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大竹沥汤

大竹沥汤

《千金》卷七:大竹沥汤

药方名称大竹沥汤

处方竹沥1斗4升,独活2两,芍药2两,防风2两,茵芋2两,甘草2两,白术2两,葛根2两,细辛2两,黄芩2两,芎?2两,桂心1两,防己1两,人参1两,石膏1两,麻黄1两,生姜3两,茯苓3两,乌头1枚。

功能主治卒中风。口噤不能言,四肢缓纵,偏痹挛急,风经五脏,恍惚恚怒无常,手足不随。脚气痹挛,风毒所致。口噤不能语,四肢顽痹缓弱,挛急疼痛。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竹沥煮取4升,分6服,先未汗者取汗。一状相当即服。

摘录《千金》卷七

《外台》卷十五引《古今录验》:大竹沥汤

药方名称大竹沥汤

处方秦艽2两,防风2两,茯苓2两,人参2两,茵芋1两,乌头(炮)1两,黄芩1两,干姜1两,当归1两,细辛1两,白术1两,天雄1枚(炮),甘草3两(炙),防己2两。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大虚,风气入腹拘急,心痛烦冤,恍惚迷惑不知人,或惊悸时怖,吸吸口干,濇濇恶寒,时失精明、历节疼痛,或缓或不摄;产妇体虚,受风恶寒,惨惨愦愦,闷心欲绝;风痉,口噤不开,目视如故,耳亦闻人语,心亦解人语,但口不得开,剧者背强反折,百脉掣动。

用法用量竹沥1斗,水5升,煮取4升,分服1升,羸人服5合佳。风轻者,用竹沥3升,水7升;小重者,竹沥5升,水5升;风大剧,停水,用竹沥1斗。

注意忌酢、生菜、海藻菘菜、桃、李、雀肉。此汤令人痹,宁少服也。茵芋有毒,令人闷乱目花,虚人可半两良。

摘录《外台》卷十五引《古今录验》

猜你喜欢

  • 败毒生肌散

    药方名称败毒生肌散处方地骨皮、黄连(炒)、黄柏(炒)、五倍子、生甘草各等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痘收结后,仍作热,臭烂,出脓水。用法用量干掺之。摘录《会约》卷二十

  • 葶苈清肺饮

    药方名称葶苈清肺饮处方葶苈子 桑白皮地骨皮甘草大腹皮马兜铃功能主治治水饮射肺,面浮喘逆,不得卧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症因脉治》卷三

  • 痛经琥珀散

    药方名称痛经琥珀散处方三棱30克 蓬术30克 寄奴30克赤芍30克地黄30克 丹皮30克当归30克蒲黄30克 官桂30克菊花30克制法棱、蓬、奴、芍、丹五物同黑豆30克,生姜1.5片,酽醋2.4升,煮

  • 花草膏

    药方名称花草膏处方羯羊胆1枚(饭上蒸熟)。制法上药以冬蜜研和,入朱砂末少许,频研成膏。功能主治患眼肿痛涩痒,昏泪羞明。火眼烂弦,风眼痛痒羞明,及眼胞皮肉有似胶凝,肿如桃李,时出热泪。用法用量食后、临卧

  • 四物逍遥汤

    药方名称四物逍遥汤处方柴胡9克,当归9克,川芎9克,香附9克,延胡索9克,桃仁9克,红花9克,赤芍12克,生地12克,青皮6克。功能主治疏肝解郁,利气调经。主肝郁气滞。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

  • 当归丸

    《太平圣惠方》卷八十四:当归丸药方名称当归丸处方当归22.5克(锉,微炒)人参22.5克(去芦头)白芍药15克 芎藭22.5克甘草15克(炙微赤,锉)白术15克制法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麻子大。功能主

  • 螵蛸膏

    药方名称螵蛸膏处方真桑螵蛸7个(炒微黄)天麻15克 蝎梢 白僵蚕(宜,微炒)麻黄(去根、节)各7.5克捣罗待用朱砂(飞)15克乳香7.5克硼砂麝香各3克 龙脑1.5克制法上药研末,蜜和丸如鸡头子大,金

  • 揩齿石膏散

    药方名称揩齿石膏散别名石膏散处方石膏(研)1两,凝水石(研)2两,丹砂(研)1分,升麻半两,白芷1两,细辛(去苗叶)半两,藁本(去苗土)半两,沉香1两(锉)。制法上捣罗为散。功能主治令齿鲜净,去除恶气

  • 凌霄花散

    《太平圣惠方》卷七十一:凌霄花散药方名称凌霄花散处方凌霄花15克当归30克(锉,微炒)木香30克没药30克 桂心15克赤芍药15克制法上药捣细罗为散。功能主治活血化瘀,行气散寒。治妇人久积风冷,气血不

  • 芍药甘草汤

    药方名称芍药甘草汤别名戊己汤(《症因脉治》卷四)。处方芍药12克甘草12克药理作用解痉、止痛、抗炎作用:安徽医学院《急腹症资料》1977:74,本方对病变异常兴奋状态有强力的抑制、镇静作用。其中芍药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