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理气散瘀汤

理气散瘀汤

傅青主女科》卷下:理气散瘀汤

药方名称理气散瘀汤

处方人参30克黄耆30克(生用)当归15克(酒洗)茯苓9克红花3克 丹皮9克姜炭15克

功能主治补气益血,活血散瘀。治跌闪小产,血流紫块,昏晕欲绝。

用法用量水煎服。

胎未堕,宜加杜仲(炒炭)、续断(炒黑)各3克;血崩不止,加贯众炭9克;血闭心晕,加元胡炭3克。

备注方中人参黄耆以补气,气旺则血可摄;当归、丹皮以生血,血生则瘀难留;红花姜炭以活血,血活则晕可除;茯苓以利水,水利则血易归经。

摘录傅青主女科》卷下

傅青主女科》:理气散瘀汤

药方名称理气散瘀汤

别名理气止瘀汤

处方人参1两,黄耆1两(生用),当归5钱(酒洗),茯苓3钱,红花1钱,丹皮3钱,姜炭5钱。

功能主治妊妇有跌扑闪挫,遂致小产,血流紫块,昏晕欲绝者。

用法用量理气止瘀汤(《辨证录》卷十二)。

胎未堕,宜加杜仲(炒炭)1钱,续断(炒黑)1钱;若服已堕,服原方;血崩不止,加贯众炭3钱;若血闭心晕,加玄胡炭1钱。

各家论述此方用人参黄耆以补气,气旺则血可摄也;用当归、丹皮以生血,血生则瘀难留也;用红花、黑姜以活血,血活则晕可除也;用茯苓以利水,水利则血易归经也。

摘录傅青主女科

猜你喜欢

  • 藤花酒

    药方名称藤花酒处方红藤30克功能主治治肠痈。用法用量用好酒500毫升,煎至250毫升,饮醉卧。午后用紫花地丁30克,亦以好酒煎服。痛必渐至。摘录《仙拈集》卷四

  • 薄荷煎圆

    药方名称薄荷煎圆处方龙脑薄荷(取叶)十斤,防风(去苗)、川芎,各三十两。缩砂仁五两,桔梗五十两,甘草(炙)四十两。炮制上为末,炼蜜为圆,每两作三十圆。功能主治消风热,化痰涎,利咽膈,清头目。治遍身麻痹

  • 胡芦巴汤

    《普济方》卷四十三:胡芦巴汤药方名称胡芦巴汤处方胡芦巴半两,沉香半两,芎藭半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半两,茴香子(轻炒)半两,人参半两,白茯苓(去黑皮)半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木香1两,益

  • 调经种子第一神方

    药方名称调经种子第一神方处方淡吴萸1钱半(平时腹不痛,兼之火旺者,减去5分,体寒腹痛者加5分),全当归2-3钱,正川芎1钱半,杭白芍2钱(酒炒),嫩桂枝(手足常冷兼之麻痹者,用桂尖,否则用桂枝心,火旺

  • 鸡子方

    《圣济总录》卷一九○:鸡子方药方名称鸡子方处方鸡子1枚,腻粉1两。制法上将鸡子开破头,倾去黄,留白和腻粉却入壳内,湿纸盖头,更以湿纸裹5-6重,饭甑上蒸熟,入新汲水浸,候冷去纸,勿令水入。功能主治瘰疬

  • 归耆汤

    《医学入门》卷七:归耆汤药方名称归耆汤处方当归1钱,黄耆5钱。功能主治虚火上攻头目,浑身胸背发热。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医学入门》卷七《活幼心法》卷终:归耆汤药方名称归耆汤处方当归身5钱,蜜炙黄耆3钱

  • 沉香桂附丸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沉香桂附丸药方名称沉香桂附丸处方沉香、附子(炮.去皮脐)、干姜(炮)、良姜(炒)、官桂(去皮)、茴香(炒)、川乌头(炮.去皮脐.剉作如豆大小块)、吴茱萸(汤浸.洗炒)

  • 阑尾炎效方

    药方名称阑尾炎效方处方陈皮10克,青皮10克,炒枳壳10克,连翘10克,双花15克,公英15克,乳香12克,川楝子20克,甘草10克。功能主治理气泄热,解毒散结。主小肠积热成毒。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

  • 加减升麻解毒汤

    药方名称加减升麻解毒汤处方升麻、干葛、羌活、人参、柴胡、前胡、甘草、桔梗、防风、荆芥、牛子、赤芍、连翘、木通。功能主治麻疹初热,时暖时寒。用法用量水煎服。如口渴,加麦冬、花粉、干葛(多加);腹痛,加枳

  • 益黄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益黄散药方名称益黄散处方丁香四钱(不见火),陈皮(去白)二两,甘草、诃子(炮.去核)、青皮(去白),各一两。炮制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治小儿脾胃虚弱,腹痛泄痢,不思乳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