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草威灵

草威灵

《中药大辞典》:草威灵

药材名称草威灵

拼音Cǎo Wēi Línɡ

别名小黑药、葳灵仙(《滇南本草》),黑根(《贵州民间药物》),草灵仙(《昆明民间常用草药》),铜脚葳灵(《云南中草药选》),黑威灵、铁脚威灵(《云南思茅中草药选》),黑升麻、小黑根(《云南经济植物》)。

出处滇南本草

来源为菊科植物显脉旋复花。秋季采挖,洗净切段,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0~50厘米。根茎短。茎圆柱形,淡红色至紫褐色,密生锈色柔毛。单叶互生,叶片广披针形至倒卵状披针形,长5~6厘米,宽约2厘米,边缘有疏锯齿,两面密被锈色柔毛。头状花序单生于分枝顶端;花黄色。总苞片数列。瘦果有4~5棱,具刺状冠毛。花期夏季。

生境分部生于山坡、疏林、路旁草丛中。分布云南、贵州等地。

性味①《滇南本草》:"味辛苦,性温。"

②《贵州民间药物》:"味辛甘,性温。"

功能主治祛风寒,消积滞,通经络。治脘腹冷痛,食积腹胀,噎膈,胃痛,体虚多汗,感冒咳嗽,风湿脚气。

①《滇南本草》:"治胸膈中冷寒气痛,开胃气,能治噎膈,寒湿伤筋骨,止湿脚气。烧酒煎服,祛脾风。"

②《贵州民间药物》:"补气血,止汗。"

③《云南中草药选》:"祛风湿,通经络,消积止痛。治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痛,胃痛,消化不良,骨鲠喉。"

④《云南思茅中草药选》:"利水除湿,止咳祛痰。治感冒,咳嗽,高热。"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两;酒煎或炖肉。

复方①治冷寒攻心,面寒背寒,肚腹冷疼,痞(块)坚硬(满腹膨胀):葳灵仙三钱,香白芷三钱,赤地榆四钱,杏叶防风五钱,吴萸二钱,茶匙草五钱,过山龙一钱(酒炒)。用好酒二斤煎,热服二杯,止痛。(《滇南本草》)

②治伤食,结滞胃中不消,日久面黄肌瘦,胸膈膨胀,肚大青筋,或时作泄,乍寒乍热,肢体酸困:葳灵仙三钱,砂糖三钱。点水酒服之。(《滇南本草》)

③治头晕盗汗:黑根二两。炖肉或煎蛋吃。(《贵州民间药物》)

④治背寒痛不可忍:葳灵仙三钱,夏枯草五分。煎汤冲烧酒服。(《滇南本草》)

⑤治冷汗不止:黑根三两。蒸鸡蛋或瘦肉吃。(《贵州民间药物》)

⑥治脚湿气,脚边肿痛,经络痛,步履难行:葳灵仙三钱。点水酒服。(《滇南本草》)

备注本品在云南作威灵仙的代用品。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草威灵

药材名称草威灵

拼音Cǎo Wēi Línɡ

英文名Root of Veined Inula

别名威灵仙小黑药、铁脚威灵、铜脚威灵、黑威灵、黑根、草灵仙、黑升麻、小黑根、威灵菊黑根药、乌草根

出处出自《滇南本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显脉旋覆花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nula nervosa Wall.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挖,洗净切段,晒干。

原形态显脉旋覆花多年生草本,高20-70cm。根茎粗短,密生多数根;根肉质,暗褐色,粗1.5-3mm。茎直立,单生或少数簇生;全部被开展的、上部被极密的具疣状基部的黄褐以一筹莫展硬毛;上部或从中部起有细长分枝。叶互生;叶片椭圆形、披针形或倒披针形,基部叶较小;下部和中部叶长5-10cm,宽2-3.5cm,下部渐狭成长柄,边缘从中部以上有浅或明显的锯齿,上部急狭,先端稍尖,两面有基部疣状的糙毛,但叶脉在下面具开展的长密毛,侧脉4对,几与下部叶缘平行;上部叶小,无柄。头状花序在枝端单生或少数排列成伞房状,径1.5-2.5cm,花序梗细长;总苞半球形,长6-8mm;总苞片4-5层,外层稍短,椭圆状披针形、被长糙毛,内层线状披针形,先端紫红色,具柔毛和缘毛;舌状花较总苞片2倍,舌片白色,长8-9mm,线状椭圆形;管状花花冠毛5-6.5mm,黄色,有尖卵圆三角形裂片;冠毛白色,后稍带黄色,均与管状花花冠等长。瘦果圆柱形,有细沟,长2-2.5mm,被绢毛。花期7-10月,果期9-12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低山地区杂木林下、草坡和湿润草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西、四川、贵州、云南

性状性状鉴别 本品根状茎短,不规则形,上有多数茎的痕迹,并着生许多棕色毛茸或者没有毛茸;下有10数条须根,表面黑褐色或灰褐色,长约10-20cm,直径1-3mm,常扭曲,具皱纹。易折断,断面有淡黄色的心(木质部),常从形成层处与皮部分离。味香略苦。

性味味辛;苦;性温

功能主治祛风湿;通经络;消积止痛。主风湿疼痛;脘腹冷痛;食积腹胀;噎膈;风湿脚气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

各家论述1.《滇南本草》:治胸膈中冷寒气痛,开胃气,能治噎膈,寒湿伤筋骨,止湿脚气。烧酒煎服,祛脾风。

2.《贵州民间药物》:补气血,止汗。

3.《云南中草药选》:祛风湿,通经络,消积止痛。治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痛,胃痛,消化不良,骨鲠喉。

4.《云南思茅中草药选》:利水除湿,止咳祛痰。治感冒,咳嗽,高热。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虎筋

    药材名称虎筋拼音Hǔ Jīn出处《泉州本草》来源为猫科动物虎的脚筋。功能主治治风湿性关节炎,炖鸡食。摘录《中药大辞典》

  • 马皮

    《中药大辞典》:马皮药材名称马皮拼音Mǎ Pí出处《食疗本草》来源马科动物马的皮。功能主治①《圣惠方》:"治小儿赤秃,以赤马皮、白马蹄烧灰,和腊猪脂敷之。"②《滇南本草》

  • 丝瓜

    《中药大辞典》:丝瓜药材名称丝瓜拼音Sī Guā别名天丝瓜、天罗、蛮瓜(《本事方》),绵瓜(《续本事方》),布瓜(《古今合璧事类备要》),天罗瓜(《普济方》),鱼螆(《奇效良方》),天吊瓜、纯阳瓜、倒

  • 狗肾

    《全国中草药汇编》:狗肾药材名称狗肾别名狗鞭、黄狗肾、广狗肾来源犬科动物犬Canis familiaris L.(雄性)的干燥阴茎和睾丸。四季可收,将附着的肉及油脂去净,晾干或焙干。性状干燥的阴茎枯缩

  • 龙眼壳

    《中药大辞典》:龙眼壳药材名称龙眼壳拼音Lónɡ Yǎn Ké出处《滇南本草图说》来源为无患于科植物龙眼的果皮。性味《本草再新》:"味甘,性温,无毒。"归经《本草再新》:"入肺经。"功能主治①《本草再

  • 麦穗七

    药材名称麦穗七别名山酢浆草、麦子七、大酸梅草、钻地蜈蚣、三块瓦、断脚蜈蚣、上天梯、地海椒、大酸米子草、老鸦酸来源为酢浆草科酢浆草属植物麦穗酢浆草Oxalis griffithii Edgew. et

  • 东风菜根

    药材名称东风菜根拼音Dōnɡ Fēnɡ Cài Gēn别名钻山狗(《湖南药物志》),疙瘩药、草三七(《贵州草药》)。出处《中国药植志》来源菊科植物东风菜的根。性味辛,温。①《湖南药物志》:&

  • 石灰

    《中药大辞典》:石灰药材名称石灰拼音Shí Huī别名垩灰(《本经》),希灰(《别录》),石垩(陶弘景),染灰、散灰、白灰、味灰(《石药尔雅》),锻石(《日华子本草》),石锻(《本草图经》)

  • 预知子

    药材名称预知子拼音Yù Zhī Zǐ别名盍合子、仙沼子(《日华子本草》),压惊子(《医林纂要》)。出处《日华子本草》来源为木通科植物木通、三叶木通和白木通的种子。原形态植物形态详"

  • 越南悬钩子

    药材名称越南悬钩子拼音Yuè Nán Xuán Gōu Zi别名小猛虎、鸡足刺来源蔷薇科越南悬钩子Rubus cochinchinensis Tratt.,以根、叶入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