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藏青果

藏青果

《全国中草药汇编》:藏青果

药材名称藏青果

拼音Zànɡ Qīnɡ Guǒ

来源本品为使君子科植物诃子Terminalia chebula Retz. 的干燥幼果。9~10月采收,经蒸煮后晒干即可。

性味苦、微甘、涩,凉。

功能主治清热生津,利咽解毒。用于慢性咽喉炎,声音嘶哑,咽喉干燥。

用法用量1~3钱。水煎或含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藏青果

药材名称藏青果

拼音Zànɡ Qīnɡ Guǒ

别名西青果(《中药材手册》),西藏青果(《饮片新参》)。

出处《中药材手册》

来源使君子科植物诃子幼果。9~10月采收,经蒸煮后晒干。

生境分部本品以往由尼泊尔进口,经西藏运销各地。

性状干燥幼果呈扁长卵形,略似橄榄,下部有果柄痕,长2~3厘米,宽0.5~1.2厘米,外表黑褐色,有明显的纵皱纹。质坚硬,断面不平坦,有胶质样光泽;果肉厚,黄绿色,核不明显,稍空心,小者黑褐色,无空心。气无,味苦涩,微甘。以干燥、坚实,断面无空心者为佳。

性味①《饮片新参》:"酸苦涩,微寒。"

②《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苦涩,寒。"

归经《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入肺、胃等经。"

功能主治治虚证白喉,喉炎,扁桃体炎,菌痢。

①《饮片新参》:"治阴虚白喉,杀虫生津。"

②《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清热生津,解毒涩肠。治肺炎,痢疾,阴虚白喉。解乌头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5钱。

注意《饮片新参》:"风火喉痛及中寒者忌用。"

复方①治肺炎,喉炎,扁桃体炎:藏青果配薄荷蛇莓白芍甘草、丹皮、川贝,水煎服。(《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

②治急性肠炎:藏青果配老鹳草香青(菊科香青属植物),水煎服。(《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

临床应用治疗细菌性痢疾:取西藏青果干品100克,加水300毫升,文火煎3小时,压渣过滤约得100毫升。成人15~20毫升,10~15岁10~15毫升,5~10岁5~10毫升,日服3~4次,连服3~4天。如粪便仍未改善、培养阳性者,则兼施保留灌肠。亦可将其制成浸膏,成人日服3次,每次6~12克(干漫膏0.6克等于原生药1克),小儿酌减。共观察65例,除急性者因有失水及腹痛剧烈、恶心呕吐而配合输液或给颠茄合剂外,均未另给其他抗痢药物,结果均痊愈。发热者41例,在3~36小时退热,平均退热为16.54小时;腹痛及乙状结肠压痛在2~6天消失:里急后重在2~7天消除;大便性状及次数多数在3~5天恢复正常,镜检红白细胞及粘液消失、大便培养痢疾杆菌转阴分别平均为4.57天和3.65天。治程中未引起任何副作用及中毒症状。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藏青果

药材名称藏青果

拼音Zànɡ Qīnɡ Guǒ

英文名Immature fruit of Medicine Terminalia

别名西藏青果、西青果

出处出自《中药材手册》

来源药材基源:为使君子科植物为使君子诃子的幼果。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erminalia chebula Retz.

采收和储藏:9-10月采收未成熟的幼果,经水烫后晒干。

原形态乔木,高达30m。枝近无毛,皮孔细长,白色或淡黄色,幼枝黄褐色,被绒毛。叶互生或近对生;叶柄粗壮,长1.8-2.3cm,距顶端1-5mm处有2(-4)腺体;叶往卵形或椭圆形,长7-14cm,宽4.5-8.5cm,先端短尖,基部钝圆或楔形,偏斜,全缘或微波状,两面无毛,密被细瘤点;穗状花序腋生或顶生,有时又组成圆锥花序;花两性;花萼管杯状,淡绿带黄色,长约3.5mm,5齿裂,长约1mm,三角形,外面无毛,内面被黄棕色的柔毛;花瓣缺;雄蕊10,高出花萼之上,花药小,椭圆形;子房下位,1室,圆柱形,长约1mm,被毛,干时变黑褐色,花柱长而粗,锥尖。核果,卵形或椭圆形,长2.4-4.5cm,径1.9-2.3cm,青色,粗糙,无毛,成熟时变黑褐色,通常有5条钝棱。花期5月,果期7-9月。

本变种与诃子的区别在于:幼枝、幼叶全被铜色平伏长柔毛;苞片长过于花;花萼外无毛;果卵形,长不足2.5cm。花期6-8月,果期8-10月。

性状性状鉴别 幼果呈长卵形,略扁,。一端较大,另端略小,印尖,下部有一果柄痕。有的稍弯曲。长1.5-3cm,直径0.5-1.2cm。表面黑褐色,具明显的纵皱纹,无空心。无臭、味苦涩,笛甘。

以身干、个均匀、质坚实、断面无空心者为佳。

性味味苦;微甘;涩;性微寒

功能主治清热生津;利咽解毒。主虚证白喉;扁桃体炎;菌痢;痢疾;肠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或含服

注意《饮片新参》:风火喉痛及中寒者忌用。

各家论述1.《钦片新参》:治阴虚白喉,杀虫生津。

2.《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清热生津,解毒涩肠。治肺炎,痢疾,阴虚白喉。解乌头毒。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夏蜡梅

    《中药大辞典》:夏蜡梅药材名称夏蜡梅拼音Xià Là Méi别名牡丹木、大叶柴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蜡梅科植物夏蜡梅的花和根。原形态落叶灌木,高1~3米。树皮灰白

  • 鸡骨柴

    《全国中草药汇编》:鸡骨柴药材名称鸡骨柴拼音Jī Gǔ Chái别名双翔草、老妈妈棵、瘦狗还阳草、酒药花、紫油苏来源唇形科鸡骨柴Elsholtzia fruticosa (D. Don)Re

  • 厚朴子

    药材名称厚朴子拼音Hòu Pò Zǐ别名逐折、百合、厚实(《别录》),厚朴实(《纲目》),厚朴果(《四川中药志》)。出处《别录》来源为木兰科植物厚朴或凹叶厚朴的果实或种子。9~10

  • 桧叶

    《中药大辞典》:桧叶药材名称桧叶拼音Guì Yè出处《福建民间草药》来源为柏科植物圆柏的叶。原形态圆柏(《尔雅翼》),又名:栝(《禹贡》),桧(《诗经》),刺柏(《本草汇言》),红

  • 白粱米

    《中药大辞典》:白粱米药材名称白粱米拼音Bái Liánɡ Mǐ出处《别录》来源为植物白粱的种仁。原形态粱为禾本科植物粟的一种。植物形态详"粟米"条。性味《别录

  • 假葡萄

    药材名称假葡萄拼音Jiǎ Pú Tɑo别名补刀藤、穿过山、山葫芦(《广西药植名录》)。出处《广西药植名录》来源为葡萄科植物小果野葡萄的根皮、茎叶。全年可采。原形态木质藤本,有间断性卷须。枝圆

  • 枳根皮

    《中药大辞典》:枳根皮药材名称枳根皮拼音Zhǐ Gēn Pí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芸香科植物枸橘的根皮。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枸橘"条。化学成分根含柠檬苦素、印度榅桲素、邪蒿

  • 天水蚁草

    《中药大辞典》:天水蚁草药材名称天水蚁草拼音Tiān Shuǐ Yǐ Cǎo别名下白鼠曲草(《中国药植图鉴》),石曲菇、白调羹(《闽东本草》),山果花、大叶毛鼠曲、碎蚁草、黄花草、碎米花(《江西草药》

  • 厚膜藻

    药材名称厚膜藻拼音Hòu Mó Zǎo来源药材基源:为隐丝藻科植物厚膜藻、拟厚膜藻的藻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achymenia carnosa J.Ag.;Pachymeniopsis ellip

  • 鲜地黄

    《中药大辞典》:鲜地黄药材名称鲜地黄拼音Xiān Dì Huánɡ别名生地黄(《本草经集注》),鲜生地(《本草便读》)。出处《植物名实图考》来源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新鲜根茎。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