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银边翠

银边翠

药材名称银边翠

拼音Yín Biān Cuì

英文名Snow-On-The-Mountain

别名高山积雪。

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

来源药材基源:为大戟科植物银边翠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uphorbia marginata Pursh.

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银边翠 一年生草本,高约70cm。全株被柔毛或无毛。茎直立,叉状分枝。叶卵形至长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3-7cm,宽约2cm;下部叶互生,绿色,顶端的叶轮生,边缘白色或全部白色。杯状花序多生于分枝上部的叶腋处,总苞林状,密被短柔毛,顶端4裂,裂片间有漏斗状的腺体4,有白色花瓣状附属物;子房3室,密被短柔毛;花柱3,先端2裂。蒴果扁球形,直径5-6mm,密被白色短柔毛;种子椭圆状或近卵状,长约4mm,宽近3mm,表面有稀疏的疣状突起,熟时灰黑色。花期6-9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部我国各地公园及庭园中均有栽培。

性状性状鉴别 全草长70cm,全株被柔毛或无毛。茎叉状分枝。叶卵形至长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3-7cm,宽约2cm,下部的叶互生,绿色,顶端的叶轮生,边缘白色或全部白色。杯状花序生于分枝上部的叶腋处,总苞杯状,密被短柔毛,先端4裂,裂片间有漏斗状的腺体4,有白色花瓣状附属物。蒴果扁球形,直径5-6mm,密被白色短柔毛;种子椭圆形或近卵形,长约4mm,宽近3mm,表面有稀疏的疣状突起,熟时灰黑色。

性味辛;微寒;有毒

功能主治活血调经;消肿拔毒。主月经不调;跌打损伤;无名肿毒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敷。外用:煎汤,3-9g。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全草有毒。有拔毒消肿的功能。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纤冠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纤冠藤药材名称纤冠藤别名大防己、入的龙、羊乳藤、细羊角、睡地金牛来源萝藦科纤冠藤Gongronema nepalense (Wall.) Decne.,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浙江、广

  • 大叶云实

    《中药大辞典》:大叶云实药材名称大叶云实拼音Dà Yè Yún Shí别名铁藤、刺藤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豆科植物大叶云实的枝、果、根。秋季采收。原形态有刺藤本

  • 剪夏罗根

    药材名称剪夏罗根拼音Jiǎn Xià Luó Gēn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石竹科植物剪夏罗的根茎及根。夏秋采收,洗净晒干。功能主治治关节不利,腹泻,蛇缠。用法用量内服:煎汤

  • 龙鳞草

    药材名称龙鳞草别名毛石辣草、大叶火焰草、光板猫叶草来源景天科龙鳞草Sedum drymarioides Hance,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浙江、福建、台湾、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性味微甘、苦,平

  • 萝芙木茎叶

    《中药大辞典》:萝芙木茎叶药材名称萝芙木茎叶拼音Luó Fú Mù Jīnɡ Yè出处《南宁市药物志》来源为夹竹桃科植物萝芙木的茎叶,夏、秋采收。性状干燥茎直径

  • 秃叶红豆树

    药材名称秃叶红豆树拼音Tū Yè Hónɡ Dòu Shù英文名root of Henry Ormosia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秃叶红豆的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rm

  • 大麻疙瘩

    药材名称大麻疙瘩拼音Dà Má Gē Dɑ来源药材基源:为胡椒科植物蒟子的全株。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iperyunnanenseTseng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切片,鲜用或晒干。原形态蒟子 直立

  • 鬼灯笼

    《中药大辞典》:鬼灯笼药材名称鬼灯笼拼音Guǐ Dēnɡ Lonɡ别名虎灯笼、白灯笼(《生草药性备要》),苦灯笼(《岭南采药录》),红灯笼、红羊米青(《陆川本草》),红花路边青、夜鬼灯笼、土羚羊(《南

  • 明党参

    《中国药典》:明党参药材名称明党参拼音Mínɡ Dǎnɡ Shēn英文名RADIX CHANGII别名明沙参、粉沙参、山花来源本品为伞形科植物明党参Changium smyrnioides

  • 野马蹄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野马蹄草药材名称野马蹄草拼音Yě Mǎ Tí Cǎo别名直立席草来源莎草科萤蔺Scirpus juncoides Roxb. [S. erectus Poir.],以全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