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地肤大黄汤

地肤大黄汤

外台秘要》卷三十三引《小品方》:地肤大黄汤

药方名称地肤大黄汤

处方地肤草大黄各9克知母黄芩茯苓芍药枳实(炙)升麻通草甘草(炙)各6克

功能主治清热降火,利水通淋。主妊娠膀胱热盛,小便频数,淋沥不畅,心中烦躁,脐腹胀闷。

用法用量上药用水800毫升,煮取300毫升,分二次服。

注意服药期间,忌海藻菘菜、酸性食物。

摘录外台秘要》卷三十三引《小品方

《外台》卷三十三引《小品方》:地肤大黄汤

药方名称地肤大黄汤

别名大黄

处方地肤草3两,大黄3两,知母2两,黄芩2两,茯苓(一作猪苓)2两,芍药2两,枳实(炙)2两,升麻2两,通草2两,甘草(炙)2两。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实热子淋;妊娠小便淋涩,脐腹妨闷。

用法用量大黄散(《圣惠》卷七十四)。

注意海藻菘菜、酢物。

各家论述1.《济阴纲目》:此治实热而淋者,大便通则小便自利。

2.《医略六书》:妊娠胎肥火盛,热壅胃肠,而膀胱之气亦不能化,故小便涩痛,淋沥不巳。大黄泻热通幽,水道亦得以快;机枳泻滞化气,火热亦从下泄;地肤子利水道以通淋;猪苓利溺道以通闭;条芩清热安胎;白芍敛阴护胎;知母清热存阴以润燥;甘草泻火缓中以除痛;更以升麻升举清阳,而浊阴自降。水煎温服,使热降清升,则气得施化,而小便清长,何淋沥涩痛之有?胎孕无不安矣。

摘录《外台》卷三十三引《小品方

猜你喜欢

  • 佐金丸

    药方名称佐金丸处方片芩180克吴茱萸30克制法上药为末,蒸饼为丸。功能主治清肺热,泄肝火。治肝火胁肋刺痛,往来寒热,头目作痛,泄泻淋闭。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用白术、陈皮煎汤送下。摘录《医学纲目》

  • 六神汤

    《永类钤方》卷十三:六神汤药方名称六神汤处方莲房干葛枇杷叶甘草瓜蒌根黄耆各等分制法哎咀。功能主治补气生津。治三消渴疾。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300毫升,水煎,空腹时服。摘录《永类钤方》卷十三《圣济总

  • 鬼代散

    药方名称鬼代散别名鬼代丹处方地龙(去土,炒)。制法上为细末。每服3钱,温酒调下。后用黄蜡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杖疮。用法用量鬼代丹(《普济方》卷三○五)。摘录《医方类聚》卷一九一引《医林方》

  • 加减八味地黄汤

    药方名称加减八味地黄汤处方怀熟地8钱至1两余,丹皮1钱,山茱肉2钱,茯苓2钱5分,山药2钱4分,泽泻(盐水炒)1钱,牛膝1钱,麦冬3钱,五味子6分,肉桂(盐煎,刮去粗皮)1钱。功能主治凡咳嗽不止,痰唾

  • 九熏丹

    药方名称九熏丹处方上好铜青2、3两(研细)。制法上药以好烧酒拌之,须不干不湿,涂于粗工碗底内,翻转合地上,以砖垫,露1线,下以蕲艾熏之,候干再拌再熏,如此9次,少亦要7次,约以青色带黑为度,然后再研细

  • 夺命丸

    《魏氏家藏方》卷四:夺命丸药方名称夺命丸处方半夏(大者,各4破之,用石薜荔1握锉碎,同半夏炒令黄色,去石薜荔,只用半夏)49粒,莲子肉49个,龙骨(煅,别研)半两,白茯苓(去皮)半两,远志半两(去心)

  • 独活通经汤

    药方名称独活通经汤处方桑寄生15克秦艽9克独活、川芎各6克香附9克姜黄6克 焦艾9克防风6克功能主治祛风散寒,行滞通经。主风寒搏击,月经数月不行,面青,四肢作痛,关节不利,少腹冷痛,恶风怕冷,腰酸背寒

  • 集香汤

    《丹溪心法附余》卷二十四:集香汤药方名称集香汤处方白豆蔻(锉)1两,缩砂(锉)1两5钱,白檀香1两(不见火),人参1两(切),胡椒(泡,滤干)半两,甘草(锉)3两。制法上为末,除檀香、人参、胡椒外,将

  • 必胜饮

    《丹台玉案》卷四:必胜饮药方名称必胜饮处方半夏枳实各6克、石膏(煅)9克杏仁(去皮、尖)茶叶麻黄瓜蒌霜(去油)甘草各3克生姜5片功能主治功用】宣肺下气,清热化痰。主哮证,痰热蕴肺,久久不愈者。用法用量

  • 立止头痛散

    药方名称立止头痛散处方大黄2两,全虫10个,朱砂3钱,麝香4分,冰片5分。制法上为细末,装3分,蜡壳封固。功能主治清热,通窍,止痛。主由风热上攻引起的头晕头痛,鼻塞不通,时发时愈。用法用量《中药制剂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