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福建柏

福建柏

药材名称福建柏

拼音Fú Jiàn Bǎi

出处始载于《经济植物手册》。

来源药材基源:为柏科植物福建柏的心材。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okienia hodginsii ( Dunn ) Henry et Thomas.[Cupressus hodginsii Dunn]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剥去树皮,取心材切段或切片,晒干用。

原形态乔木,高达20m,胸径达80cm。树皮紫褐色,浅纵裂。鳞叶2对,交互对生,成节状;长4-7mm,宽1-1.2mm,上面时叶蓝绿色,下面的叶中脉隆起,两侧具凹陷的白色气孔带。幼树或萌芽枝的鳞叶长可径达10mm。雌雄同株。雄球花近球形,长约4mm;球果近球形,熟时褐色。种子长约4mm,上部有2个膜质翅,大翅近卵形,小翅窄小。花期3-4月,球果翌年10-11月成熟。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800m以下的温暖湿润的山地森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等地。

化学成分心材含挥发油。

性味苦;辛;性寒

功能主治行气止痛;降逆止呕。主脘腹疼痛;噎膈;反胃;呃逆;恶心呕吐

用法用量内服: 煎汤,6-15g。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心材治脘腹疼痛、噎膈、气逆、呕吐等。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根辣

    药材名称根辣拼音Gēn Là别名大树甘草(《云南思茅中草药选》),当娜(傣名)。出处《广西药植名录》来源为茜草科植物裂果金花的根、茎或叶。全年可采。原形态小乔木,高3米。树皮灰色,枝被毛,皮

  • 牙疳药

    《全国中草药汇编》:牙疳药药材名称牙疳药拼音Yá Gān Yào别名对坐叶、叶上绣球、四禀关、节节花、骨叶来源茜草科耳草属植物长节糙耳草Hedyotis uncinella Hoo

  • 蚯蚓

    药材名称蚯蚓拼音Qiū Yǐn别名蠖蚓、竖蚕(《尔雅》),丘螾(《淮南子》),蝽端(《淮南子》高诱注),附蚓、寒蟪、寒蚓(《吴普本草》),蜿螾、引无(《广雅》),曲螾(崔豹《古今注》),曲蟮(《小品方

  • 《中药大辞典》:鼠药材名称鼠拼音Shǔ别名首鼠(《史记》),老鼠(《斗门方》),家鹿(《纲目》)。出处《别录》来源为鼠科动物中褐家鼠、黑家鼠、黄胸鼠等常见鼠类的全体或肉。原形态①褐家鼠体长约17.5厘

  • 野槟榔

    《中药大辞典》:野槟榔药材名称野槟榔拼音Yě Bīnɡ Lɑnɡ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壳斗科植物白皮柯的花序。4~5月采收。原形态白皮柯,又名:猪栎。常绿乔木,高5~20米。小枝有褐色茸毛。叶

  • 射干

    《中国药典》:射干药材名称射干拼音Shè Gān英文名RHIZOMA BELAMCANDAE别名乌扇、扁竹、绞剪草、剪刀草、山蒲扇、野萱花、蝴蝶花来源本品为鸢尾科植物射干Belamcanda

  • 野高粱

    药材名称野高粱拼音Yě Gāo Liɑnɡ别名水滨升麻、假升麻、假淫羊藿(《云南中草药》),红升麻、野泽兰(《云南中草药选》)。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虎耳草科植物溪畔落新妇的根或全草。秋、冬采收,洗

  • 野芋叶

    《中药大辞典》:野芋叶药材名称野芋叶拼音Yě Yù Yè出处《纲目》来源为天南星科植物野芋的叶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野芋"条。性味《江西民间草药验方》:&quo

  • 红紫苏

    药材名称红紫苏拼音Hónɡ Zǐ Sū别名木樨臭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走茎龙头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eehania fargesii(Levl.)C.Y.Wu var.radicans(

  • 沙参

    《全国中草药汇编》:沙参药材名称沙参拼音Shā Shēn别名南沙参、泡参、泡沙参来源为桔梗科沙参属植物四叶沙参Adenophora tetraphylla (Thunb.) Fisch.[A. b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