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万金膏

万金膏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万金膏

药方名称万金膏

处方龙骨鳖甲苦参、乌贼鱼骨、黄蘖、草乌头、黄连、猪牙、皂角、黄芩白蔹、白芨、木鳖子仁、当归(洗.焙)、厚朴(去粗皮)、川芎、香白芷没药(别研)、槐枝柳枝,(并同.研)各一分;乳香(别研)一钱,黄丹一两半,清麻油四两(冬月用半斤)。

炮制上除黄丹外,银、石器中将诸药并油内用慢火煎紫赤色,去药不用,却入黄丹一半放油内,不住手搅,令微黑,更入馀黄丹,不住手搅,须是慢火熬令紫黑,滴在水上不散,及不黏手,然后更别入黄丹少许,再熬数沸,如硬时却更入油些少,以不黏手为度。

功能主治治痈疽发背,诸般疮疖,从高坠堕,打扑伤损,脚膝生疮,五般痔漏,一切恶疮,并皆治之。

用法用量用时量疮大小摊纸上贴之。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八:万金膏

药方名称万金膏

处方龙骨鳖甲苦参乌贼鱼骨黄柏草乌黄连猪牙皂黄芩白蔹白及木鳖子当归(洗,焙)厚朴(去粗皮)川芎白芷没药(别研)槐枝柳枝(并同锉,研)各7.5克乳香(别研)30克 黄丹45克 清麻油120克(冬月用250克)

制法上药除黄丹外,将诸药于油内慢火煎紫赤色,去药不用,却入黄丹一半于油内,不住手搅,令微黑,更入所余黄丹,不住手搅,须是慢火熬令紫黑,滴在水上不散,不粘手,然后更别人黄丹少许,再熬数沸,如硬时却更入油些少,以不粘手为度。

功能主治治痈疽发背,诸般疮疖,从高坠堕,打扑伤损,脚膝生疮,远年臆疮,五般痔漏,一切恶疮。(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用时量疮大小,摊纸上贴之。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八

《片玉心书》卷五:万金膏

药方名称万金膏

处方羌活川芎细辛木通麻黄石菖蒲各3克 龙脑麝香各少许

功能主治治郺鼻。肺受风寒,久而不散,脓涕结聚不开,不闻香臭。

摘录《片玉心书》卷五

《外科症治全书》:万金膏

药方名称万金膏

处方五倍子黄连防风荆芥当归川芎苦参各12克铜绿1.5克

制法上药生研极细末,以薄荷煎汁为丸,弹子大。

功能主治治眼睑赤烂。

用法用量临用时以热水化开1丸,乘热洗眼,每日三次。

摘录《外科症治全书》

猜你喜欢

  • 菝葜散

    《圣济总录》卷三十四:菝葜散药方名称菝葜散处方菝葜1两,贯众(摘碎,刮去毛)1两,人参半两,甘草(炙,锉)半两。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一切伏热,烦躁困闷。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水1盏,煎至7分,温服。如热

  • 加味三拗汤

    《医林绳墨大全》卷四:加味三拗汤药方名称加味三拗汤处方杏仁(去双仁,不去皮尖)2钱半,麻黄2钱,生甘草5分,羌活8分,桔梗8分,防风(去芦)1钱,生姜3钱(切细)。功能主治咳嗽因于寒,误服凉药失声者。

  • 矾消散

    药方名称矾消散处方朴消、白矾、五倍子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痔疾痛不可忍。用法用量以朴消先煎汤熏,候温即洗,用绵帛渗干,却以水调2药末为膏,涂痔上。摘录《普济方》卷二九六引《卫生家宝》

  • 疬串膏

    药方名称疬串膏处方雄猪胆7枚(切不可用瘟猪胆及母猪胆)。制法将上药倾入铜勺内,微火熬成膏,出火毒。功能主治疬串,不论新久溃烂。用法用量以抿子脚挑涂疮口内,用布盖之。摘录《同寿录》卷四

  • 腰子散

    药方名称腰子散处方黑牵牛(炒熟)白牵牛(炒热)等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补肾,散寒,逐水。治水湿下注致成阴囊水肿,状如水晶,重坠而胀,阴汗时出,或痛或痒,苔薄腻,脉弦。用法用量每服9克,猪腰1副,薄切开

  • 黄耆六君子汤

    药方名称黄耆六君子汤处方六君加黄耆、山药。功能主治病后调脾进食。主摘录《医学集成》卷二

  • 代赭石挨癖丸

    药方名称代赭石挨癖丸处方代赭石3钱(火炼醋淬,研极细末),青皮3钱(去白),莪术3钱(煨),木香3钱(不见火),山棱3钱(煨),辣桂3钱,川大黄3钱,巴豆霜1钱。制法除巴豆霜外,研末,入巴霜再研匀,醋

  • 化气汤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化气汤药方名称化气汤处方沉香、胡椒,各一两;木香、缩砂(去壳)、桂心(去粗皮),各二两;丁香皮、干姜(炮)、蓬莪茂(煨)、茴香(炒)、青皮(去白.麸炒)、陈皮(去瓤

  • 健中散

    药方名称健中散处方白术、枳实(麸炒)、人参、白芍药、干姜(炮)、桂(去粗皮)、高良姜(锉)、丹参、大腹皮、槟榔(锉)、吴茱萸(汤浸,焙干,炒)、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桔梗

  • 理本汤

    药方名称理本汤处方人参3克白术15克麦冬9克山药15克芡实15克巴戟天9克肉桂3克桔梗1.5克 贝母1.5克白芥子6克防己1克茯苓9克豨莶草3克功能主治理本祛邪。治风寒湿痹,一身尽痛,时作时止,痰气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