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大已寒丸

大已寒丸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二:大已寒丸

药方名称大已寒丸

处方荜茇肉桂各2千克干姜(炮)高良姜3千克

制法上为细末,水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主久寒积冷,脏腑虚弱,心腹疴痛,胁肋胀满,泄泻肠鸣,自利自汗,米谷不化,阳气暴衰,阴气独胜,手足厥冷,伤寒阴盛,神昏脉短,四肢怠惰。

用法用量每服20粒,食后用米饮汤送下。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二

《元戎》:大已寒丸

药方名称大已寒丸

处方肉桂5钱,茯苓5钱,良姜7钱,乌头(炮)7钱,附子(炮)1两,干姜(炮)1两,芍药1两,茴香(炒)1两。

功能主治阴证服四逆辈,胸中发躁而渴者;或数日大便秘,小便涩赤。

用法用量服此丸上不躁,大小便自利。

摘录《元戎》

《局方》卷二(绍兴续添方):大已寒丸

药方名称大已寒丸

处方荜茇4斤,肉桂4斤,干姜(炮)6斤,高良姜6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久寒积冷,脏腑虚弱,心腹痛,胁肋胀满,泄泻肠鸣,自利自汗,米谷不化;阳气暴衰,阴气独盛,手足厥冷;伤寒阴盛,神昏脉短,四肢怠惰。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前米饮送下。

摘录《局方》卷二(绍兴续添方)

儒门事亲》卷十二:大已寒丸

药方名称大已寒丸

处方附子(炮,去皮脐)1两,川乌头(炮,去皮脐,作豆大,再炒黄)1两,干姜(炮裂)1两,良姜(炒)1两,官桂(去粗皮)1两,吴茱萸1两。

制法上为细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退阴助阳,除脏腑积冷。主恶冷湿痹,肘臂挛急,寒嗽痰厥,心中澹澹大动,屈伸不便,积水足浮肿,囊缩。中焦气弱,脾胃受寒,饮食不美,气不调和,心腹疼痛,大便滑泄,腹中雷鸣,霍乱吐泻,手足厥逆,便利无度;及疗伤寒阴湿,形气沉困,自汗。

用法用量每服50-70丸,食前米饮送下。

摘录儒门事亲》卷十二

猜你喜欢

  • 刘寄奴饮

    药方名称刘寄奴饮处方刘寄奴2两(择去梗草),当归1两(去芦头,切,焙),甘草2钱(炙,锉)。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产后恶露不快,败血上攻,心胸烦躁,大渴闷乱,眼黑旋运,或见鬼神,脐腹疼痛,呕哕恶心,不

  • 表里双清汤

    药方名称表里双清汤处方薄荷3钱,延胡索3钱,五灵脂4钱,麻黄3钱,桂枝3钱,广木香3钱,厚朴4钱(姜汁炒),枳实3钱,通草1钱。功能主治伤寒1-2日,胸胁即痛者。此系先有怒气,愤满于中,以致五内不和,

  • 经进追异玄元丹

    药方名称经进追异玄元丹处方地黄花3钱,紫古子花3钱,紫蜀葵花3钱,青椹子3钱,旱莲子3钱(阴干),丁香,香墨1两。制法上为细末,蜜为丸,如弹子大。功能主治乌须发。主用法用量方中丁香用量原缺。摘录《医方

  • 循经丸

    药方名称循经丸处方川乌(炮.去皮脐)、当归(酒浸)、地龙(去土)、南星(炮),各三两。草乌(一两.炮.去皮脐),豆饼(二两.用黑豆.不以多少.去皮.好酒煮烂.使酒干擂碎.捏作饼子.晒干。),乳香(一两

  • 紫菀膏

    药方名称紫菀膏处方枇杷叶木通款冬花紫菀杏仁桑白皮各等分大黄减半制法上药为末,蜜丸如樱桃大。功能主治治肺热久嗽,身如火炙,肌肉消瘦,将成肺痨者。用法用量食后、夜卧时各含化1丸。备注本方在原书中无方名,现

  • 桔梗丸

    《太平圣惠方》卷九十三:桔梗丸药方名称桔梗丸处方桔梗30克(去芦头)神曲7.5克(微炒)麦蘖15克(微炒)乌梅肉15克,(微炒)黄连30克 (去须,微炒)厚朴15克(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久香熟)白术1

  • 滋肠五仁丸

    药方名称滋肠五仁丸别名五仁丸(《世医得效方》卷六)。处方桃仁30克杏仁30克(麸炒,去皮、尖)柏子仁15克松子仁15克郁李仁3克(麸炒)陈橘皮120克(别为末)制法上先将五仁别研为膏,合陈橘皮末同研匀

  • 酒炒螺蛳

    药方名称酒炒螺蛳处方螺蛳500克 白酒适量制法将螺蛳洗净泥土,置铁锅中炒热,加适量白酒和水,煮至汤将尽时起锅。功能主治清热利尿止遗。适用于小便白浊不利、滑精。用法用量用针挑螺蛳肉蘸调料吃。摘录《扶寿精

  • 白垩丹

    药方名称白垩丹处方牡蛎(煅.研)、白垩、细辛(去苗)、禹馀粮(煅.醋淬九遍.研)、白石脂(煅)、龙骨(煅.研),各一两半;瞿麦穗、附子(炮.去皮.脐)、乌贼鱼骨(烧灰)、芍药、石苇(去毛)、白黄连(去

  • 冰黄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冰黄散药方名称冰黄散处方赤茯苓(去皮)、甘草(生),各四两。寒食面、生姜(切碎.搜面匀.日干),各一斤。炮制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治冒暑伏热,头目昏晕,呕吐泻痢,口干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