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橘叶汤

橘叶汤

疡科心得集》卷中:橘叶汤

药方名称橘叶汤

处方橘叶蒲公英象贝母夏枯草青皮当归赤芍花粉香附黄芩

功能主治治乳痈焮红漫肿,或初起,或渐成脓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疡科心得集》卷中

《疡科心得集·方汇》卷中:橘叶汤

药方名称橘叶汤

处方橘叶蒲公英、象贝母、夏枯草青皮当归赤芍、花粉、香附黄芩

功能主治乳痈。焮红漫肿,或初起,或渐成脓者。

摘录《疡科心得集·方汇》卷中

奇效良方》卷六十一:橘叶汤

药方名称橘叶汤

处方橘叶

功能主治咽喉间生肉,层层相叠,渐渐肿起,不痛,多日乃有窍子,臭气自出,遂退饮食。

用法用量煎汤连服。

摘录奇效良方》卷六十一

伤寒微旨论》卷下:橘叶汤

药方名称橘叶汤

处方橘叶半两,半夏半两,厚朴半两,藿香3钱,葛根3钱。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芒种以后至立秋以前,阳气衰,两手脉沉细无力,或胃膈痛,身体拘急疼痛,手足逆冷。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医学纲目》引作“橘皮汤”。方中橘叶,《医学纲目》作“橘皮”。藿香葛根用量原缺,据《医学纲目》补。

3-5服后脉尚力小,手足逆冷,加细辛3分。

摘录伤寒微旨论》卷下

猜你喜欢

  • 黄末子

    药方名称黄末子处方川乌(炮)5钱,草乌(醋煮,炒)5钱,降真香5钱,枫香5钱,肉桂5钱,松香5钱,姜黄5钱,乳香5钱,没药5钱,细辛5钱,当归1两,赤芍药1两,羌活1两,独活1两,川芎1两,蒲黄1两,

  • 驻车圆

    药方名称驻车圆处方阿胶(捣碎.炒如珠子.为末.以醋四升熬成膏)、当归(去芦),各十五两;黄连(去毛)三十两,干姜(炮)十两。炮制上为细末,以阿胶膏和,并手圆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一切下痢,无问新久,及

  • 二母安嗽片

    药方名称二母安嗽片处方款冬花18kg,紫菀6kg,杏仁(去皮)6kg,知母6kg,麦门冬6kg,玄参6kg,罂粟壳12kg,百合6kg,浙贝母3kg。制法将款冬花、紫菀用60%乙醇按渗漉法制成清膏;杏

  • 白膏

    《三因》卷十五:白膏药方名称白膏处方白蔹半两,白薇半两,白及半两,白芷半两,薤白半两(锉,洗,以清油1斤,煎至半斤,滤去滓,入后药),黄耆半两,甘松半两,藿香半两,零陵香半两,防风半两,当归半两(再入

  • 半消丸

    药方名称半消丸处方半夏2两,风化消1两。制法上为末,生姜自然汁打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中脘停伏痰饮,致臂痛不能举,左右时复转移。用法用量每服50丸,生姜汤送下。摘录《医学入门》卷五

  • 黑铅丹

    药方名称黑铅丹处方(出山)黑铅1斤(将2蚕砂炒成末),青盐6两,没食子4两,升麻2两,石膏8两,香附子4两(炒焦黑),槐角子6两(炒为末)。制法先将柳木作锤,擂炒铅砂成灰末,加药6味共为末,铅盒收起。

  • 麻附细辛汤

    药方名称麻附细辛汤处方麻黄2钱,附子3钱,细辛1钱5分,甘草5分,人参2钱,黄连1钱,芍药1钱5分。功能主治少阴伤寒,身发热,四肢冷,指甲青,腹痛脉沉。摘录《玉案》卷二

  • 加味八将丹

    药方名称加味八将丹处方穿山甲7片(炙),全蝎7个,蝉衣7个,僵蚕6条,蜈蚣各6条(炙),五倍子3钱,腰黄3钱,冰片5分,西黄5分,麝香3分,公丁香1钱5分,母丁香1钱5分。制法上为极细末。功能主治拔毒

  • 既济补真丹

    药方名称既济补真丹处方大附子2只(生,去皮脐,每只作4片),阳起石(酒煮3日,研如粉)1分,伏火灵砂1分(研细如粉),天雄1对(每只劈作4片,生,去皮,同附子入青盐半两,以水3升同煮,令水尽为度,切,

  • 蹉跌膏

    药方名称蹉跌膏处方当归2两,续断2两,附子(去皮)2两,细辛2两,甘草(炙)2两,通草2两,芎?2两,白芷2两,牛膝2两,蜀椒2合。功能主治磋跌,兼疗金疮。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猪膏2斤煎,以白芷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