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绿叶五味子

绿叶五味子

药材名称绿叶五味子

拼音Lǜ Yè Wǔ Wèi Zǐ

别名内风消、小血藤、过山风、自钻、风沙藤

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味子科植物绿叶五味子的藤茎或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chisandra viridisA.C.Smith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切片,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落叶藤本。除幼叶下面被短柔毛外,其余无毛。幼枝紫褐色,圆柱形,有细棱,老枝灰褐色,呈片状剥落。叶互生,纸质;叶柄长1-4cm;叶片卵状椭圆形、卵形或倒卵形,稀披针形,通常最宽处在中部以下,长4-16cm,宽2.5-8m,先端渐尖,基部钝或楔形,边缘有锯齿或波状疏齿,近基部全缘,上面绿色,下面浅绿色,网脉两面明显。花卑性,雌雄异株,花黄色,黄绿色或带粉红色,花被6-7;雄蕊10-20,着生于倒卵形或近球形的花托上;雌蕊群椭圆形,心皮15-20,花柱不明显。聚合果长4-5cm,有小浆果15-20。种子1-2,肾状椭圆形,种皮具瘤点。花期4-6月,果期6-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250-1200m的林中、山坡路旁及山沟溪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广西、贵州等地。

性味辛;性温

功能主治祛风活血;行气止痛。主风湿骨痛;胃痛;疝气痛;月经不调;荨麻疹;带状疱疹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煎水洗;或捣敷;或绞汁搽。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止咳菊

    药材名称止咳菊拼音Zhǐ Hāi Jú别名菊花参、孩儿参、土参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川滇女蒿的块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ippolytia delauayi (Franch.ex W. W. Sm

  • 毛鬼头伞

    药材名称毛鬼头伞别名鸡腿蘑、鬼盖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伞菌目伞菌科毛鬼头伞Coprinus comatus (Muell. ex Fr.) S. F. Gray,以子实体入药。生境分部春、夏、秋三季雨后,

  • 黄花稔

    《全国中草药汇编》:黄花稔药材名称黄花稔拼音Huánɡ Huā Rěn别名黄花地桃花、地膏药、黄花母、千斤坠、枚叶草、山鸡绸、土黄芪[福建]、细迷马桩棵、素花草来源锦葵科黄花稔属植物白背黄花

  • 龙角草

    药材名称龙角草拼音Lónɡ Jiǎo Cǎo别名鹿用草、光棍草、长隔距兰、吊兰、树葱、木石草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马尾吊兰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leisostoma williamsonii

  • 粉萆

    药材名称粉萆拼音Fěn Bì英文名Rhizoma Dioscoreae Hypoglaucae别名黄萆、黄山姜、黄姜来源为薯蓣科植物粉背薯蓣Dioscorea hypoglauca Pali

  • 伤寒头

    药材名称伤寒头拼音Shānɡ Hán Tóu别名细叶香茶菜、虫牙药、月风草、牛尾巴蒿、三叉金、三姐妹、三托艾、大箭根、老人风、牛尾草、三叶扫把、马鹿尾来源唇形科香茶菜属植物轮叶香茶

  • 白暨豚

    药材名称白暨豚拼音Bái Jì Tún英文名suckling pig别名白旗、白鳍、白鳍豚、白江猪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淡水豚科白暨豚的脂肪。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ipotes

  • 水栀根

    《中药大辞典》:水栀根药材名称水栀根拼音Shuǐ Zhī Gēn出处《福建民间草药》来源为茜草科植物大花栀子的根。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水栀"条。性味甘,平。功能主治解热凉血,镇静止痛

  • 小柳拐

    《中药大辞典》:小柳拐药材名称小柳拐拼音Xiǎo Liǔ Guǎi别名山救驾(《陕西草药》)。出处《陕西草药》来源为木犀科植物探春的根。全年可采,洗净,晒干或鲜用。原形态半常绿灌木,高2~4米。根圆柱

  • 奶浆参

    《中药大辞典》:奶浆参药材名称奶浆参拼音Nǎi Jiānɡ Shēn别名万丈深、马尾参(《云南中草药》),还阳参(《昆明民间常用草药》)。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菊科植物奶浆柴胡的根,秋、冬挖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