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胖树根

胖树根

药材名称胖树根

拼音Pànɡ Shù Gēn

来源药材基源:为远志科植物密花远志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lygala tricornis Gagnep.[P.floribunda Dunn;P.congesta Rehd.et Wils.;P.yunnaensis Chodat]

采收和储藏:秋后采收,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密花远志灌木,高0.5-2m。幼枝细,被微伏毛。单叶互生;叶柄细,长2-2.5cm,无毛或被短伏毛;叶膜质至薄纸质,线状披针形至椭圆状披针形,长7-12cm,宽1.5-4cm,先端渐尖,基部渐狭至楔形,全缘,绿色,疏被白色短硬毛,背面淡绿色或苍白,侧脉6-7对。花两性,总状花序短,密生于枝顶或腋生,长达6cm,果时延长达10cm;花密集,具三角形小苞片;萼片5,花后脱落,外面3枚小,具缘毛,中间1枚左右折叠,不为囊状,其余2枚卵形,里面2枚大,花瓣状,倒卵形,长16-19mm;花瓣3,白色带紫至粉红色,极透明,侧生花瓣长圆形,长20-25mm,3/4以下与龙骨瓣合生,先端截形至圆形,龙骨瓣盔形,具2束鸡冠状附属物;雄蕊8,长20-22mm,3/4以下连合成鞘,并与龙骨瓣贴生,花药卵形,顶孔开裂,中间具纵隔,似2室;子房倒卵形,具翅,基部具环状花盘,花柱细,长17-18mm,先端2裂。蒴果四方状圆形,绿色带紫,直径8-9mm,有阔翅,具显着横脉,基部具花盘和花被脱落之环状疤痕。种子黑色,卵形,具瘤状突起及白柔毛,近种脐端具一淡黄褐色、半透明的翅状种阜。花期12月至翌年4月,果期3-6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长于海拔1000-2500m的林下或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西、云南、西藏。

性味辛;苦;温

功能主治补虚宁神;活血。主体虚;失眠;健忘;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g;或浸酒。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水茴香

    《全国中草药汇编》:水茴香药材名称水茴香拼音Shuǐ Huí Xiānɡ别名水薄荷、水八角、水波香、皱叶石龙尾来源玄参科石龙尾属植物大叶石龙尾Limnophila rugosa (Roth)

  • 玫瑰露

    《中药大辞典》:玫瑰露药材名称玫瑰露拼音Méi Gui Lù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蔷薇科植物玫瑰花的蒸馏液。性味《纲目拾遗》:"味淡。"功能主治①《金氏药帖》:

  • 瞿麦

    《中国药典》:瞿麦药材名称瞿麦拼音Qú Mài英文名HERBA DIANTHI别名石竹子花、十样景花、洛阳花来源本品为石竹科石竹属植物瞿麦Dianthus superbus L.

  • 粗叶木叶

    药材名称粗叶木叶拼音Cū Yè Mù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茜草科植物粗叶木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原形态灌木,高1-3m。小枝圆柱形,幼嫩部分被短绒毛。叶

  • 假地豆

    《全国中草药汇编》:假地豆药材名称假地豆拼音Jiǎ Dì Dòu别名异叶山蚂蝗、田吊子、血筋草、拐仔草、铺地藤、乌蝇羽来源豆科假地豆Desmodium heterophyllum

  • 菅茅根

    《中药大辞典》:菅茅根药材名称菅茅根拼音Jiān Máo Gēn别名蚂蚱草根(《贵州民间药物》)。出处《纲目》来源为禾本科植物菅的根茎。原形态菅(《诗经》),又名:白华、野菅(《尔雅》),苓

  • 辣辣菜

    药材名称辣辣菜拼音Là Là Cài别名腺茎独行菜、小辣辣、羊辣罐、辣麻麻、尿溜溜。来源药材基源:为十字花科植物葶苈LepidiumapetalumWilld.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Lepi

  • 金背枇杷

    药材名称金背枇杷拼音Jīn Bèi Pí Pá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杜鹃花科植物陇蜀杜鹃的果实。秋后采摘,蜜炒用。性味苦,平。功能主治镇咳祛痰,清肺和胃,降气消暑。治肺

  • 瑞苓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瑞苓草药材名称瑞苓草拼音Ruì Línɡ Cǎo来源菊科瑞苓草Saussurea nigrescens Maxim.,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陕西、甘肃、青海、河南

  • 海浮石

    《全国中草药汇编》:海浮石药材名称海浮石拼音Hǎi Fú Shí别名浮石、浮海石、浮水石、海石花来源药材分海浮石和海石花两类。海浮石为火山喷发出的岩浆所形成的石块;海石花为胞科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