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蔛草

蔛草

药材名称蔛草

拼音Hú Cǎo

别名蔛荣、蔛菜(《唐本草》),接水葱(《七卷食经》),鸭仔菜、黑菜、合菜(《福建中草药》)。

出处《唐本草》

来源雨久花科植物少花鸭舌草全草。夏、秋采收,晒干。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根茎短,近于直立。叶簇生或单生,披针形,长2~3.5厘米,宽5~10毫米,基部浑圆或微心形,具长柄。总状花序疏散,自叶鞘抽出;花1~3朵,具柄;花被钟状,6深裂,深蓝色;雄蕊6,内有1枚最大,花丝一面具齿,花药基部着生,顶裂;子房3室,花柱细。蒴果长卵形。花期夏、秋。

生境分部生于湿地或水田中。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

性味①《唐本草》:"味甘,寒,无毒。"

②《福建中草药》:"微甘咸,寒。"

功能主治清肝凉血。治高热喘促,咳血,尿血,赤眼,丹毒,痈肿疔疮。

①《唐本草》:"主暴热喘息,小儿丹肿。"

②《福建中草药》:"清肝凉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鲜者1~2两)。外用:捣敷。

复方①治咳血:鲜少花鸭舌草一至二两。捣烂绞汁,调蜜服。

②治尿血:鲜少花鸭舌草一至二两,鲜灯芯草一至二两。水煎服。

③治风火赤眼:少花鸭舌草鲜叶,捣烂外敷眼睑。

④治丹毒,痈肿,疔疮:鲜少花鸭舌草适置。捣烂敷患处。(选方出《福建中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两广瘤足蕨

    药材名称两广瘤足蕨拼音Liǎnɡ Guǎnɡ Liú Zú Jué来源药材基源:为瘤足蕨科植物两广瘤足蕨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lagiogyria liankwangensis Ching[P

  • 琉璃枝

    药材名称琉璃枝拼音Liú Lí Zhī别名挠胡子、鼠李子、黑格令、臭李子。来源药材基源:为鼠李科植物小叶鼠李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hamnus parvifolia Bunge[R.polym

  • 刺糖

    药材名称刺糖拼音Cì Tánɡ别名刺蜜来源豆科骆驼刺属植物骆驼刺Alhagi pseudoalhagi Desv.的分泌糖粒,其种子也入药。夏季将布或纸铺地下,用棍敲打,使糖粒落下

  • 皱叶羊蹄

    药材名称皱叶羊蹄拼音Zhòu Yè Yánɡ Tí别名野菠菜,癣药草。土大黄、牛舌菜(《广西中草药》)。出处《广西中草药》来源为蓼科植物假菠菜的全草。原形态一年

  • 马尿花

    药材名称马尿花拼音Mǎ Niào Huā别名水旋复(《滇南本草》),油灼灼、苤菜(《野菜赞》),白苹(《滇南本草》整理本)。出处《植物名实图考》来源为水鳖科植物水鳖的全株。原形态水鳖(《纲目

  • 大戟

    《中药大辞典》:大戟药材名称大戟拼音Dà Jǐ别名下马仙(《纲目》)出处《本经》来源为大戟科植物大戟或茜草科植物红芽大戟的根。春季未发芽前,或秋季茎叶枯萎时采挖,除去残茎及须根,洗净晒干。原

  • 海州常山

    药材名称海州常山拼音Hǎi Zhōu Chánɡ Shān别名臭梧桐性味辛、苦、甘,凉。归经归肝经。功能主治用于风湿痹痛、肢体麻木、半身不遂。用法用量为取其祛风湿之效。单用,或与稀莶草配伍,

  • 肉根还阳参

    《全国中草药汇编》:肉根还阳参药材名称肉根还阳参别名一支箭、万丈深、芫菁还阳参、抽葶还阳参来源菊科还阳参属植物肉根还阳参Crepis napifera (Franch.) Babc.,以根或全草入药。

  • 鳗鲡鱼

    《中药大辞典》:鳗鲡鱼药材名称鳗鲡鱼拼音Mán Lí Yú别名白鳝、蛇鱼、风鳗(《纲目》),鳗鱼(《本经逢原》),白鳗、青鳝(《中国动物图谱·鱼类》)。出处《别

  • 木莲

    药材名称木莲拼音Mù Lián别名木莲果来源木兰科木莲属植物木莲Manglietia fordiana (Hemsl.)Oliv.,以果、树皮、根皮入药。树皮、根皮全年可采,果实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