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乌头煎

乌头煎

药方名称乌头煎

别名大乌头煎(《金匮要略》卷上)。

处方乌头大者10克(熬去皮,不哎咀)。

功能主治破积,散寒,止痛。治寒疝绕脐腹痛,若发则冷汗出,手足厥冷,脉沉紧者。

用法用量用水600毫升,煮取200毫升,去滓,纳蜜400毫升,煎令水气尽,取400毫升。强人服140毫升,弱人服100毫升。不愈,明日更服,不可一日再服。

备注方中乌头大辛大热,善治沉寒痼冷,并能止痛,配以蜂蜜同煎,既可缓和乌头之毒性,又能增强止痛和延长疗效。二药合用,故可用于阳虚积寒在里,寒气搏结不散而致的寒疝腹痛。但乌头有毒,必须久煎,并注意用量和服法,以防中毒。如服后出现呼吸、心跳加快,脉有间歇,甚至昏迷等中毒反应,急当抢救。

摘录金匮要略》卷上

猜你喜欢

  • 灵犀饮

    药方名称灵犀饮别名灵犀散处方犀角(镑屑)半两,胡黄连半两,茯苓(去皮)1两,人参(去芦)1两,川芎1两,秦艽1两,甘草1两,羌活1两,柴胡1两,桔梗1两,地骨皮1两。功能主治小儿骨蒸潮热,盗汗,咳嗽,

  • 锦蓉散

    药方名称锦蓉散处方锦纹大黄16两,白芷4两,芙蓉叶3两,元参2两。制法各取净末,研至无声为度。功能主治一切外症初起,红热火症。用法用量用葱汁黄蜜调敷。摘录《古方汇精》卷二

  • 甘桂汤

    《幼幼新书》卷十四引《庄氏家传》:甘桂汤药方名称甘桂汤处方甘草(炙)1两半,官桂(去皮)1两半,五味子1两半,黄芩1两半,柴胡4两。功能主治春间疫气欲作,气壅畏风,痰嗽头昏,鼻塞困闷。用法用量上(口父

  • 催生膏

    药方名称催生膏处方大龟1个(要板黑者为佳,黄色者不佳,约2-3斤,愈大愈妙。用小磨麻油浸数日,熬枯去滓,再将油炼老,下炒黄丹收,加炒铅粉4两,搅匀)。制法临用以黏3钱摊皮纸上,令产妇平身安睡,贴膏脐上

  • 紫苏子汤

    《备急千金要方》卷七:紫苏子汤药方名称紫苏子汤别名苏子降气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降气汤(《普济方》卷一八三)。处方紫苏子27克前胡厚朴甘草当归各3克半夏27克橘皮9克大枣5枚生姜50克 桂心

  • 立竿见影方

    药方名称立竿见影方处方黄葵花3钱,牡丹花3分,真芜荑3分,寸香1分,桑牛半个,巴豆半粒(去油),蓖麻半粒(去油)。制法上为末,醋糊为丸,如弹子大,大黄为衣。功能主治活水瘦胎,软骨。主死胎不下,横生逆产

  • 涤热逐瘀汤

    药方名称涤热逐瘀汤处方丹参15克,丹皮9克,生地9克,三棱6克,莪术6克,延胡索6克,通草6克,香附6克,通草6克,槟榔6克,大黄3克。功能主治清热祛瘀,行气定痛。主湿热瘀结。用法用量水煎温服。摘录《

  • 首乌枸杞汤

    药方名称首乌枸杞汤处方首乌12克,枸杞子12克,菟丝子12克,桑螵蛸12克,赤石脂12克,狗脊12克,熟地24克,藿香6克,砂仁6克。功能主治补养肝肾,利湿固涩。主肾气虚弱。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简明

  • 怀忠丹

    药方名称怀忠丹处方单叶红蜀葵根1两,白芷1两,白枯矾5钱,白芍药5钱。制法上为末,黄蜡溶化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排脓下血。主内痈有败血,腥秽殊甚,脐腹冷痛。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米饮送下。待脓血

  • 蛤粉膏

    药方名称蛤粉膏处方蛤粉5钱,轻粉2钱半,青黛1钱半,川黄柏2钱半,石膏(煅)5钱。制法上为极细末,用芝麻油50或120毫升混合调匀,贮存备用。功能主治酒渣鼻。用法用量临用时,先以温热水洗脸,将药膏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