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红蓝地花

红蓝地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红蓝地花

药材名称红蓝地花

拼音Hónɡ Lán Dì Huā

别名长茎飞蓬、紫苞飞蓬

来源菊科红蓝多花Erigeron elongatus Ledeb.,以全草、根入药。

生境分部东北、内蒙古、山西、河北、甘肃、新疆、四川。

性味甘、微苦,平。

功能主治解毒,消肿,活血。主治结核型、瘤型麻风,视物模糊。

用法用量全草1~3钱;根3~5钱。炖肉服治眼病。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红蓝地花

药材名称红蓝地花

拼音Hónɡ Lán Dì Huā

别名灯盏花、白带丹

出处《云南中草药》

来源为菊科植物长茎飞蓬全草。夏季采集。洗净,切碎晒干。

原形态直立草本,高20~70厘米,全株被毛。主根较短,上生多数须根。单叶互生,披针形或倒披针形,叶缘上部具浅锯齿及缘毛。头状花序顶生,淡紫色。瘦果,扁平,冠毛为柔软的刺毛。

生于干燥草坡、林下灌木丛中。分布云南等地。

性味甘微苦,平。

功能主治解毒消肿,活血。治结核型、瘤型麻风。

复方治眼雾:红蓝地花根三至五钱。炖肉服。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红蓝地花

药材名称红蓝地花

拼音Hónɡ Lán Dì Huā

英文名Herba of Longstem Fleabane

别名灯盏花、白带丹

出处出自《云南中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长茎飞蓬的根或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rigeron elongatus Ledeb.

采收和储藏:夏季采集,洗净,切碎晒干。

原形态长茎飞蓬 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高10-50cm。主根较短,上生多数须根。茎直立,中部以上分枝,带紫色或少有绿色,疏被微毛。叶全缘,质较硬;基生叶集成莲座状,花后枯菱,倒披针形或长圆形,长1-10cm,宽1-11mm。基部下处成叶柄;中部以上叶长0.5-7cm,宽0.7-8mm,先端急尖,无叶柄。头状花序通常较少,排列成伞房状或圆锥状;总苞半球形;总苞片3层,条状披针形,紫色,有腺毛;舌状花二型;外围舌状,长不超过筒状花或等长,淡紫以,内层细管状,无毛;两性花筒状,黄色,上端裂片暗紫色。瘦果长圆状披针形;冠毛白色,2层。花期7-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向阳的山坡和草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及内蒙古、河北、山西、甘肃、新疆、四川、云南和西藏等地。

性味味甘;微苦;性平

功能主治解毒;消肿;活血。主结核型;瘤型麻风、视物模糊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炖肉服。外用:适量,煎水洗。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多足蕨

    药材名称多足蕨拼音Duō Zú Jué来源药材基源:为水龙骨科植物多足蕨和东北多足蕨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lypodium vulgare L.;Polypodium virginianum

  • 小铜锤

    《全国中草药汇编》:小铜锤药材名称小铜锤拼音Xiǎo Tónɡ Chuí别名铜锤草、美形金纽扣、细麻药、小麻药、过海龙、黄花草、遍地红、乌龙过江来源菊科金纽扣属植物美形金纽扣Spi

  • 水马桑

    《全国中草药汇编》:水马桑药材名称水马桑别名粗糠树、千羊白、白马桑来源忍冬科水马桑Weigela japonica Thunb. var. sinica (Rehd.) Bailey,以根入药。生境分

  • 如意草

    药材名称如意草拼音Rú Yì Cǎo英文名all-grass of Arcuaate iolet别名白三百棒、红三百棒出处出自《云南中草药》。来源药材基源:为堇菜科植物如意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 冰糖

    《中药大辞典》:冰糖药材名称冰糖拼音Bīnɡ Tánɡ出处《纲目》来源为白沙糖煎炼而成的冰块状结晶。性味味甘,性平,无毒。归经入脾、肺二经。功能主治补中益气,和胃润肺。止咳嗽,化痰涎.(性味

  • 狭萼半边莲

    药材名称狭萼半边莲拼音Xiá è Bàn Biān Lián别名大种半边莲、野烟叶、大号半边莲、山梗菜来源药材基源:为桔梗科植物线萼山梗菜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obelia melliana

  • 灯油藤子

    药材名称灯油藤子拼音Dēnɡ Yóu Ténɡ Zǐ来源药材基源:为卫矛科植物锥序南蛇藤的种子。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elastrus paniculatus Willd.采收和储藏:果实成熟后采收,

  • 辫子草根

    《中药大辞典》:辫子草根药材名称辫子草根拼音Biàn Zi Cǎo Gēn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豆科植物小叶三点金的根。夏、秋采收。性味江西《草药手册》:"甘,平。"功

  • 柘树茎叶

    《中药大辞典》:柘树茎叶药材名称柘树茎叶拼音Zhè Shù Jīnɡ Yè出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桑科植物柘树的叶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柘木"条

  • 海南粗榧

    药材名称海南粗榧拼音Hǎi Nán Cū Fěi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三尖杉科海南粗榧的树枝和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ephalotaxus hainanensis L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