘录《保命歌括》卷三十一

  • 通鼻散

    药方名称通鼻散处方壶卢壳(烧灰)石钟乳胆矾冰片各等分制法共为末。功能主治治杨梅结毒,鼻塞不通。用法用量吹入鼻内,出黄水。一日吹二三次,二三日即通。摘录《医宗金鉴》卷七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