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烧脾散

烧脾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烧脾散

药方名称烧脾散

处方赤芍药、干姜(炮),各六两半。良姜(油炒)十两,甘草(炙)四两。

炮制上为末。

功能主治治脾胃虚弱,久寒积冷,心气脾痛,冷痰翻胃,脐腹刺痛,呕吐恶心,不思饮食,及疗妇人血气攻刺,腹胁撮痛,服之立效。

用法用量每服二大钱,白汤点下,不拘时候。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烧脾散

药方名称烧脾散

处方赤芍干姜(炮)各20克 良姜(油炒)60克甘草(炙)120克

制法上药为末。

功能主治温中祛寒,缓急止痛。治脾胃虚弱,久寒积冷,脘腹疼痛,呕吐恶心,不思饮食,妇人血寒气滞,腹胁撮痛。

用法用量每服6克,白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

《重订严氏济生方》:烧脾散

药方名称烧脾散

处方干姜(炮)厚朴(姜制,锉,炒)草果仁 缩砂仁神曲(炒)麦蘖<炒)橘红高良姜(锉,炒)甘草(炙)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温中祛寒,理气化滞。治饮啖生冷果菜,寒留中焦,心脾冷痛不可忍,及老幼霍乱吐泻。

用法用量每服9克,热盐汤调服,不拘时。

摘录《重订严氏济生方》

猜你喜欢

  • 糖贝饮

    药方名称糖贝饮处方贝母冰糖各60克制法上药为末。功能主治治劳嗽。用法用量每早用9克,白滚汤调鸡子清1个同服。摘录《仙拈集》卷二

  • 苓桂半夏汤

    药方名称苓桂半夏汤处方茯苓3钱,泽泻3钱,甘草2钱,桂枝3钱,半夏3钱,干姜3钱,生姜3钱,芍药3钱。功能主治噎膈。用法用量水煎大半钟,温服。摘录《四圣心源》卷五

  • 参宝定惊丹

    药方名称参宝定惊丹处方人参3两,白术2两1钱,茯苓7钱5分,白芍7钱5分,半夏2钱4分,麦冬2钱4分,枳壳2钱4分,甘草2钱4分,山楂肉2钱4分,干姜2钱4分,柴胡2钱4分,神曲2钱4分,炒黑荆芥1钱

  • 调理益气汤

    药方名称调理益气汤处方黄耆(蜜水炙)1钱5分,党参1钱5分(焙),炒苍术1钱,橘红5分,木香(煨)4分,柴胡4分,升麻4分,白蔻肉3分,炙甘草3分。功能主治湿热所伤,体重烦闷,口失滋味,或痰嗽稠粘,寒

  • 补阴养阳厚朴散

    药方名称补阴养阳厚朴散别名厚朴散处方厚朴(去粗皮,姜汁炙令紫黑色)1两,桃仁(去皮尖双仁,炒黄,别研)1两,杏仁(去皮尖双仁,炒令黄,别研)1两,紫石英(别研)半两,白鲜皮半两,五加皮(锉)半两,桑根

  • 黄连犀角汤

    《外台秘要》卷二引《深师方》:黄连犀角汤药方名称黄连犀角汤别名黄连犀角散(《张氏医通》卷十四)。处方黄连3克(去毛)乌梅14枚(擘)犀角9克 青木香1.5克制法上四味,切。功能主治清热杀虫。治伤寒及诸

  • 前列舒丸

    药方名称前列舒丸处方熟地黄、薏苡仁、冬瓜子、山茱萸、山药、牡丹皮、苍术、桃仁、泽泻、茯苓、桂枝、附子(制)、韭菜子、淫羊藿、甘草性状为棕黑色的水蜜丸或大蜜丸;气微,味甘、酸。炮制上十五味,粉碎成细粉,

  • 花粉散

    《嵩崖尊生》卷六:花粉散药方名称花粉散处方花粉8分,胡连8分,黄芩8分,僵蚕5分,鲜皮5分,大黄5分,牛黄2分5厘,滑石2分5厘。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风热口干舌裂。用法用量每服2钱,竹叶汤下。摘录《嵩

  • 辰砂既济丸

    药方名称辰砂既济丸处方人参、当归(酒洗)、黄耆(盐水洗,炒)、白山药、牡蛎(酒浸1宿,煅)、锁阳、甘枸杞(蜜拌)、熟地黄(酒洗)4两,知母(去毛,酒洗,略炒)2两,败龟版(酒浸一宿,酥炙)2两,牛膝(

  • 防风根汤

    药方名称防风根汤处方防风根、于术、当归、姜黄、生黄耆、桑枝。功能主治络虚而致之肩膊疼痛连臂,渐下入环跳,髀膝。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