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金丝藤

金丝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金丝藤

药材名称金丝藤

别名素馨花、香花藤

来源木犀科金丝藤Jasminum cinnamomifolium Kobuski var. axillare Kobuski,以根、叶入药。

生境分部云南。

性味苦,凉。

功能主治消炎,接骨。主治咽喉肿痛,尿闭,外伤出血,骨折,疮,疖。

用法用量3~5钱。外用适量研粉撒伤口,或鲜品适量捣烂复位后外敷固定,或鲜叶捣烂或研粉热水调匀外包。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金丝藤

药材名称金丝藤

拼音Jīn Sī Ténɡ

来源药材基源:为木犀科植物樟叶素馨的根或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Jasminum cinnamomifolium Kobuski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根挖出后,除净泥土,切片,晒干;叶多鲜用。

原形态攀援灌木,高1-4m。全株元毛。小枝圆柱形或具沟纹,径1-2mm。叶对生,单叶;叶柄长4-10mm,扭转,有关节;叶片纸质或薄革质,椭圆形或狭椭圆形,稀被针形,长5-10.5cm,宽1.5-4.5cm,先端锐尖至渐尖,基部楔形或圆形,叶缘反卷,基出脉5条,外侧1对不明显,向上延伸直达上部,并与横脉相连接。花单生,或呈伞状聚伞花序,顶生或腋生,有花1-5朵;花序无梗或梗长0.2-2cm;苞片线形,长2-4mm;花梗细长,长1.4-2.5cm,向上渐增粗;萼管长2-3mm,裂片5枚,尖三角形,长1-2mm;花冠白色,高脚碟状,花冠管长0.9-1.3cm,径1-2mm,裂片9-11枚,披针形,长1.1-2cm,宽1.5-3mm,先端渐尖。果球形或椭圆形,长1-1.5cm,径0.8-1.5cm,呈黑色。花期3-9月,果期5-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林中或沙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海南、云南。

性味苦;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接骨疗伤。主咽喉肿痛;热毒疮疡;骨折;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30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大虎耳草

    《中药大辞典》:大虎耳草药材名称大虎耳草拼音Dà Hǔ ěr Cǎo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虎耳草科植物大虎耳草的全草。全年可采。原形态多年生草本。根须状,有毛。茎直立,高约20厘米,肉质,疏

  • 兔头骨

    《中药大辞典》:兔头骨药材名称兔头骨拼音Tù Tóu Gǔ出处《别录》来源为兔科动物蒙古兔或家兔等的头骨。原形态动物形态详"兔肉"条。性味甘酸,平。①《别录》:

  • 野塘蒿

    《全国中草药汇编》:野塘蒿药材名称野塘蒿别名香丝草、小山艾、火草苗来源菊科野塘蒿Conyza bonariensis (L.) Cronq.[Erigeron crispus Pourr.;E. li

  • 荠苎

    药材名称荠苎拼音Qí Zhù别名臭苏、青白苏(《日华子本草》)。出处《唐本草》来源为唇形科植物荠苎的茎、叶。夏、秋采收。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20~50厘米。茎4棱形,上部及花序中轴

  • 小六月寒

    药材名称小六月寒拼音Xiǎo Liù Yuè Hán别名白鸡婆梢来源药材基源:为马鞭草科植物光果莸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ryopteris tangutica MaXim.采收和储藏:夏、秋季

  • 元元草

    药材名称元元草拼音Yuán Yuán Cǎo别名荔枝草(《天宝本草》)。出处《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来源为唇形科植物元元草的全草。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0~20厘米,全体被毛。茎丛生,

  • 祁州一枝蒿

    药材名称祁州一枝蒿拼音Qí Zhōu Yì Zhī Hāo别名蛇舌草、竹叶艾(《广西药植名录》),鱼胆草、苦蒿(《云南中草药》)。出处《祁州药志》来源为菊科植物小飞蓬的全草。原形态

  • 白颖苔草

    药材名称白颖苔草拼音Bái Yǐnɡ Tái Cǎo来源药材基源:为莎草科植物白颖苔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rex rigescens(Franch.)V.Krecz.[C.stenophy

  • 蠵龟血

    《中药大辞典》:蠵龟血药材名称蠵龟血拼音Xī Guī Xuè出处《纲目》来源为海龟科动物蠵龟的血。原形态动物形态详"蠵龟筒"条。性味①《日华子本草》:"平,微毒

  • 棕板

    药材名称棕板拼音Zōnɡ Bǎn英文名Petiolus Trachycarpi别名棕榈皮、棕榈木皮、棕皮来源为棕榈科植物棕榈Trachycaarpus fortunei H.Wendl.的叶柄。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