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沉香温胃丸

沉香温胃丸

内外伤辨》卷中:沉香温胃丸

药方名称沉香温胃丸

处方附子(炮,去皮、脐)巴戟(酒漫,去心)干姜(炮)茴香(炮)各30克 官桂21克沉香甘草(炙)当归吴茱萸(洗,炒去苦)人参白术白芍药 白茯苓(去皮)良姜木香各15克丁香9克

制法上为细末,用好醋打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主中焦气弱,脾胃受寒,食欲不振,气不调和,脏腑积冷,心腹疼痛,大便滑泄,腹中雷鸣,霍乱吐泻,手足厥逆,便利无度;下焦阳虚,脐腹冷痛;伤寒阴湿,形气沉困,自汗。

用法用量每服50~70丸,空腹时用热米饮送下,日服三次。

注意服药期间,忌食一切生冷物。

摘录内外伤辨》卷中

御药院方》卷四:沉香温胃丸

药方名称沉香温胃丸

处方沉香(锉)1两,陈皮(去白)1两,青皮(去白)1两,人参(去芦头)1两,大麦糵(炒)1两,干姜(炮)1两,神曲(炒)1两,白茯苓(去皮)1两,桂(去粗皮)1两,甘草(炙)1两,拣丁香半两,木香半两,白豆蔻仁半两,高良姜(锉)半两,丁香皮(切)半两,荜茇半两,缩砂仁半两,红豆半两,白术(锉,炒)2两,大椒2钱半。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两作10丸。

功能主治益脾胃,大进饮食,温中消痞,宽膈顺气。主脾胃虚弱,三焦痞塞,中脘气滞,胸膈满闷,宿寒留饮,停积不消,心腹刺痛,胁肋膨胀,呕吐痰逆,噫气吞酸,肠鸣泄利,水谷不化,肢体倦怠,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1丸,食前细嚼,生姜汤送下。

摘录御药院方》卷四

猜你喜欢

  • 九仙丹

    《魏氏家藏方》卷二:九仙丹药方名称九仙丹处方菟丝子(水淘净,酒浸一宿,研烂成饼,焙,为末)、益智仁(炒,不去壳)、石莲子(去壳心)、北五味子(酒浸)、香附子(炒,去毛)、韭子(洗净,晒干,酒浸)、金铃

  • 灵脂醋

    药方名称灵脂醋处方川五灵脂。功能主治恶血齿痛。用法用量以米醋煎汁,含咽。摘录《直指》卷二十一

  • 调荣顺气汤

    药方名称调荣顺气汤处方当归(酒洗)1钱,川芎8分,生地1钱,白芍(盐水炒)1钱,香附(便制)1钱,艾叶(醋炒)8分,丹皮(酒洗)1钱,阿胶(蛤粉炒)1钱,白术1钱2分,甘草4分,红花1钱,桃仁1钱(去

  • 大厚朴丸

    药方名称大厚朴丸处方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焦)1两,白术1两,陈曲(炒)3分,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干)3分,麦糵(炒)半两,人参半两,沉香(锉)半两,木香半两,丁香半两,甘草(炙)半两,缩砂仁1分,

  • 黑锡散

    药方名称黑锡散处方黑锡1斤(熔成汁,入桑柴白灰10两同炒,令锡尽为度,又入青盐4两,再炒少时,候冷为末,瓷瓶内封,地下埋5日,取出入下项药),升麻1两,细辛1两,诃子4两。制法上炒令黑色,同前后药末一

  • 清上消郁汤

    药方名称清上消郁汤处方昆布(洗)玄明粉陈皮半夏(姜制)黄连海藻莪术川芎香附青黛白芥子功能主治清上解郁,化痰软坚。治痰火气血郁结而成瘿瘤,寸脉弦而滑。用法用量加薄荷,水煎服。摘录《证治准绳·疡医》卷五

  • 利水益心丹

    药方名称利水益心丹处方茯苓5钱,人参5钱,薏仁5钱,巴戟天5钱,白芥子3钱,肉桂3钱,白术1两。功能主治祛荡肾邪。主目痛之余,肾邪乘心,两目白眦尽变为黑,不痛不疼,仍能视物无恙,毛发直如铁条,痴痴如醉

  • 小七香圆

    药方名称小七香圆处方甘松(炒)八十两,益智仁(炒)六十两,香附子(炒.去毛)、丁香皮、甘草(炒),各一百二十两。蓬莪术(煨.乘热碎)、缩砂仁,各二十两。炮制上为末,水浸蒸饼为圆,如绿豆大。功能主治能温

  • 三建丹

    药方名称三建丹处方阳起石(火煅通红)、附子(炮.去皮.脐)、钟乳粉,各等分。炮制上为细末和匀,用糯米糊为圆,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壮元阳,补真气。治劳伤虚损,下经衰竭,肾气不固,精溺遗失,脏腑自利,手足

  • 九转大降丹

    药方名称九转大降丹处方白马(即火消)1两,黑铅2钱,青盐3钱,胆矾4钱,雄精5钱,明矾1两,大红硇7分,汞(即水银)1两,辰砂(即朱砂,如豆色紫佳)9分。制法先将上药9味,除水银外,都研细,放于阳城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