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穿心草

穿心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穿心草

药材名称穿心草

拼音Chuān Xīn Cǎo

别名串钱草、穿钱草、顶心风

来源龙胆科穿心草属植物穿心草Canscora lucidissimma (Levl. et Vant.) Hand.-Mazz.的全草。秋冬采收,去杂质,鲜用或晒干。

性味微甘、微苦,平。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止咳,止痛。用于肺热咳嗽,胃痛,黄疸型肝炎,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3~5钱;毒蛇咬伤用量加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穿心草

药材名称穿心草

拼音Chuān Xīn Cǎo

别名穿钱草、顶心风(《广西中草药》),穿心莲狮子草(《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

出处《广西中草药》

来源龙胆科植物穿心草全草。秋、冬采收。

原形态一年生直立分枝草本,全体无毛,茎圆柱形,淡黄绿色,二叉状分枝。叶对生;基部合生而略成圆形,茎贯穿其中心,全缘,纸质,上面绿色,下面粉绿色,叶脉约14条,基部呈放射状,顶端略弯曲,两面均凸出,网脉明显;无柄。具叶的聚伞花序顶生;花两性,白色,无柄,为一漏斗形的叶所包围;花冠管圆柱形,膜质,约与萼管等长,通常5裂,裂片倒卵形;雄蕊通常5,生于花冠管上,与花冠裂片互生。蒴果长卵形,果皮膜质,为高约8毫米的漏斗形的叶所包。种子极细小,多数,扁圆形,棕黄色。花期秋、冬季。

生境分部生于石山或土山坡的岩石缝中。半阴生。分布广东、广西等地。

药理作用印度产的同属植物Canscora decussata中含某种结晶性成分,有拟胆碱样作用:降低麻醉犬血压,对离体兔心及蛙心有抑制作用,兴奋小肠、子宫、支气管平滑肌,并能增强乙酰胆碱对蛙腹直肌的收缩。另一种成分则仅有某些中枢镇静作用。

性味①《广西中草药》:"味微甘微苦,性平,无毒。"

②《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味微苦,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止痛。治肺热咳嗽,肝炎,钩端螺旋体病,黄疸,胸痛,胃痛,跌打内瘀,毒蛇咬伤。

①《广西中草药》:"理气,止痛,止咳。治肺热咳嗽,心胃气痛,毒蛇咬伤。"

②《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凉肝胆,活血止痛。治黄疸,肝炎,胸痛,胃痛,跌打内伤。"

③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治急性支气管炎,肺炎,急性胃炎,十二指肠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治毒蛇咬伤用量加倍。外用:煎水洗。

复方①治肺热咳嗽:穿心草三钱,干红薯叶三钱。水煎服。(《广西中草药》)

②治钩端螺旋体病:金猫头、岩泽兰、穿心草、岩松(均鲜草)各一钱半。水煎,分三次服,喉痛者加野花椒全株一两半;鼻出血者,用酢浆草捣烂冲服。外用榄茶树叶、香椿树叶、香椿树皮、臭茉莉叶、追山虎叶、酸汤秆全草各一斤煎汤,每天洗两次。(《全展选编·传染病》)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穿心草

药材名称穿心草

拼音Chuān Xīn Cǎo

别名穿钱草、顶心风、狮子草穿心莲

出处出自《广西中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龙胆科植物穿心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nscora lucidissima (Levl.et Vant.)Hand.-Mazz.[Euphorbia lucidissima Levl.Et Vant.;Euphor-biopsis lucidissima(Levl.Et Vant.) Levl.」

采收和储藏:秋、冬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扎把晒干。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10-30cm。全株光滑无毛。茎直立,黄绿色,多分枝,枝柔弱。基生叶对生,具短柄,叶片卵形;上中部空叶为穿茎叶,叶片圆形,直径7-20mm,上面绿色,下面灰绿色;具突出的网状脉。聚伞花序呈假二叉状分枝,具多花,苞片叶状;花萼钟形,长5-6mm,萼筒膜质,5小齿,不等长;花白色或淡黄色。钟形,长6-8mm,长圆状匙形;雄蕊5,着生于花冠筒上部,与裂片互生,花药不完全发育;子房无柄,长圆形,花柱丝状,柱头小,头状。蒴果内藏,宽长圆形,长4-5mm。种子多数,扁平,黄褐色,表面具网纹。花、果期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石灰岩山坡较阴湿的岩壁或石缝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西、贵州等地。

药理作用印度产的同属植物 Canscora decussata中含某种结晶性成分,有拟胆碱样作用:降低麻醉犬血压,对离体兔心及蛙心有抑制作用,兴奋小肠、子宫、支气管平滑肌,并能增强乙酰胆碱对蛙腹直肌的收。另一种成分则仅有某些中枢镇静作用。

性味微甘;微苦;性凉

归经肺;脾;胃;肝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理气活血。主肺热咳嗽;肝炎;钩端螺旋体病;胸痛;胃痛;跌打损伤;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鲜品及治毒蛇咬伤用量加倍。外用:适量,煎水洗。

复方①治肺热咳嗽:穿心草三钱,干红薯叶三钱。水煎服。(《广西中草药》)②治钩端螺旋体病:金猫头、岩泽兰、穿心草、岩松(均鲜草)各一钱半。水煎,分三次服。喉痛者加野花椒全株一两半;鼻出血者,用酢浆草捣烂冲服。外用榄茶树叶、香椿树叶、香椿树皮、臭茉莉叶、追山虎叶、酸汤秆全草各一斤煎汤,每天洗两次(《金展选编·传染病》)

各家论述1.《广西中草药》:理气,止痛,止咳。治肺热咳嗽,心胃气痛,毒蛇咬伤。

2.《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凉肝胆,活血止痛。治黄痘,肝炎,胸痛,胃痛,跌打内伤。

3.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治急性支气管炎,肺炎,急性胃炎,十二指肠炎。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黑果

    药材名称黑果别名小黑果、马屎果、华西小石枳、老鸦果、小石积木来源蔷薇科黑果Osteomeles schwerinae Schneid.,以根、叶入药。生境分部云南、甘肃、四川、贵州。性味微涩,平。功能

  • 瓶尔小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瓶尔小草药材名称瓶尔小草拼音Pínɡ ěr Xiǎo Cǎo别名一支箭、一支枪、独叶一支箭、单枪一支箭、一矛一盾、矛盾草、蛇须草来源瓶尔小草科植物瓶尔小草Ophioglo

  • 毛薯

    《中药大辞典》:毛薯药材名称毛薯拼音Máo Shǔ别名参薯、黎洞薯、大薯、薯子(《广州植物志》),脚板薯、鸡窝薯(《南宁市药物志》),红毛薯(《广西药植名录》)。出处《南宁市药物志》来源为薯

  • 红帽顶

    《中药大辞典》:红帽顶药材名称红帽顶拼音Hónɡ Mào Dǐnɡ出处《陆川本草》来源为大戟科植物毛桐的叶。原形态形态详"大毛桐子根"条。性味《陆川本草》:&q

  • 罗汉松实

    《中药大辞典》:罗汉松实药材名称罗汉松实拼音Luó Hàn Sōnɡ Shí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竹柏科植物土杉或短叶土杉等的种子及花托。原形态①土杉,又名:长青(《纲目

  • 马刀

    《全国中草药汇编》:马刀药材名称马刀拼音Mǎ Dāo别名长竹蛏、竹蛏子来源软体动物门瓣鳃纲竹蛏科长竹蛏Solen gouldii Conrad,以贝壳入药。功能主治清瘿、止带。主治瘿气,赤白带下。用法

  • 苍耳花

    《中药大辞典》:苍耳花药材名称苍耳花拼音Cānɡ ěr Huā出处《纲目》来源为菊科植物苍耳的花或花蕾。功能主治①《纲目》:"主白癞顽痒。"②《南宁市药物志》:"治白痢。

  • 茉莉花

    《中药大辞典》:茉莉花药材名称茉莉花拼音Mò Lì Huā别名小南强(《清异录》),柰花(《丹铅杂录》),鬘华(《群芳谱》),木梨花(《中国树木分类学》)。出处《纲目》来源为木犀科

  • 白木耳

    药材名称白木耳拼音Bái Mù ěr别名白耳子(《贵州民间方药集》)。出处《本草再新》来源为银耳科植物银耳的子实体。4~9月间采收。以5月与8月为盛产期。采时宜在早、晚或阴雨天,用

  • 三七

    《中国药典》:三七药材名称三七拼音Sān Qī来源本品为五加科植物三七Panax notoginseng (Burk.)F. H. Chen的干燥根。秋季花开前采挖,洗净,分开主根、支根及茎基,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