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草蜘蛛

草蜘蛛

《中药大辞典》:草蜘蛛

药材名称草蜘蛛

拼音Cǎo Zhī Zhū

别名蜘蛛(《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出处《纲目》

来源草蛛科动物草蛛全虫

原形态草蛛,又名:迷路漏斗草蛛

体椭圆形,雄蛛体长约8毫米,雌蛛长约9毫米,全体灰绿色。头胸部有白色车轮状斑纹;口小,适于吮吸;单眼4对,位于头胸部背面的前端;下有附肢6对,第1对呈单螯状,内通毒腺;第2对为脚须,似触角,雄性末节膨大成交配器;其余4对,均为步足,由7节组成,跗节末端有钩爪2枚.腹椭圆形,有八字形的白斑5对,前腹面有生殖孔,上有生殖板覆盖;腹面后端有肛门,前方有3对疣状的纺锤突,第3对纺锤突延伸成1对尾状。纺锤突尖端有小孔,内通纺绩腺,能分泌粘液,凝成丝质而结网。

生境分部单独生活,5、6月间,抽丝张漏斗状的网于灌木,草丛间,捕食其他小虫。

功能主治《本草拾遗》:"主丁肿出根,作膏涂之。"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草蜘蛛

药材名称草蜘蛛

拼音Cǎo Zhī Zhū

英文名Arachnid

别名蜘蛛草蛛、迷路漏斗草蛛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拾遗》。

1.《本草拾遗》:陶(弘景)云,蜘蛛悬网状如鱼罾者,亦名出无。按出无在孔穴中及草木稠密处作网如蚕丝为络幕者,就中开一门出入,形段小似蜘蛛而斑小,陶云罾网,此正蜘蛛也,非为出无,此物族类非一也。

2.《纲目》:《尔雅蜘蛛,缀蝥也,草蜘蛛在草上络幕者,据此则陶氏所谓出无,正与《尔雅》相合,而陈氏所谓出无,即《尔雅》之草蜘蛛也。今改正之。然草上亦有数种,入药亦取其大

来源药材基源:为漏斗网蛛科动物迷宫漏斗蛛的全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gelena labyrinthica(Clerck)

采收和储藏:夏季于草丛中捕捉,鲜用。

原形态迷宫漏斗蛛,体长8-14mm,呈椭圆形,全体灰绿色。头胸部有白色车轮状斑纹,口小;单眼4对,位于头胸部背面下端,前列眼平直,后列眼前凹前、后列侧眼彼此紧贴,下有附肢6对,第1对螫状,内通毒腺;第2对为足须,似触角,其余4对为步足,由7节组成,跗节末端有钩爪2枚。腹部椭圆形,有八字形白斑5对,前腹面有生殖孔,上有生殖板覆盖,腹面后端有肛门,前端3对疣状的纺锤突,第3对纺锤突延伸成1对尾状。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多栖于草间低处、灌木近地面处、土坎、墙角、篱笆、石隙一带。张结漏斗状网。平时 躲在网底的筒状巢口。待昆虫落入漏斗时,即迅速冲出捕食。

资源分布:分布于全国各地,是最常见的蜘蛛之一。

性状性状鉴别,体呈椭圆形,头胸部橙黄色,眼区黑色,头胸部中央有凹陷,自凹陷向左右伸出黑色放射条纹。腹部灰褐色,有浅色纵纹,纵纹两侧有褐色线条。腹部下面 橙黄色,步足浅褐色,有灰褐色环纹。纺绩器较长,橙黄色。体轻,质脆。气微,味淡。

性味苦;寒;有毒

归经肝经

功能主治解毒消肿。主疔肿;恶疮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捣烂敷。

各家论述《本草拾遗》:主丁肿出根,作膏涂之。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小苦参

    药材名称小苦参别名白花灰毛槐、山豆根、千层皮来源豆科小苦参Sophora glauca Lesch. var. albescens Rehd. et Wils.,以根入药。生境分部四川、贵州、云南。性

  • 自消容根

    《中药大辞典》:自消容根药材名称自消容根拼音Zì Xiāo Rónɡ Gēn出处《生草药性备要》来源为豆科植物大猪屎豆的根。原形态植物形态详"自消容"条。功能主

  • 平贝母

    《全国中草药汇编》:平贝母药材名称平贝母拼音Pínɡ Bèi Mǔ英文名BULBUS FRITILLARIAE USSURIENSIS别名平贝来源本品为百合科植物平贝母Fritil

  • 飘拂草

    《中药大辞典》:飘拂草药材名称飘拂草拼音Piāo Fú Cǎo出处《植物名实图考》来源为莎草科植物两歧飘拂草的全草。原形态一年生草本,变异极大,秃净或稍被柔毛。茎细,高25~50厘米,在花序

  • 披散糖芥

    药材名称披散糖芥拼音Pī Sǎn Tánɡ Jiè来源药材基源:为十字花科植物灰毛糖芥的种子。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rysimum diffusum Ehrh.采收和储藏:8-9月采集成熟果实,晒干,

  • 白山苔

    《中药大辞典》:白山苔药材名称白山苔拼音Bái Shān Tái出处《吉林中草药》来源为杜鹃花科植物细叶杜香的叶。全年可采,阴干,或采鲜叶熬膏。原形态常绿小乔木,高达50厘米。多分

  • 狭眼凤尾蕨

    药材名称狭眼凤尾蕨拼音Xiá Yǎn Fènɡ Wěi Jué英文名Two-eared Brake出处始载于《海南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凤尾蕨科植物狭眼凤尾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teri

  • 苍耳囊虫

    药材名称苍耳囊虫拼音Cānɡ ěr Nánɡ Chónɡ别名麻虫(《圣济总录》),苍耳虫(《纲目》)。出处《纲目》来源为寄居于菊科植物苍耳茎中的一种昆虫的幼虫。夏、秋间,寻觅苍耳草

  • 钉耙七

    药材名称钉耙七拼音Dìnɡ Pá Qī出处《贵阳民间药草》来源为眼子菜科植物眼子菜的嫩根。功能主治治气痞腹痛,腰疼,痔疮出血。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研末。复方①治气痞、肚

  • 药材名称栗拼音Lì别名板栗、毛栗壳、栗子树、大栗来源壳斗科栗Castanea mollissima Blume[C. bungeana Blume],以果实、花序、壳斗、树皮、根皮、叶入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