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万灵丸

万灵丸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万灵丸

药方名称万灵丸

处方草乌(去皮脐.挫.盬炒)、细辛(去苗)、赤芍药、五灵脂地龙(去土.炒)、防风(去芦)、黄蓍(去芦)、海桐皮骨碎补(去毛),各一两。黑狗脊青皮(去白)、牛膝(酒浸)、何首乌蔓荆子、御米子(炒),各二钱。紫荆花(三钱),白附子(炮.去皮)、巨胜子、川乌头(炮.去皮脐)、苍术(米泔浸),各一两。黑牵牛(半两、为末)、山茵陈(一两)。

炮制上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肾脏虚寒,耳鸣腰痛,筋骨酸痛。

用法用量每服十丸至二十丸,空心温酒送下。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圣济总录》卷五十六:万灵丸

药方名称万灵丸

处方石菖蒲6克

制法上药一味,研末。醋调面糊为丸,如芡实大,以丹砂为衣。

功能主治治九种心痛。

用法用量每服1丸,男子用盐汤、妇人用醋汤嚼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六

外科精义》卷下:万灵丸

药方名称万灵丸

处方朱砂血竭莲蕊各等分麝香少许

制法上为细末,酒糊为丸,如黄米大。

功能主治治脑疽、背疽并一切恶疮初起者。

用法用量每服7丸,温酒送下,疮在上,食后服,在下,食前服。

摘录外科精义》卷下

猜你喜欢

  • 乳头散

    药方名称乳头散别名黄耆散(《普济方》卷三六一)。处方黄耆(锉)7.5克甘草(炙微赤,锉)7.5克当归(锉,微炒)7.5克赤芍药7.5克木香7.5克制法上药捣细罗为散。功能主治治小儿夜啼不止,腹中痛。用

  • 诃灰散

    药方名称诃灰散处方诃子(烧存性)。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小儿因疳,大便中有血。用法用量3岁每服1钱,食前以米汤调下。摘录《普济方》卷三八八引《全婴方》

  • 加味茯苓半夏汤

    药方名称加味茯苓半夏汤处方陈皮(去白)1钱,半夏2钱(姜炒,则不动胎,为健脾化痰主药),茯苓3钱,甘草(炙)1钱,砂仁(炒研)8分,白术钱半。功能主治妊妇恶阻。用法用量生姜、大枣为引。若瘦人兼热,加麦

  • 再造活血止痛散

    药方名称再造活血止痛散处方大黄红花各1.5克当归柴胡各6克 花粉穿山甲各3克桃仁50粒甘草2.4克功能主治治跌打损伤,瘀阻胸胁疼痛。用法用量水、酒各半,煎,空腹时热服。摘录《跌损妙方》

  • 和肝饮

    《玉案》卷五:和肝饮药方名称和肝饮处方当归1钱5分,白芍1钱5分,三棱1钱5分,青皮1钱5分,大茴香8分,木香8分,枳壳8分,柴胡8分,砂仁8分。功能主治胁下杠梗一条作疼。用法用量水煎服,不拘时候。摘

  • 蠲痹解毒汤

    药方名称蠲痹解毒汤处方姜黄4分,羌活4分,白藓皮4分,赤芍药4分,当归4分,白术5分,茯苓3分,白芷3分,皂角子(炒)3分。功能主治杨梅疮。肢节拳挛。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保婴撮要》卷十二

  • 宣痹汤

    药方名称宣痹汤处方防己15克杏仁15克滑石15克连翘9克 山栀9克 薏苡15克半夏9克(醋炒)晚蚕沙9克赤小豆皮9克(取五谷中之赤小豆,凉水浸,取皮用。)功能主治清化湿热,宣痹通络。治湿热痹证。湿聚热

  • 解肌发汗散

    药方名称解肌发汗散处方麻黄4两(去节),杏仁(炒)1两,桂心1两,大黄12铢。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小儿伤寒发热。用法用量二百日儿乳汁和服大豆大4丸。抱汗出。摘录《普济方》卷三六九

  • 延胡索丸

    药方名称延胡索丸处方延胡索葫芦巴海藻(酒洗去咸,焙干)昆布(酒洗去咸,焙干)青橘皮(汤浸,去白,焙)马蔺花茴香子(炒)楝实肉(炒)各30克木香15克 巴戟(酒浸,切,焙)7.5克制法上十一味,为末,入

  • 八珍酒

    《万病回春》:八珍酒药方名称八珍酒处方全当归26g 炒白芍18g 生地黄15g 云茯苓20g 炙甘草20g五加皮25g 肥红枣36g 胡桃肉36g白术26g川芎10g人参15g 白酒1500ml炮制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