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芸苔子

芸苔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芸苔子

药材名称芸苔子

拼音Yún Tái Zǐ

别名油菜子

来源十字花科芸苔属植物油菜Brassica campestris L.的种子。初夏果实成熟采收,晒干。

性味甘、辛,温。

功能主治行气祛瘀,消肿散结。用于痛经,产后淤血腹痛,恶露不净;外用治痈疖肿痛。

用法用量1~3钱。外用适量,捣烂用鸡蛋清调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芸苔子

药材名称芸苔子

拼音Yún Tái Zǐ

出处《千金·食治》

来源为十字花科植物油菜种子。4~6月间。种子成熟时,将地上部分割下,晒干,打落种子,除去杂质,晒干。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芸苔"条。

生境分部全国各地多产,以长江下游一带产量最丰。

性状种子类圆球形,直径约1~2毫米,种皮黑色或暗红棕色,少数呈黄色。在扩大镜下检视,表面有微细网状的纹理,种脐点状;浸在水中膨胀。除去种皮,见有2片黄白色肥厚的子叶,沿主脉相重对折,胚根位在二对折的子叶之间。气无,味淡,微有抽样感。以饱满、表面光滑、无杂质者为佳。

化学成分种子含脂肪40~50%,蛋白质23%,并有一种甙能生成异硫代氰酸巴豆醇酯0.4~0.6%。尚含芸香甙。

油菜和其他十字花种植物的种子,以含有大量的芥酸为特征,其余的主要脂肪酸为油酸、亚油酸、亚麻酸、廿碳烯-11-酸。但亦有不含芥酸的人工栽培的变种。种子油中一般含甾醇0.5%,以β-谷甾醇、菜油甾醇和菜子甾醇为最多,小部分为胆甾醇。芸薹子油含生育酚约0.08%。去脂的种子粉含芥子油甙约5%,此甙经酶解可产生异硫代氰酸盐、腈和硫代恶唑烷酮。种子又含芸香甙及甚多蛋白质。

性味《纲目》:"辛,温,无毒。"

功能主治行血,破气,消肿,散结。治产后血滞腹痛,血痢。肿毒,痔漏。

①《千金·食治》:"主梦中泄精。"

②《纲目》:"行滞血,破冷气,消肿散结。治产难,产后心腹诸疾,赤丹热肿,金疮血痔。"

③《安徽药材》:"治血痢,腰脚痿痹,瘭疽,乳痈,痔疮,汤火灼伤等。"

④《四川中药志》:"能清虚胀,清肺,明目,治腹张,大便结;外用敷无名肿毒。"

用法用量内服:熬汤,1.5~3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调敷或榨油涂。

复方①治产后恶露不下,血结冲心刺痛,并治产后心腹诸疾:芸苔子(炒)、当归、桂心、赤芍药等分(为末)。每酒服二钱。(《产乳集验方》芸薹散)

②治产后血晕:芸苔子、生地黄等分。为末。每服三钱,姜七片,酒、水各半盏,童便半盏,煎七分,温服。(《温氏海上仙方》)

③治大肠风毒,下血不止:芸苔子半两(生用),甘草半两(炙微赤,锉)。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服二钱,以水一中盏,煎至五分,食前温服。(《圣惠方》)

④治夹脑风及偏头痛:芸苔子一分,川大黄三分。捣细罗为散。每取少许吹鼻中。后有黄水出。如有顽麻,以酽醋调涂之。(《圣惠方》)

②治小儿天瘹:川乌头末一钱,芸苔子三钱。新汲水调涂顶上。(《圣惠方》备急涂顶膏)

③治伤损接骨:芸苔子一两,小黄米(炒)二合,龙骨少许。为末,醋调成膏,摊纸上贴之。(《乾坤生意秘韫》)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刺沙蓬

    《中药大辞典》:刺沙蓬药材名称刺沙蓬拼音Cì Shā Pénɡ别名猪毛菜、大翅猪毛菜(《东北植药图志》),扎蓬棵(《中国药植图鉴》),风滚草(《吉林中草药》)。出处《中国药植图鉴》

  • 蒺藜苗

    《中药大辞典》:蒺藜苗药材名称蒺藜苗拼音Jí Lí Miáo别名蒺藜蔓(《千金翼方》)出处《纲目》来源为蒺藜科植物蒺藜的茎叶。化学成分详"蒺藜根"条。

  • 簕欓

    药材名称簕欓拼音Lè Tǎnɡ别名狗花椒、鹰不泊[福建、广东]、鸡胡欓、土花椒[海南]、刺苍根、鸟不宿[广东、广西]来源芸香科花椒属植物簕欓Zanthoxylum avicennae (La

  • 旋鸡尾

    《中药大辞典》:旋鸡尾药材名称旋鸡尾拼音Xuán Jī Wěi别名线鸡尾、七星草(《草木便方》),剑刀草、剑刀蕨、连贴草、七星剑、毛连草(《广西中兽医药植》),七星凤尾草(《民间常用草药汇编

  • 大细辛

    药材名称大细辛拼音Dà Xì Xīn别名马蹄细辛、苕叶细辛。来源药材基源:为马兜铃科植物大叶马蹄香、祁阳细辛和鼎湖细辛的带根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AsarummaximumHemsl.2.As

  • 叶上珠根

    药材名称叶上珠根拼音Yè Shànɡ Zhū Gēn别名叶上果根(《贵州草药》),叶上花根(《云南中草药》)。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山茱萸科植物青荚叶,西藏青荚叶或中华青荚叶的根

  • 苦参

    《中国药典》:苦参药材名称苦参拼音Kǔ Shēn英文名RADIX SOPHORAE FLAVESCENTIS别名野槐、好汉枝、苦骨、地骨、地槐、山槐子来源本品为豆科植物苦参Sophora flaves

  • 枳壳

    《中国药典》:枳壳药材名称枳壳拼音Zhǐ Ké英文名FRUCTUS AURANTII来源本品为芸香科植物酸橙Citrus aurantium L.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未成熟果实。7月果皮尚绿时

  • 鸨肉

    《中药大辞典》:鸨肉药材名称鸨肉拼音Bǎo Ròu出处《饮膳正要》来源为鸨科动物大鸨的肉。原形态大鸨,又名:独豹(郭璞),鸨(《饮膳正要》)。嘴铅灰色,先端近黑。虹膜暗褐色。头、颈及前胸皆深

  • 软丝藻

    药材名称软丝藻拼音Ruǎn Sī Zǎo别名紫菜苔、绿苔、绿菜苔、青苔来源药材基源:为丝藻科植物软丝藻的丝状藻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Ulothrix fiacca(Dillw.)Thuret[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