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布袋丸

布袋丸

《补要袖珍小儿方论》:布袋丸

药方名称布袋丸

处方夜明砂芜荑使君子各60克 白茯苓白术人参甘草芦荟各15克

制法上为细末,汤浸蒸饼和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驱蛔消疳,补养脾气。主小儿疳疾,体热面黄,肢瘦腹大,发焦目暗。

用法用量每服1丸,以生绢袋盛之;次用精猪肉60克,同药一处煮,候肉熟烂,去袋,将所煮肉并汁令小儿食之。

备注方中使君子芜荑芦荟夜明砂驱蛔消疳;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精猪肉补中益脾,使杀虫之功寓于补养脾气之中,庶疳消而正不伤。

摘录《补要袖珍小儿方论》

《袖珍小儿》卷五:布袋丸

药方名称布袋丸

处方夜明砂(拣净)2两,芜荑(炒,去皮)2两,使君子(肥白者,微炒,去皮)2两,白茯苓(去皮)半两,白术(无油者,去芦)半两,人参(去芦)半两,甘草半两,芦荟(研细)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汤浸蒸饼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诸疳疾,面黄腹大,饮食不润肌肤。

用法用量每服1丸,以生绢袋盛之;次用精猪肉2两,同药一处煮,候肉熟烂,提取药于当风处悬挂,将所煮肉并汁令小儿食之。所悬之药,第2日仍依前法煮食,药尽为度。

各家论述医灯续焰》:是方以四君补脾运土治其本,芜、使、芦、砂杀蛔清热治其标。食肉不食药者,收药味于肉,并肉并味从类而归脾。若脾疳面黄腹大,饮食不调,肌肉枯瘁,每见蛔者,服之自效,恐诸疳则未必也。

摘录《袖珍小儿》卷五

猜你喜欢

  • 金水八物汤

    药方名称金水八物汤处方北沙参、玉竹、山药、白术、黄耆、百合、桂圆肉、燕窝。功能主治喉哑,因伤气者。摘录《医门补要》卷中

  • 回生再造丹

    药方名称回生再造丹处方川芎1两,当归1两,羌活1两,独活1两,木瓜1两,角茴(炒)5钱,小茴5钱,肉桂8钱,甘草8钱,乌药少许,川乌3钱,虎骨(炙)5钱,然铜5钱。功能主治妇人跌扑伤损,遍身疼痛,昏闷

  • 九宝饮子

    药方名称九宝饮子处方罂粟壳(蜜炙)1两2钱,青皮1两2钱,陈皮1两2钱,木通1两2钱,赤茯苓2钱半,车前子(略炒)2钱半,黄耆(微炒)2钱半,制厚朴2钱半,粉甘草2钱半。功能主治分利水谷,止泄泻。主用

  • 远志流浸膏

    药方名称远志流浸膏来源为远志经加工制成的流浸膏。性状为棕色的液体。炮制取远志中粉,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附录ⅠO),用60%乙醇作溶剂,浸渍24小时后,以每分钟1~3ml的速度缓缓渗漉,收集

  • 槐金散

    药方名称槐金散处方槐花(炒)1两,郁金(锉)1两。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小便出血。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煎木通汤调下,不拘时候。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六

  • 山茵陈丸

    药方名称山茵陈丸处方山茵陈15克 山栀子仁秦艽(去苗、土)大黄(锉,炒)各22克朴消(研)郁李仁(汤浸,去皮,别研)各30克制法上药除郁李仁外,捣罗为末,与郁李仁末和匀,炼蜜和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治

  • 地骨膏

    药方名称地骨膏处方鲜地黄10斤(捣汁和众药汁同煎),当归身1斤,芍药半斤,枸杞半斤,天门冬6两,麦门冬6两,川芎2两,丹皮2两,莲肉4两,知母3两,地骨皮3两,人参1两,甘草1两。功能主治滋阴降火,养

  • 火精散

    药方名称火精散处方硫黄4分,胡椒6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阴症心腹冷痛,不可忍者。用法用量每服3分,烧酒调下。摘录《鲁府禁方》卷二

  • 胡燕窠涂缴方

    药方名称胡燕窠涂缴方别名胡燕窠傅方处方胡燕窠1个(取最大宽者,用抱子处,余处不用)。制法上为细散。功能主治湿瘑疮。用法用量胡燕窠傅方(《圣济总录》卷一三三)。摘录方出《圣惠》卷六十五,名见《普济方》卷

  • 厚脾丸

    药方名称厚脾丸处方厚朴(去粗皮,姜制)半两,肉豆蔻1个(面裹煨,去面),龙骨半两(煅),诃子肉(煨,去核)半两。制法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小儿疳劳虚冷,白痢泄泻,手足逆冷。用法用量每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