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慢性肝炎丸

慢性肝炎丸

药方名称慢性肝炎丸

处方板蓝根50斤,甘草20斤,茵陈50斤。

制法将药材加工洁净,取甘草板蓝根10斤,煮提三次,时间分别为3小时、2小时、1小时;茵陈热浸二次,时间分别为2小时、1小时。合并以上药液,过滤沉淀,减压浓缩至比重1.4~1.5,温度(50℃)的稠膏。取板蓝根40斤,粉碎成细粉,过100目筛。制丸:将稠膏加入老蜜(120℃,为原粉量的一倍),趁热与药粉混合均匀,调成适宜稠度,制成小丸,待凉后用干酪素上衣即可。上衣:取干酵素100g,加3~4倍水,水浴加热,边搅边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10~15毫升,调节pH7.5~8,过滤后再加入少量乙醇调至适当浓度即得。包糖衣。

功能主治清肝消胀。主慢性肝炎,迁延性肝炎,周身无力,食欲不振,腹胀,肝区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15-20粒,温开水送下,1日2次。

注意忌各种酒类。

摘录《北京市中成药规范》

猜你喜欢

  • 大红花丸

    药方名称大红花丸处方川大黄2两,红花2两,虻虫10个(去翅足)。制法上取大黄7钱,醋熬成膏,和药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妇人血积聚症瘕,经络注滞。用法用量每服5-7丸,食后温酒下,1日3次。摘录《宣

  • 柴葛芩连汤

    药方名称柴葛芩连汤处方柴胡干葛黄芩川连功能主治主外感中热腹泻,热邪在表,发热口渴,唇干齿燥,面赤烦躁,小便赤涩,小腹中一泛即泻,一泻即止,少顷复痛复泻,肛门如火,粪色多黄,脉浮大而数者。用法用量水煎服

  • 槐荚煎丸

    药方名称槐荚煎丸处方槐荚1斤(净洗,并子烂研,入水半升同研捩取汁),白蜜2两(与槐荚汁同熬成膏),枳壳(去瓤,麸炒)1两,黄耆(锉)半两,防风(去叉)半两,杏仁(汤去皮尖双仁,麸炒,研入)3分,皂荚子

  • 草乌头膏

    药方名称草乌头膏别名乌头膏处方草乌头半两,细辛(去苗叶)半两,蛇床子半两,独活(去芦头)半两,吴茱萸半两,葱(切,研)20茎,生姜(切,研)4两。制法上除姜、葱别研外,为末,和匀再研。功能主治伤折恶血

  • 二十四味建中汤

    药方名称二十四味建中汤处方黄耆(蜜炙)2两,官桂2两,秦艽2两,肉豆蔻2两,煨柴胡2两,荆芥2两,白芷2两,川芎2两,鳖甲(醋炙)2两,桔梗2两,当归1两,莪术(炮)1两,麦门冬(去心)1两,白芍药1

  • 聚功丸

    药方名称聚功丸处方附子(6钱者)1枚(炮,去皮脐),当归(洗,焙)1两,人参(去芦头)1两,赤芍药1两,半夏(汤洗7遍)1两,木香1两,青橘皮(去白)1两,陈橘皮(去白)1两,白术1两,蓬莪荗(炮)1

  • 甘露茶

    药方名称甘露茶处方柴胡1两,厚朴1两,防风1两,山楂1两,枳壳1两,苍术1两,神曲1两,谷芽1两,陈皮1两,川乌1两。功能主治头痛发烧,胸痞闷,气结不舒,脾胃不和,饮食停滞,霍乱吐泻,以及四时不正之气

  • 白虎加白芷汤

    药方名称白虎加白芷汤处方白虎汤加吴白芷。功能主治阳明头痛,发热,恶寒而渴。用法用量以水1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1升,日3次。摘录《卫生宝鉴》卷九

  • 栀子清肝汤

    药方名称栀子清肝汤处方牛蒡子柴胡川芎白芍石膏当归山栀 丹皮各3克黄芩黄连甘草各1.5克功能主治治肝火风热上攻,遂成鬓疽,痛连颈项、胸乳,太阳等处,或寒热晡甚,胸胁满闷,口苦舌干者。用法用量用水400毫

  • 桂苓丸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二:桂苓丸药方名称桂苓丸处方肉桂(去粗皮,不见火)茯苓(去皮)各等分制法上药研为细末,炼蜜为丸,每30克作8丸。功能主治治暑月烦渴,饮水过多,心腹胀满,小便赤少。用法用量每服1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