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加减神效活络丹

加减神效活络丹

《慈椿光绪医方选议》:加减神效活络丹

药方名称加减神效活络丹

处方胆星6克防风4.5克前胡4.5克羌活4.5克川芎4.5克全蝎4.5克橘红6克苍术4.5克(炒)川郁金4.5克 白附子4.5克当归4.5克乌药4.5克香附4.5克茯神6克石菖蒲4.5克麻黄6克牛黄2.4克 川附子2.4克 钩蘑9克 苏合油3毫升天麻3克麝香1.2克冰片1.2克白芷4.5克僵蚕9克 生地9克 杭芍9克(炒)羚羊角6克

制法共为细面,炼蜜为丸,每丸重3克,蜡皮封固。

功能主治化痰熄风,舒筋活络。治口眼抽动,筋惕肉瞤者。

摘录《慈椿光绪医方选议》

《慈禧光绪医方选议》:加减神效活络丹

药方名称加减神效活络丹

处方胆星2钱,防风1钱5分,前胡1钱5分,羌活1钱5分,川芎1钱5分,全蝎1钱5分,橘红2钱,苍术1钱5分(炒),川郁金1钱5分,白附子1钱5分,当归1钱5分,乌药1钱5分,香附1钱5分(炙),茯神2钱,石菖蒲1钱5分,麻黄2钱,牛黄8分,川附子8分,钩藤3钱,苏合油1钱,天麻1钱,麝香4分,冰片4分,白芷1钱5分,僵蚕3钱(炒),生地3钱,杭芍3钱(炒),羚羊2钱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1钱,蜡皮封固。

功能主治面风,口眼抽动,筋(??)搪瓷肉瞤。

摘录《慈禧光绪医方选议》

猜你喜欢

  • 红药贴膏

    药方名称红药贴膏处方三七、白芷、土鳖虫、川芎、当归、红花、冰片、樟脑、水杨酸甲酯、薄荷脑、颠茄流浸膏、硫酸软骨素、盐酸苯海拉明性状为淡红色片状橡胶膏;气芳香。炮制上十三味,将三七、白芷、土鳖虫、川芎、

  • 昆布臛法

    药方名称昆布臛法处方高丽昆布1斤。功能主治下气。主腹内诸气胀满。用法用量白米汁浸1宿,洗去咸味,以水1斗煮令熟,擘长3寸,阔4-5分,仍取葱白1握,2寸切断,擘之更合,熟煮令昆布极烂,仍下盐、酢、豉糁

  • 小草汤

    药方名称小草汤处方小草黄耆(去芦)当归(去芦,酒浸)麦门冬(去心)石斛(去根),酸枣仁(炒,去壳)各30克人参甘草(炙)各15克功能主治治虚劳忧思过度,遗精白浊,虚烦不安。用法用量上药嚼咀,每服12克

  • 法制玄明粉

    《急救仙方》卷三:法制玄明粉药方名称法制玄明粉处方黄牯牛胆1个,净朴消2钱,黄连1分。制法上2味实于胆中,当风悬之,每日用鸭翎毛于胆外扫下消,以尽为度,用瓦瓮收之。功能主治热眼赤眼。用法用量临用如常法

  • 复方五加皮汤

    药方名称复方五加皮汤处方北五加皮3-9g,党参9g,太子参9g,茯苓9g,泽泻9g,车前子12g,猪苓12g。功能主治强心健脾,利水消肿。主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所致心悸、气促、尿少、浮肿、脉结代,舌质暗

  • 茱萸内消丸

    药方名称茱萸内消丸处方山茱萸(捣,去校,取肉微炒)桔梗(水浸一伏时,滤出,慢火炒干为度)白蒺藜(炒,去刺)川乌(炮,去皮、脐)肉桂茴香(舶上者,淘去沙石,焙炒)食茱萸吴茱萸(微炒)青皮(去白)各60克

  • 胡荽根汁

    药方名称胡荽根汁处方胡荽根。功能主治蛊毒。用法用量捣取汁半升,和酒服,不拘时候。摘录方出《外台》卷二十八引《必效方》,名见《圣济总录》卷一四七

  • 净府散

    药方名称净府散处方柴胡1钱,黄芩8分,半夏(姜汁浸,炒)8分,人参2分,白术(去芦)7分,白茯苓(去皮)1钱,猪苓7分,泽泻1钱,三棱(煨)1钱,莪术(煨)1钱,山楂肉1钱,胡黄连3分,甘草3分。制法

  • 抗毒丸

    药方名称抗毒丸处方金银花6两,青连翘6两,地丁草6两,天花粉6两,干生地5两,苦桔梗5两,大青叶3两,龙胆草2两,板蓝根3两,公英2两,没药1两,黄连5钱,梅片1钱5分,牛黄1钱5分,朱砂1两,寒水石

  • 当归黑豆汤

    《顾氏医径读本》卷四:当归黑豆汤药方名称当归黑豆汤处方当归黑豆 生地麦冬黄柏知母山栀黄芩白薇竹叶炙草功能主治主虚热带下。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顾氏医径读本》卷四《顾氏医径》卷四:当归黑豆汤药方名称当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