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鸱鸺

鸱鸺

《中药大辞典》:鸱鸺

药材名称鸱鸺

拼音Chī Xiū

别名怪鸱(《尔雅》),钩鵅(《本草拾遗》),大头鹰(《便民食疗》),角鸱、毂辘鹰、鵋鶀、呼咵鹰、夜食鹰(《纲目》),猫头鹰(《本经逢原》),鬼鸠(《本草求原》),夜猫子(《中国动物图谱·鸟类》),横虎、恨狐、老兔(《吉林中草药》)。

出处《本草拾遗》

来源为鸱鸮科动物红角鸮等的

原形态体长可达20厘米。嘴暗绿色,下嘴先端近黄。虹膜黄色。上体包括两翼和尾的表面大多灰褐色,布满虫毒状黑褐色细纹;头和背部还杂以白色沾棕的斑点;耳羽延长突出,羽基棕色,羽端与头顶同色;脸盘淡灰褐色,密杂以纤细的黑纹;脸盘周围绕以不明显的淡棕色领圈;眼先羽毛基部棕白,端部黑色。外侧肩羽的外翈大多棕白;羽端黑褐;所有飞羽除最内侧者以外,其外翈大多黑褐,并缀以棕白或淡灰褐色,仿佛形成横斑;翼缘白色或稍沾棕。尾上有不完整的棕白色横斑。颏棕白色;下体余部灰白色,密杂以灰褐色纤细横斑;胸与两胁还具黑褐色羽干纹,并缀以棕栗色;腋羽和翼下覆羽几纯棕白色;覆腿羽淡棕色,密布以褐斑:趾肉灰色。

生境分部栖息山地,昼伏夜出,主食昆虫。营巢于树洞中。分布我国东部,西抵四川。

性味①《本经逢原》:"酸微咸,小毒。"

②《本草求原》:"酸咸,寒。"

功能主治祛风,定惊,解毒。治眩晕,癫痫、瘰疬、疟疾、噎食。

①《纲目》:"治疟疾。"

②《本经逢原》:"治劳瘵。"

③《吉林中草药》:"解毒,定惊。治鼠疮,噎食,羊痫风。"

用法用量内服:煮食或烧存性研末,2~3钱;或焙研入丸、散。

复方①治风虚眩晕,大头鹰闭杀去毛,煮食;以骨烧存性,酒服。(《便民食疗》)

②治羊痫风:猫头鹰一只,用泥糊厚,放灶坑内烟熏一百天,取出研末。每次三钱,日服二次。

③治淋巴结结核(鼠疮):猫头鹰一只。烧吃。

④治噎食:未生毛的小猫头鹰二只。用黄泥包上,煅存性,研细末。温酒冲服,每次二钱,日服二次。(②方以下出《吉林中草药》)

⑤治疟疾:鸱鸺一只。去毛、肠,油煠食之。(《纲目》)

⑥治劳瘵:鸱鸺酒煮焙干,同大鳗鲡七条,摊薄荷上蒸烂,和薯蓣一斤,捣焙细末为丸,空腹酒下三钱。(《本经逢原》)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鸱鸺

药材名称鸱鸺

拼音Chī Xiū

英文名Owl as food or owl bone

别名怪鸱、鸱旧、旧留、老菟、角鸱、呼咵鹰、夜食鹰、猫头鹰、夜猫、鬼鸠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拾遗

来源药材基源:为鸱鸮科动物红角鸮的肉或骨。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tus scops Linnaeus

原形态红角鸮,体长可达20m。眼先羽毛基部棕白色,端部黑色。上体包括两翼和尾的表面大多灰褐色,布满虫囊状黑褐色细纹,头和背部还杂以白色沾棕的斑点;耳羽延长突出;脸盘淡灰褐色,密杂以z纤细的黑色横纹,脸盘周围绕以不明显的淡棕色领圈;胸和两肋还被褐色羽干纹,腋羽和翼下覆羽几纯棕白色;两腿被淡棕色羽至趾基,密布以褐斑。虹膜黄色。嘴暗绿色,下嘴先端近黄色,趾肉红色。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栖息于针叶林、针阔昆交林和阔叶林中昼伏夜出,营巢于树穴中以小型的啮齿类的姬鼠和棕背(鼠乎)等以及昆虫类为食。

资源分布:分布于我国东部,西抵四川等地。

性味味酸;微咸;性寒;小毒

归经心;肝经

功能主治滋阴补虚;截疟。主肺结核;风虚眩晕;疟疾

用法用量内服:煮食;或烧存性;研末;或入丸剂。

复方①治风虚眩晕:大头鹰闭杀去毛,煮食;以骨烧存性,酒服。(《便民食疗》)②治羊JIAN风:猫头鹰一只。用泥糊厚,放灶坑内涸熏一百天,取出研末。每次三钱,日服二次。③治淋巴结结核(鼠疮):猫头鹰一只。烧吃。④治噎食:未生毛的小猫头鹰二只。用黄泥包上,煅存性,研细末。温酒冲服,每次二钱,日服二次。(②方以下出《吉林中草药》)⑤治疟疾:鸱鸺一只。去毛、肠,油DIE食之。(《纲目》)⑥治劳瘵:鸱鸺酒煮焙干,同大鳗鲡七条,摊藩荷上蒸烂,和薯蓣一斤,捣焙细末为丸。空腹酒下三钱。(《本经逢原》)

各家论述1.《纲目》:治疟疾。

2.《本经逢原》:治劳瘵。

3.《吉林中草药》:解毒,定惊。治鼠疮,噎食,羊角风。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野漆树根

    《中药大辞典》:野漆树根药材名称野漆树根拼音Yě Qī Shù Gēn出处《福建民间草药》来源为漆树科植物野漆树的根。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野漆树叶"条。性味《闽东本草》:&

  • 金老梅叶

    药材名称金老梅叶拼音Jīn Lǎo Méi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金露梅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tentilla fruticosa L.[Dasiphora fruticosa(L.)

  • 石脑油

    《中药大辞典》:石脑油药材名称石脑油拼音Shí Nǎo Yóu别名石漆(《博物志》),猛火油(《昨梦录》),雄黄油、硫黄油(《纲目》),地脂(《方镇编年录》),泥油(《纲目拾遗》)

  • 滇榧子

    药材名称滇榧子别名沙松果来源麻黄科滇榧子Torreya yunnanensis Cheng et L. K. Fu,以种子入药。生境分部云南。功能主治杀虫,消积,润燥。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高粱泡叶

    药材名称高粱泡叶拼音Gāo Liɑnɡ Pào Yè出处《浙江天日山药植志》来源为蔷薇科植物高梁泡的叶。夏、秋季采。功能主治治外伤出血,肺病咳血。复方①治外伤出血:高梁泡鲜时适量,

  • 三分三

    《全国中草药汇编》:三分三药材名称三分三拼音Sān Fēn Sān别名大搜山虎、山野烟、山茄子来源为茄科赛莨菪属植物三分三Anisodus acutangulus C. Y. Wu et C. Che

  • 楤木根

    药材名称楤木根拼音Sǒnɡ Mù Gēn别名楤根(《本草拾遗》),刺老包根(《草木便方》),山通花根(《四川中药志》),箭当树根(《江西草药》)。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五加科植物楤木的根或根

  • 苦白蹄

    药材名称苦白蹄拼音Kǔ Bái Tí别名阿里红、落叶松茸、药用层孔菌来源药材基源:为多孔菌科真菌药用拟层孔菌的子实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omitopsis officinalis(Vill.ex

  • 藏茄

    《中药大辞典》:藏茄药材名称藏茄拼音Zànɡ Qié别名樟柳柽、唐传那保(藏名)出处《陕甘宁肯中草药选》来源为茄科植物唐古特莨菪的根和种子。根:9~10月采挖,洗去泥沙,除去外皮、

  • 榄李树汁

    药材名称榄李树汁拼音Lǎn Lǐ Shù Zhī来源药材基源:为使君子科植物榄李的树汁。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umnitzera racemosa Willd采收和储藏:割树干,取其流出之液汁。原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