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加味乌荆丸

加味乌荆丸

《三因》卷十六:加味乌荆丸

药方名称加味乌荆丸

处方川乌(汤洗,浸3、5次,去皮尖,焙干称)半斤,荆芥穗半斤,杜当归(水浸3日,洗,焙干称)1斤,薄荷5两。

制法上为细末,好醋煮米粉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瘾疹,上攻头面,赤肿瘙痒,搔之皮便脱落作疮,作痒或痛,淫液走注,有如虫行。

用法用量每服50丸,温酒茶清送下。

摘录《三因》卷十六

《医学人门》卷七:加味乌荆丸

药方名称加味乌荆丸

处方荆芥2两,天麻1两,附子1两,白附子1两,乌药1两,当归1两,川芎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朱砂为衣。

功能主治形寒伤风头痛,鼻塞声重;或老人头风宿疾,发而又感风寒;一切虚风上攻,头目咽隔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1丸,食后细嚼,茶送下。

摘录《医学人门》卷七

猜你喜欢

  • 塌气丸

    药方名称塌气丸处方胡椒30克 蝎尾(去毒)15克 (一方有木香3克)制法上为细末,面丸如粟米大。功能主治温中行气。治寒气郁结,虚胀腹大,手足冷厥,面青气急。用法用量每服5~20丸,陈米饮下,不拘时。备

  • 百灵汤

    药方名称百灵汤处方罂粟壳、陈皮、木通、乌梅、甘草、黄连各等分。制法上锉如麻豆大。每服3大钱,水1盏,加生姜3片,枣子2个(劈破),沙罐内慢火煎至8分,去滓,放瓷器碗内,上面封口,用湿纸两重盖覆,不可令

  • 寒凉降火汤

    药方名称寒凉降火汤处方生地、黄芩、黄连、山栀、石膏、花粉、杏仁、苏子、生甘草。功能主治寒凉降火清润。主疹因热火抑而不通,口唇破裂,二便不通,昏沉壮热,或身体胀痛,多发喘促,(鼻勾)(鼻合)痰鸣。摘录《

  • 二地二冬酒

    药方名称二地二冬酒处方菟丝子120g肉苁蓉120g天门冬60g麦门冬60g 白茯苓60g枸杞子60g五味子60g石菖蒲30g车前子45g 山萸肉60g远志肉30g柏子仁60g覆盆子45g地骨皮45g牛

  • 守宫丸

    药方名称守宫丸处方守宫(七枚.炙干去足.即蝎虎也)、腻粉(半钱)、天南星(一两.酒浸三日.曝干)炮制上捣研细末,以薄面糊为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治破伤风,身如角弓反张,及筋脉拘急,口噤。用法用量每服斡

  • 约精丸

    药方名称约精丸处方新韭子500克(霜后采者,酒浸一宿,焙)白龙骨60克制法上为细末,酒调糯米粉为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治滑精。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腹时用盐汤下。摘录《仁斋直指》卷十

  • 抗过敏膏

    药方名称抗过敏膏处方乌梅5两,防风3两,柴胡3两,生甘草3两,五味子(醋制)3两,白鲜皮5两,苦杏仁3两。制法上药加蜜1斤,制成稠膏,每瓶装2两。功能主治清热去湿,散风止痒。主风热蕴结脾湿风毒引起的风

  • 红香粉

    药方名称红香粉处方红粉5g,冰片4g,薄荷脑37g,香脂100g。制法将红粉分为两等分,分别加入冰片及薄荷脑中,研细;把冰片、红粉加入香脂后,再加入薄荷脑、红粉,搅匀即成。功能主治酒渣鼻。用法用量外用

  • 鹿茸肾气丸

    药方名称鹿茸肾气丸处方熟地5两,萸肉3两,鹿茸3两(锉),丹皮1两半,山药3两(炒),茯苓1两半(蒸),泽泻半两,菟丝3两(焙),龟版3两(盐水炙),巴戟3两(炒),石斛3两(焙)。制法上为末,炼蜜为

  • 黑虎子惊药

    药方名称黑虎子惊药处方天麻1钱,蝎尾1钱,京墨1钱,白附子1钱,龙脑1钱,麝香1钱,珍珠(末)半两,金箔10片,银箔10片。制法上为细末,以白面10钱,滴井花水调作薄生糊,为丸如芡实大、或樱桃大。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