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七厘散

七厘散

《中国药典》:七厘散

药方名称七厘散

处方血竭500g乳香(制)75g没药(制)75g红花75g儿茶120g冰片6g麝香6g朱砂60g

性状本品为朱红色至紫红色的粉末或易松散的块状;气香,味辛、苦,有清

凉感。

炮制以上八味,除麝香冰片外,朱砂水飞成极细粉;其余血竭等五味粉碎成细粉;将麝香冰片研细,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即得。

功能主治化瘀消肿,止痛止血。用于跌扑损伤,血瘀疼痛,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1.5g,一日1~3次;外用,调敷患处。

注意孕妇禁用。

规格每瓶装(1)1.5g(2)3g

贮藏密封,置阴凉处。

摘录《中国药典》

伤科补要》卷四:七厘散

药方名称七厘散

处方乳香(去油)没药(去油)各3克 己霜 (去油)血竭自然铜(锻)硼砂半夏各3克 归尾6克

制法上药共为细末。

功能主治散瘀定痛。治跌打损伤,瘀肿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0.21克,老酒送下。

摘录伤科补要》卷四

《良方集腋》卷下:七厘散

药方名称七厘散

处方血竭30克麝香冰片各0.36克乳香没药红花各4.5克朱砂3.6克儿茶7.2克

制法上药八味,研极细末,瓷瓶收贮密封。

功能主治活血散瘀,定痛止血。治跌打损伤,瘀滞作痛,骨断筋折,创伤出血。外敷一切无名肿毒。

用法用量每服0.21克,日服一至二次。或用酒调敷患处。

备注原书云:本方"不可多服,故以七厘名之"。

摘录《良方集腋》卷下

猜你喜欢

  • 必效四物汤

    药方名称必效四物汤处方四物汤加蒲黄。功能主治产后衄血。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妇科玉尺》卷四

  • 龙虎二汁饮

    药方名称龙虎二汁饮处方青橄榄肉、生萝卜、白萝卜各等分。制法二味取自然汁。功能主治疫喉乍起,已破未破者。用法用量隔水顿温,频饮,或漱喉亦可。摘录《疫喉浅论》卷下

  • 加味枳术汤

    《仁斋直指》卷十七:加味枳术汤药方名称加味枳术汤处方枳壳(制)白术紫苏茎叶 辣桂陈皮槟榔北梗木香五灵脂(炒)各7.5克半夏(制)茯苓甘草(炙)各9克制法上药锉碎。功能主治理气健脾,化痰消饮。治气为痰饮

  • 茵陈茯苓汤

    药方名称茵陈茯苓汤处方茯苓桂枝各30克猪苓21克滑石15克茵陈60克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治阴黄。病人五六日,脉沉细微,身温四肢冷,小便不利,烦躁而渴者。用法用量每服15克,水煎服。摘录《伤寒微旨》卷下

  • 二陈丸

    药方名称二陈丸处方陈皮250g半夏(制)250g茯苓150g甘草75g性状本品为灰棕色至黄棕色的水丸;气微香,味甘、微辛。炮制以上四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另取生姜50g,捣碎,加水适量,压榨取汁

  • 癃清片

    药方名称癃清片处方泽泻、车前子、败酱草、金银花、牡丹皮、白花蛇舌草、赤芍、仙鹤草、黄连、黄柏性状为棕褐色的片;气芳香,味微苦。炮制以上十味,泽泻粉碎成细粉,过筛,备用;白花蛇舌草、仙鹤草、金银花、败酱

  • 二甘汤

    药方名称二甘汤处方生甘草炙甘草五味子乌梅各等分功能主治主胃中有热,食后复助其火,汗出如雨。用法用量加生姜、大枣,水煎服。摘录《医学入门》卷七

  • 淋洗苦参汤

    药方名称淋洗苦参汤别名苦参汤处方苦参1两,防风2两,露蜂窝2两,甘草2两。制法上锉细。功能主治痈疮烂坏。用法用量苦参汤(《普济方》卷二八九)。摘录《圣惠》卷六十一

  • 救肺生化汤

    药方名称救肺生化汤处方白蛤壳5钱,桃仁13粒,川芎2钱,当归3钱,炙甘草5分,炮姜5分,琥珀1钱,黑料豆1合,川贝2钱(炒),真化橘红1钱,苏木5分,降香4分。功能主治败血冲肺。用法用量水煎,加酒半盏

  • 丹参牛膝煮散

    药方名称丹参牛膝煮散处方丹参4两,牛膝4两,桑白皮4两,杏仁4两,升麻4两,猪苓4两,茯苓4两,犀角3两,黄芩3两,橘皮3两,防己3两,白前3两,泽泻3两,桂心3两,秦艽3两,生姜2两,李根白皮2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