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薜荔根

薜荔根

《中药大辞典》:薜荔根

药材名称薜荔根

拼音Bì Lì Gēn

出处《福建中草药》

来源为桑科植物薜荔。随时可采。晒干备用。

性味苦,平。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舒筋通络。治头痛眩晕,关节风湿痛,产后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两。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薜荔根

药材名称薜荔根

拼音Bì Lì Gēn

出处出自《福建中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桑科植物薛荔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icus pumila L.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常绿攀援或匍匐灌木。叶二型;营养枝上生不定根,攀援于墙壁或树上,叶小而薄,叶片卵状心形,长约2.5cm,膜质,基部稍不对称,先端渐尖,叶柄很短;繁殖枝上无不定根,叶较大,互生,叶柄长5-10mm;托叶2,披针形,被黄色丝状毛;叶片厚纸质,卵状椭圆形,长5-10cm,宽2-3.5cm,先端急尖至钝形,基部圆形至浅心形,全缘,上面无毛,下面被黄色柔毛;基出脉3条,侧脉4-5对,在表面下陷,背面突起,网脉蜂窝状。花序托单生于叶腋,梨形或倒卵形,长3-6cm,宽3-5cm,顶部截平,略其短钝头或为脐状突起,基部有时收缩成一短柄,幼时被黄色短柔毛,成熟时绿带浅黄色或微红,基生苞片宿存,密被长柔毛;雄花和瘿花同生于一花序托内壁口部,多数,排成数行,有梗,花被片2-3;雄蕊2,花丝短;瘿花具梗,花被片3,花柱侧生;雌花生于另一植株花序托内壁,花梗长,花被片4-5。瘦果近球形,有粘液。花期5-6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旷野树上或村边残墙破壁上或石灰岩山坡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等地。

性味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舒筋通络。主风湿痹痛;坐骨神经痛;腰肌劳损;水肿;疟疾;闭经;产后瘀血腹痛;慢性肾炎;慢性肠炎;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鲜品加倍。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翡翠

    《中药大辞典》:翡翠药材名称翡翠拼音Fěi Cuì出处《纲目》来源为翠鸟科动物白胸翡翠等的肉。原形态体长约30厘米。嘴长,呈珊瑚红以至红赤色。虹膜暗褐色。头、后颈、胸侧及下体均深赤栗色;颏、

  • 昙花

    《中药大辞典》:昙花药材名称昙花拼音Tán Huā别名琼花、凤花、金钩莲(《新中医药》9(6):50,1958)。出处《陆川本草》来源为仙人掌科植物昙花的花。原形态直立灌木,长达1米以上。主

  • 小石仙桃

    药材名称小石仙桃拼音Xiǎo Shí Xiān Táo别名对叶草、双叶岩珠、岩珠、双叶石枣、珠兰、岩豆、山枣、小叶石橄榄、水橄榄柳仔、果上叶出处《植物名实图考》:“对叶草,生云南山石上。根如麦门冬,累

  • 赛北紫堇

    药材名称赛北紫堇拼音Sài Běi Zǐ Jǐn别名断肠草来源药材基源:为罂粟科植物赛北紫堇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rydalisimpatiens(Pall.)Fisch[C.sibiric

  • 蒺藜花

    《中药大辞典》:蒺藜花药材名称蒺藜花拼音Jí Lí Huā出处《纲目》来源为蒺藜科植物蒺藜的花。功能主治《本草衍义》:"治白癜风。阴干为末,每服三、二钱,饭后以酒调服。&

  • 藤杜仲

    《中药大辞典》:藤杜仲药材名称藤杜仲拼音Ténɡ Dù Zhònɡ别名土杜仲(《广西中兽医药植》),红杜仲(《广西药植名录》)。出处《陆川本草》来源为夹竹桃科植物杜仲藤或

  • 茅香

    药材名称茅香拼音Máo Xiānɡ别名香草来源禾本科茅香属植物茅香Hierochloe odorata (L.)Beauv.,以根状茎入药。春秋采收,切段晒干。性味甘,寒。功能主治凉血,止血

  • 花锚

    《中药大辞典》:花锚药材名称花锚拼音Huā Máo别名希赫日-地格达(蒙名)出处《内蒙古中草药》来源为龙胆科植物花锚的全草。夏秋采收,阴干。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20~50厘米。茎直立,自基部

  • 磨盘草子

    《中药大辞典》:磨盘草子药材名称磨盘草子拼音Mó Pán Cǎo Zǐ出处福建晋江《中草药手册》来源为锦葵科植物磨盘草的种子。化学成分种子中含油约5%,其中脂肪酸成分有:油酸41.

  • 马肠薯蓣

    药材名称马肠薯蓣拼音Mǎ Chánɡ Shǔ Yù别名三叶薯、野山薯来源药材基源:为薯蓣科植物马肠薯蓣的块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ioscorea simulans Prain et Burki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