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健脾丸

健脾丸

《中国药典》:健脾丸

药方名称健脾丸

处方党参200g白术(炒)300g陈皮200g枳实(炒)200g山楂(炒)150g麦芽(炒)200g

性状为棕褐色至黑褐色的小蜜丸或大蜜丸;味微甜、微苦。

炮制上六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130~160g制成小蜜丸或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健脾开胃。用于脾胃虚弱,脘腹胀满,食少便溏。

用法用量口服,小蜜丸一次9g,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次;小儿酌减。

规格大蜜丸每丸重9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证治准绳·类方》卷五:健脾丸

药方名称健脾丸

处方白术(炒)75克木香(另研)黄连(酒炒)甘草各22克 白茯苓(去皮)60克人参45克神曲(炒)陈皮砂仁麦芽(炒,取面)山楂(取肉)山药豆蔻(面裹煨熟,纸包,捶去油)各30克

制法上为细末,蒸饼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健脾消食,泻热导滞。治脾胃虚弱,食积内停,脘腹痞胀,饮食减少,大便溏薄,苔腻微黄,脉濡弱。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腹时用陈米汤送下,一日二次。

备注方中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即四君子汤,补益脾胃,山药补中健脾;神曲麦芽、山檀消食化滞;木香砂仁陈皮行气宽中;肉豆蔻温中涩肠;黄连清热燥湿,诸药相配,补消兼施,并有清化湿热之效。

摘录证治准绳·类方》卷五

医方集解》:健脾丸

药方名称健脾丸

处方人参白术(土炒)陈皮麦芽(炒)各60克山楂(去核)45克枳实90克

制法上药研为细末,神曲糊丸。

功能主治健脾消食。治脾虚气弱,饮食不消。

用法用量每次10克,米饮送下,一日二至三次。

备注脾虚气弱,不能运化,故用参、术补气,陈皮利气,气运则脾健而胃强;饮食不消,须助共消化,故用山植消肉食,麦芽消谷食,枳实消积化痞。补消合用,饮食既消,而又不致伤气。

摘录医方集解

慈幼新书》卷十:健脾丸

药方名称健脾丸

处方白术(土炒)4两,扁豆(炒)4两,莲肉(去心)4两,茯苓4两,薏苡仁(炒)4两,麦芽4两,山药4两,五谷虫2两,白芍(酒炒)2两,远志(去心)2两,山楂2两,神曲2两,陈皮2两,泽泻2两,甘草1两6钱,砂仁6钱,桔梗1两2钱。

制法荷叶煎水,老米糊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小儿食积。

用法用量每服1钱或2钱,食远白汤服。

有积,加鸡肫皮。

摘录慈幼新书》卷十

《幼科金针》卷下:健脾丸

药方名称健脾丸

处方白术1两(土炒),茯苓1两,人参3钱,木香3钱,神曲5钱,山药5钱,米仁5钱,楂肉1两,广皮5钱,扁豆5钱。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小儿脾疳。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据剂型,当作“健脾散”。

摘录《幼科金针》卷下

《痘疹传心录》卷十七:健脾丸

药方名称健脾丸

处方人参2两,白术4两,茯苓2两,山药2两,扁豆2两,苍术2两,芍药2两,陈皮2两,甘草5钱,砂仁5钱,木香5钱,黄连1两,楂肉1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小儿脾虚身热。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据剂型,当作“健脾散”。

摘录《痘疹传心录》卷十七

育婴家秘》卷三:健脾丸

药方名称健脾丸

处方胃苓丸加山药2钱,莲肉2钱,木香8分,砂仁8分,白术1钱半,当归1钱,麦芽(炒)1钱,神曲(炒)1钱。

制法枣肉为丸。

功能主治养脾进食,调理胃气,和养荣卫。主

用法用量米饮送下。

摘录育婴家秘》卷三

普济方》卷二十二引《经效济世方》:健脾丸

药方名称健脾丸

处方厚朴1斤(去皮,切),枣2升(去核,切),生姜1斤(去皮,切)。

制法上药先入锅内,猛火炒匀,搅候紫焦倾出,为祖末;每末1斤,入良姜4两,干姜4两(炮裂),神曲4两,附子2两(炮,去皮脐),同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暖胃温脾,增进饮食。主

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空心米饮送下。

摘录普济方》卷二十二引《经效济世方》

《东医宝鉴·杂病篇》卷四引《必用全书》:健脾丸

药方名称健脾丸

处方白术5两,白茯苓3两,白芍药3两,半夏(姜制)3两,陈皮2两,神曲2两,山楂肉2两,当归(酒洗)2两,川芎2两。

制法上为末,煮荷叶汤,作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健脾胃,进饮食,消化水谷。主嗳气。

用法用量每服100丸,白汤送下。

摘录《东医宝鉴·杂病篇》卷四引《必用全书》

《慈航集》卷下:健脾丸

药方名称健脾丸

处方人参2钱(烘),甜白术1两(土炒),云苓1两,五谷虫5钱(炒),鸡肫皮5钱(炒黄),陈皮3钱(炒),须黄连2钱(酒炒),炙甘草2钱,炒麦芽5钱,焦山楂5钱,神曲5钱(炒黑),虾蟆皮3张(炙)。

制法上药各为末,炼蜜为丸,如桂圆大;贫人无力用参,以党参8两熬膏为丸。

功能主治健脾长肌,调补精神。主小儿脾虚腹大,四肢消瘦,一切伤脾疳证。

用法用量每服1丸,或早或晚开水化服。

摘录《慈航集》卷下

《良朋汇集》卷五:健脾丸

药方名称健脾丸

处方白术、建莲肉、山药、白茯苓山楂肉、麦芽、白茯苓神曲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健脾。主

用法用量每服3钱,白滚水送下。

摘录《良朋汇集》卷五

鲁府禁方》卷一:健脾丸

药方名称健脾丸

处方枳实1两(麸炒),白术3两(麸炒),陈皮2两,神曲1两(炒),木香5钱,半夏(姜制)1两,黄连(炒)1两,黄芩(炒)1两,厚朴(姜制)1两,当归(酒洗)1两,香附子(去毛)1两,大麦芽(炒)1两,白芍(酒炒)1两,白茯苓(去皮)1两,川芎5钱。

制法上为细末,用荷叶糯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伤食。

用法用量每服40-50丸,食后白米汤送下。

摘录鲁府禁方》卷一

《扶寿精方》:健脾丸

药方名称健脾丸

处方白术(微炒)5两,陈皮(洗净,存白)3两,半夏(泡7次,姜汁拌炒)3两,神曲(炒)2两,山楂(去子,蒸,晒)2两,归身(酒洗)2两,白芍药(炒)2两,白茯苓(去皮)2两,川芎(小者佳)1两半,黄连(姜汁炒)1两半,香附(童便浸)1两,枳实(面炒)1两,炙甘草1两。

制法上为末,荷叶包老米饭,慢火上蒸饭为丸,如小赤豆大。

功能主治脾胃病。

用法用量每服80-90丸,食后滚白水送下。

摘录《扶寿精方》

《准绳·类方》卷五:健脾丸

药方名称健脾丸

别名大健脾丸

处方白术(白者)2两半(炒),木香(另研)7钱半,黄连(酒炒)7钱半,甘草7钱半,白茯苓(去皮)2两,人参1两5钱,神曲(炒)1两,陈皮1两,砂仁1两,麦芽(炒,取面)1两,山楂(取肉)1两,山药1两,肉豆蔻(面裹煨熟,纸包捶去油)1两。

制法上为细末,蒸饼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脾胃不和,饮食劳倦。食积。

用法用量大健脾丸(《不居集》下集卷九)。

摘录《准绳·类方》卷五

《会约》卷二十:健脾丸

药方名称健脾丸

处方人参(少者,以山药2两炒黄代之)1两,黄耆(蜜炒)1两,白术1两,当归1两,茯苓1两,神曲(炒)5钱,山楂肉5钱,白芍(酒炒)5钱,地骨皮5钱,白扁豆(炒,去皮)1两,橘红5钱,陈皮5钱,川黄连(炒)4钱,百合8钱。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麻后失调,体瘦气虚,或成疳疾,或生泄泻。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据剂型,当作“健脾散”。

肚硬有积,加谷虫3钱。

摘录《会约》卷二十

《墨宝斋集验方》卷上:健脾丸

药方名称健脾丸

处方白术4两(土炒),山楂肉2两,麦芽粉1两,砂仁1两,白芍2两(酒炒),黄连7钱(酒炒黄色),陈皮1两,莲肉2两(去心),甘草3钱,枳实1两(麦麸炒),山药2两,木香2钱,薏苡2两(炒)

制法上为末,老米糊为丸。

功能主治健脾。主

用法用量口服。

摘录《墨宝斋集验方》卷上

《墨宝斋集验方》卷上:健脾丸

药方名称健脾丸

处方半夏曲1两(炒),白术2两(土炒),枳实1两(麦麸炒),陈皮8钱,神曲7钱(炒),麦芽粉7钱(炒),卜子7钱(炒),砂仁3钱,白茯苓8钱,厚朴7钱(姜汁炒),木香3钱,白扁豆8钱(炒),白芍8钱(酒炒),山药1两(炒),甘草5钱,黄连7钱(姜汁炒),人参5钱,香附7钱(醋炒),山楂7钱,藿香7钱,滑石1两5钱(如不善飞,六一散代之)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龙眼大。

功能主治饮食多进,生肌长肉。主小儿粪后红。

用法用量每服1-2丸,不拘时候。

摘录《墨宝斋集验方》卷上

《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健脾丸

药方名称健脾丸

处方橘皮48两,山药48两,白术(炒)72两,黄耆24两,厚朴(炙)24两,甘草24两,苍术(炒)24两,泽泻24两,猪苓24两,扁豆(炒)24两,桔梗24两,白芍24两,芡实(炒)24两,茯苓24两,苡米(炒)24两,莲子肉24两。

制法上为细末,过罗,冷汗水为小丸。

功能主治理气健脾,和胃祛湿。主饮食不节,停食伤脾,食物不化,体倦神疲。

用法用量每服2钱,温开水送下,每日2次。

摘录《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医学六要·治法汇》卷一:健脾丸

药方名称健脾丸

处方人参4两,白术4两,枳实3两,山楂1两5钱,麦芽1两,陈皮1两。

制法神曲糊为丸。

功能主治食后不便转化,因而食少。

用法用量口服。

摘录《医学六要·治法汇》卷一

猜你喜欢

  • 赤术丸

    药方名称赤术丸处方赤术1斤(米泔浸三宿,取出洗净,晒干,再以大麻腐汁浸术,上余2寸许,入川椒21粒,葱白7根煮黑油出,洗净,焙干,称),破故纸(炒)半斤,川楝(锉,炒)半斤,茯苓半斤,舶上茴香(炒)半

  • 连翘解毒丸

    药方名称连翘解毒丸处方金银花1两,粉甘草1两,木通1两,防风3钱,荆芥3钱,连翘3钱,牛蒡子3钱。制法上药进行干燥、混合碾细,用净水送成小丸,每钱不得少于30粒。功能主治痈肿初起,憎寒壮热。用法用量每

  • 加味茶调散

    药方名称加味茶调散处方荆芥穗、薄荷、黄芩、青茶叶、石膏(生)、白芷、川芎。功能主治胃热头痛,鼻干目痛,齿颊疼痛。用法用量引用生姜,水煎服。便秘者,加川大黄。摘录《金鉴》卷五十四

  • 吹鼻散

    《圣济总录》卷十五:吹鼻散药方名称吹鼻散处方芦荟龙脑(研)瓜蒂(捣)消石(研)各等分制法上药研末。功能主治主脑风头痛。用法用量每用少许,吹于鼻中。摘录《圣济总录》卷十五《普济方》卷一九二:吹鼻散药方名

  • 白归汤

    药方名称白归汤处方川芎、当归、白芍(一方加甘菊,去心蒂)。功能主治血虚头痛。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冯氏锦囊,杂症》卷六

  • 补中丸

    《竹林女科》卷四:补中丸药方名称补中丸处方川芎1两,当归1两,黄耆(蜜炙)1两,白术(蜜炙)1两,人参1两,白芍1两,杜仲(盐水炒)1两,川续断1两,阿胶(炒珠)1两,五味子(炒)1两,甘草(蜜炙)5

  • 大豆乌蛇酒

    药方名称大豆乌蛇酒处方大豆100g 麻子仁100g乌蛇(去头尾皮骨)12g 白酒1500ml炮制将上述3味药材,相和令匀,放甑内蒸;熟后,去掉甑底物,将酒淋入甑中,等酒热再淋,按此淋7~8遍;将酒倒入

  • 金丝万应膏

    《理瀹》:金丝万应膏药方名称金丝万应膏处方大黄1两,生地1两,玄参1两,归尾1两,赤芍1两,白芷1两,官桂1两,川乌1两,草乌1两,羌活1两,独活1两,南星1两,半夏1两,麻黄1两,杏仁1两,川芎1两

  • 虎杖解毒汤

    药方名称虎杖解毒汤处方虎杖15克,板蓝根20克,丹皮13克,赤芍13克,蝉蜕10克,甘草5克。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散血,透疹。主火毒内蕴血分。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摘录蒋森方

  • 伐阴汤

    药方名称伐阴汤处方缩砂7.5克 桂7.5克生姜15克甘草9克制法上药哎咀,作一服。功能主治解菌蕈毒。用法用量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温服。摘录《医方类聚》卷一六四引《吴氏集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