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皂荚叶

皂荚叶

《中药大辞典》:皂荚叶

药材名称皂荚叶

拼音Zào Jiá Yè

出处《纲目》

来源为豆科植物皂荚叶片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皂荚"条。

化学成分同属植物山皂荚的叶含少量生物碱三刺皂荚碱,即3-(3-甲基-2-丁烯基)腺嘌呤。

功能主治洗风疮。渫用。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皂荚叶

药材名称皂荚叶

拼音Zào Jiá Yè

英文名leaf of Chinese Honeylocust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

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皂荚Gleditsia sinensis Lim.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leditsia sinensis Lam.[G.horrida Willd.]

原形态1.皂荚乔木,高达15cm。刺粗壮,通常分枝,长可达16cm,圆柱形。小枝无毛。一回偶数羽状复叶,长12-18cm;小叶6-14片,长卵形、长椭圆形至卵状披针形,长3-8cm,宽1.5-3.5cm,先端钝或渐尖,基部斜圆形或斜楔形,边缘有细锯齿,无毛。花杂性,排成腋生的总状花序;花萼钟状,有4枚披针形裂片;花瓣4,白色;雄蕊6-8;子房条形,沿缝线有毛。荚果条形,不扭转,长12-30,宽2-4cm,微厚,黑棕色,被白色粉霜。花期4-5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路边、沟旁、住宅附近。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华南、以及四川、贵州等地。

化学成分叶含黄酮甙:木犀草素-7-葡萄糖甙(luteolin-7-glucoside),异槲皮甙(isoquercitrin),牡荆素(vitexin),异牡荆素(isovitexin),荭草素(orientin),异荭草素(isoorientin)。

性味辛;温

归经肺经

功能主治祛风解毒;生发。主风热疮癣;毛发不生

用法用量外用:10-20g,煎水洗。

临床应用洗风疮。渫用。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一把蔑

    药材名称一把蔑拼音Yì Bǎ Miè英文名Root or stem of Delavay Rockvine别名乌蔹莓出处出自《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来源药材基源:为葡萄科植物七叶崖爬藤,攀援灌木。茎藤棕黑

  • 蔓剪草

    药材名称蔓剪草别名回叶对剪草来源萝藦科蔓剪草Cynanchum chekiangense M. Cheng,以根入药。生境分部浙江、河南、湖南、广东。功能主治主治跌打损伤,疥疮。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旋复花根

    药材名称旋复花根拼音Xuán Fù Huā Gēn出处《别录》来源为菊科植物旋复花、线叶旋复花或大花旋复花的根。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旋复花"条。功能主治①《别录》

  • 葛藟汁

    《中药大辞典》:葛藟汁药材名称葛藟汁拼音Gě Lěi Zhī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葡萄科植物葛藟的藤汁。原形态葛藟(《诗经》),又名:葛、柜鬯(《说文》),巨苽、蓷藟(陆玑《诗疏》),千岁虆、虆芜(《

  • 蛇根木

    《全国中草药汇编》:蛇根木药材名称蛇根木别名印度萝芙木、印度蛇根木来源夹竹桃科蛇根木Rauvolfia serpentina (L.) Benth. et Hook. f.,以根、茎皮、叶入药。生境分

  • 五叶泡

    《中药大辞典》:五叶泡药材名称五叶泡拼音Wǔ Yè Pào别名小猛虎、鸡足刺(《海南岛常用中草药手册》)。出处《华南千种草药》来源为蔷薇科植物越南悬钩子的根或叶。根全年可采,洗净晒

  • 赤地榆

    《中药大辞典》:赤地榆药材名称赤地榆拼音Chì Dì Yú别名隔山消(《昆明药植调查报告》),紫地榆(《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牻牛儿苗科植物紫地榆

  • 甘菊

    药材名称甘菊拼音Gān Jú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小甘菊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ncrinia discoidea (Ledeb.) Poljak.[Pyrethrum discoideum

  • 良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良藤药材名称良藤别名滚天龙、山豆根来源为防己科轮环藤属植物轮环藤Cyclea racemosa Oliv.,以根入药。秋季采挖,洗净,鲜用或晒干。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热,理气,止

  • 大尾摇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尾摇药材名称大尾摇拼音Dà Wěi Yáo别名象鼻草、全虫草、狗尾虫、天芥菜来源紫草科天芥菜属植物大尾摇Heliotropium indicum L.,以全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