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二气散

二气散

《朱氏集验方》卷八:二气散

药方名称二气散

处方附子1只(生用,不去皮脐,切作三份,为片子令薄),大茴香6两(净洗过,滤干,分作3份,每份2两)。

功能主治肾经停冷,气滞力弱。

用法用量第一度:用附子1份,茴香2两1份,同炒,令茴香黄色香熟,用瓦瓶盛贮,厚纸封盖,安在冷处1宿,次日除附子,以茴香为末,空心盐、酒调下。第二度:如第一度分两,炒法、存性皆如之。但次早只除附子1半,其1半附子茴香为细末,如前法服之,第三度:凡分两、炒法、存性皆如前二度之法,但次早全用附子茴香为细末,亦如前法服之。外余1分半附子,又可合别药用。

摘录《朱氏集验方》卷八

杨氏家藏方》卷六:二气散

药方名称二气散

处方栀子(炒)1两,干姜(炮)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阴阳痞结,咽膈噎塞,状如梅核,妨碍饮食,久而不愈,即成翻胃。

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1盏,同煎至5分,去滓,食后热服。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六

《宣明论》卷八:二气散

药方名称二气散

别名二圣散

处方白牵牛2钱,黑牵牛2钱。

制法上为末,用大麦面4两,同1处为烧饼。

功能主治水、气蛊,胀满。

用法用量二圣散(《普济方》卷一九四)。

摘录《宣明论》卷八

猜你喜欢

  • 敷贴药

    药方名称敷贴药处方紫荆皮、独活、白及、大黄、南星、羌活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诸疮。用法用量冷水调贴患处。摘录《医方类聚》卷一九一引《王氏集验方》

  • 宣气散

    药方名称宣气散处方木通滑石各30克黑牵牛15克(头末)制法上药哎咀。功能主治治小便不通,腹胀痛不可忍。用法用量每服3克,用水200毫升,加灯心10茎,葱白1茎,煎至100毫升,空腹时服。摘录《摄生众妙

  • 蟾灰丸

    药方名称蟾灰丸处方蟾灰1分,人粪灰1分,地龙(微炒,末)1分,蜗牛壳(微炒)1分,狗头灰1分,麝香1分,兰香根灰1分。制法上为细散,用浆水调在纸上。功能主治小儿急疳。虫食口内作疮,四肢瘦弱,腹大筋粗。

  • 脾积丸

    药方名称脾积丸处方蓬莪术90克 京三棱60克 良姜15克(上三药用米醋600毫升,于瓷瓶内煮干,乘热切碎,焙)青皮(去白)30克 南木香15克 不蛀皂角3大锭(烧存性)百草霜制法上药为末。用川巴豆15

  • 通窍丸

    药方名称通窍丸处方磁石2克(为末)麝香0.15克制法上药同研细末,为丸如枣核大。功能主治行气通窍。治耳暴聋。用法用量绵裹之,纳耳中。又以锈铁1块,热酒泡过,含口中,须臾气即通。摘录《片玉心书》卷五

  • 桂姜汤

    《外科全生集》卷四:桂姜汤药方名称桂姜汤处方肉桂5分,炮姜5分,甘草5分。制法上药各为极细末。功能主治喉痛顷刻而起,前无毫恙者,此虚寒阴火之症;并治喉痹一切危急之症。用法用量本方方名,《仙拈集》引作“

  • 黄连苦参汤

    药方名称黄连苦参汤处方黄连4两,苦参2两,阿胶1两。功能主治得病羸劣,服药不愈,因作肠滑,下痢脓血,日数十行,腹中绞痛,身热如火,头痛如破,其脉如涩。用法用量上为末,以水1斗,煮取2升,去滓,适寒温。

  • 赤龙鳞散

    药方名称赤龙鳞散处方赤鲤鱼鳞2两(烧灰),黑豆2合(醋拌,烧令焦),羚羊角3两(炒令燥),乱发灰1两,藕节1两,水蛭1分(炒微黄),桂心1两,木香1两,虻虫1分(微炒黄,去翅足),当归1两(锉,微炒)

  • 羊肉面棋子

    药方名称羊肉面棋子处方小麦面120克 肉豆蔻(去壳,为末)荜茇(为末)胡椒(为末)蜀椒(去目并闭口,炒出汗)各3克功能主治治妇人血气癖积,腹痛泄泻。用法用量上药为末,拌匀,以水和作棋子,用精羊肉120

  • 二十五味珍珠丸

    药方名称二十五味珍珠丸处方由珍珠、肉豆蔻、石灰华、草果、丁香、西红花、牛黄、麝香等药味加工制成的丸剂。来源本品系藏族验方。性状本品为黄棕带微红色的水丸;气香,味苦、辛。功能主治安神开窍。用于中风;半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