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沉香阿魏丸

沉香阿魏丸

痧胀玉衡》卷下:沉香阿魏丸

药方名称沉香阿魏丸

别名石一、九号坎象方

处方五灵脂1两,广皮1两,青皮7钱,天仙子7钱,姜黄7钱,蓬术7钱,三棱7钱,枳壳6钱,白豆仁5钱,乌药5钱,木香2钱,沉香2钱,阿魏1钱。

制法水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痧气壅,血阻,昏迷不醒,偏身沉重,不能转侧。

用法用量石一(《痧书》卷下)、九号坎象方(《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一)。

摘录痧胀玉衡》卷下

圣济总录》卷五十五:沉香阿魏丸

药方名称沉香阿魏丸

处方沉香(锉)、木香丁香荜澄茄茴香子(炒)、青橘皮(汤浸,去白,焙)、干姜(炮)、陈橘皮(汤浸,去白,焙)、槟榔(锉)、阿魏(醋和面裹煨熟,去面,研)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樱桃大,研丹砂为衣。

功能主治胃心痛,腹胁虚胀,胸膈不利,痰逆不思食,呕吐酸水。

用法用量每服1丸,细嚼,炒生姜盐汤或温酒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五

圣济总录》卷四十五:沉香阿魏丸

药方名称沉香阿魏丸

处方沉香3分,木香3分,芎?半两,当归(锉,焙)半两,蓬莪术(炮)半两,陈橘皮(去白,焙)半两,延胡索半两,槟榔(锉)半两,吴茱萸(醋浸1宿,炒)半两,益智仁半两,桂(去粗皮)半两,白术半两,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干姜(炮)半两,草豆蔻(去皮)半两,阿魏1两半(瓷器中醋浸1宿,生绢滤去砂,入面煮糊)。

制法上药捣罗十五味为细末,用阿魏糊为丸,如梧桐子大,丹砂为衣。

功能主治脾胃冷热气不和,食毒,脾胃中宿积。

用法用量每服5-7丸,以生姜橘皮汤送下;血气,以温酒醋汤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五

圣济总录》卷五十二:沉香阿魏丸

药方名称沉香阿魏丸

处方沉香(锉)半两,阿魏(研)半两,桃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研)半两,槟榔(锉)半两,蓬莪术(炮,锉)半两,青橘皮(去白,米醋炙)1分,吴茱萸(醋炒)1分,青木香1分,茴香子(炒)1分,硇砂3两(细研,汤泡,纸滤取清,入银石器内煎成霜,研入药)。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肾脏风虚劳气,奔冲闷乱。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炒生姜盐汤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二

猜你喜欢

  • 防风黄耆汤

    《古今名医方论》卷二引柯韵伯方:防风黄耆汤药方名称防风黄耆汤处方防风、黄耆等分。功能主治中风不能言,脉沉而弱者。用法用量水煎服。各家论述用防风以驱逐表邪;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故用黄耆以鼓舞正气,黄耆得

  • 防己黄耆汤

    《金匮要略》卷上:防己黄耆汤药方名称防己黄耆汤别名汉防己汤(《类证活人书》卷十七)、黄耆防己汤(《杂病源流犀烛)卷五)。处方防己30克甘草15克(炒)白术22.5克黄耆37.5克(去芦)制法上药锉碎。

  • 丹蜜膏

    药方名称丹蜜膏别名丹蜜煎处方黄丹1分(炒令紫黑色),蜜1分。功能主治小儿口疮。用法用量丹蜜煎(《医统》卷六十三)。摘录《幼幼新书》卷三十四引《惠眼观证》

  • 参芦汤

    药方名称参芦汤别名人参芦汤处方人参芦半两。功能主治性躁味厚,暑月因大怒而咳逆,每作则举身跳动,神昏不知人,形气俱实者。视物倒植,干霍乱,中暑热之气。用法用量人参芦汤(《医部全录》卷三二五)。临床应用呃

  • 硫丹丸

    药方名称硫丹丸处方硫黄1分,铅丹(炒过)1两。制法上同研如粉,以小盒子盛,不固济,大火煅令烟尽,候冷,以竹筒盛,纸单子封口,埋在地下,7日取出,更研细,用饭为丸,如黍米大。功能主治小儿夜啼。用法用量1

  • 黄芩桔梗汤

    药方名称黄芩桔梗汤处方黄芩1钱(炒),桔梗1钱,白芍8分,川贝母1钱,知母(炒)1钱,薄荷5分,神曲3钱。功能主治春温初起,头胀身热,恶热,微汗,舌红,脉大者。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竹叶20片。摘录《医

  • 麻黄粥

    药方名称麻黄粥处方麻黄1大两(去节)。功能主治天行1-2日。用法用量以水4升煮,去沫,取2升,去滓,加米1匙及豉,为稀粥,取强1升。先作熟汤洗浴,淋头100余碗,然后服粥。厚覆取汗,于夜最佳。摘录方出

  • 褐丸子

    《活幼口议》卷十七:褐丸子药方名称褐丸子处方萝卜子2两(微炒),陈皮(去白)1两,青皮(去白)1两,京三棱(炮)1两,黑牵牛1两半(半炒半生,煿尤佳),蓬莪术(炮)1两,胡椒半两,木香1分。制法上为细

  • 大豆丸

    药方名称大豆丸处方大豆黄卷1升(微炒),熏陆香(研)1两,白龙骨(研)1两,黄蜡(酒煮过)1两,蜜2升,真酥半升,白茯苓(去黑皮)1斤。制法上7味,捣研4味为细末,入蜜、蜡、真酥为丸,如鸡子黄大。功能

  • 倍黄散

    药方名称倍黄散处方五倍子1两,白芷半两,石灰3两,堇泥1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止血,生肉,排脓。主刀斧伤,恶疮。用法用量滴水为丸,作饼,晾干,刮下,掺。摘录《医方类聚》卷一八五引《吴氏集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