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清脾汤

清脾汤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六:清脾汤

药方名称清脾汤

处方厚朴120克(姜制炒)乌梅(打,去仁)半夏(汤去滑)青皮良姜各60克草果(去皮)30克甘草(炙)15克

制法上药锉散。

功能主治温脾化痰。治疟疾,发作有时,先觉伸欠,乃作寒栗,鼓振颐颔,中外皆寒,腰背俱痛,寒战已则内外皆热,头痛如破,渴欲饮冷,或痰聚胸中,烦满欲呕;亦治胸膈痞闷,心腹胀满,噫气吞酸。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300毫升,加生姜3片,大枣1枚,煎至210毫升,去滓,未发前,并三服。

注意服药期间,忌食生冷、油腻、时果。

摘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六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八:清脾汤

药方名称清脾汤

处方茯苓橘皮草果(去皮)白术各60克人参桂心白芷甘草(炙)川芎各30克半夏90克(洗七次)

制法上药锉散。

功能主治治脾经湿热,足寒胫热,腹胀满,烦扰不得卧,舌本强,体重,面黄,头痛,右胁胀痛,口唇干裂,寒热如疟。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300毫升,加生姜7片,紫苏3叶,煎至210毫升,去滓服。

欲通利,加大黄

摘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八

《重订严氏济生方》:清脾汤

药方名称清脾汤

别名清脾饮子(《保婴撮要》卷七)、清脾饮(《济阴纲目》卷九)。

处方青皮(去白)厚朴(姜制炒)白术草果柴胡(去芦)茯苓(去皮)半夏(汤泡七次)黄芩甘草各等分

制法上药叹咀。

功能主治祛痰除湿,和胃截疟。治瘅疟,脉弦数,但热不寒,或热多寒少,膈满能食,口苦舌千,心烦口渴,小便黄赤,大便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12~20克,用水220毫升,加生姜5片,煎至150毫升,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重订严氏济生方》

猜你喜欢

  • 加味阴痛四物汤

    药方名称加味阴痛四物汤处方生地5钱,柴胡5分(梢),白芍钱半(炒),川芎1钱,当归3钱,龙胆草钱半(酒炒),山栀钱半(炒),丹皮钱半。功能主治阴肿痛,脉数涩弦者。用法用量水煎,去滓温服。各家论述血亏木

  • 乌梅粥

    药方名称乌梅粥处方乌梅15~20克粳米100克冰糖适量制法将乌梅煎取浓汁去渣,入粳米煮粥。粥熟后加冰糖适量,稍煮即可。功能主治生津止渴,敛肺止咳,涩肠止泻。适用于久泻、久痢等。用法用量每日2次,温热食

  • 姜黄汤

    《圣济总录》卷五十六:姜黄汤药方名称姜黄汤别名姜黄散处方姜黄1两3分,藿芦(锉)1两,鹤虱(微炒)1两1分。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蛔虫心痛,喜吐水,冲刺痛不可忍,或不能食,面黄腹满。用法用量姜黄散(《

  • 一志汤

    药方名称一志汤处方人参6克茯神6克白术4.5克甘草1.5克黄耆6克益智仁4.5克远志1.5克柏子仁6克 广皮3克木香1.5克大枣2杖 姜3片功能主治治思虑太过,心烦意乱,食少神疲,四肢倦怠。用法用量水

  • 紫归油

    药方名称紫归油处方紫草当归各等分功能主治凉血活血,清热解毒。治茧唇。唇上起白皮,小疱渐肿渐大,如蚕茧,或唇下肿如黑枣,燥裂痒痛者。用法用量用麻油熬,去滓,出火气。以棉蘸油,频频润之。摘录《外科证治全书

  • 解毒消瘴散

    药方名称解毒消瘴散处方柴胡、黄芩、黄柏、栀子、木通、赤芍药、当归、防风、连翘、大黄、甘草、青木香、紫金皮、鸡屎子、诈死子、青王乂、嫩桕根、苦花子。功能主治疔疮瘴气发热者。用法用量薄荷,生地黄煎服。摘录

  • 龙涎膏

    药方名称龙涎膏处方阴林下大螺不以多少。制法去壳,烂研,入画粉如螺大,加脑少许,滴水为丸,如梧桐子大,悬当风,久愈妙。功能主治小儿诸渴。用法用量每服10-14丸,枇杷叶(炙去毛)浓煎汤送下。摘录《幼幼新

  • 朱砂红丸子

    药方名称朱砂红丸子处方朱砂(研细)白术白蔹白附子吴白芷白僵蚕木香各15克白及白茯苓密佗僧各4.5克 钟乳粉60克制法上为细末,用阿胶15克熬成膏子,与药末和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面生噌靬,皮色黑

  • 鲤鱼粥

    《太平圣惠方》卷九十六:鲤鱼粥药方名称鲤鱼粥处方鲤鱼1头(重500克,去肠洗净)商陆6克(锉)赤小豆18克紫苏茎叶6克功能主治利小便。治水肿。用法用量上药于净锅中,着水1.5升,煮鱼烂熟,空腹食之。其

  • 升麻消毒饮

    药方名称升麻消毒饮处方当归尾赤芍药金银花连翘(去心)牛蒡子(炒)栀子(生)羌活白芷红花防风生甘草升麻桔梗(小剂各3克,中剂各5克,大剂各6克)功能主治治黄水疮。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煎至320毫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