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猬肉

猬肉

《中药大辞典》:猬肉

药材名称猬肉

拼音Wèi Ròu

出处食疗本草

来源为刺猬科动物刺猬短刺猬

原形态动物形态详"刺猬皮"条。

性味《纲目》:"甘,平,无毒。"

功能主治治反胃,胃脘痛,痔瘘。

①《食疗本草》:"主下焦弱,理胃气,令人能食。"

②《本草拾遗》:"皮及肉主反胃,炙黄食之。肉,食之主瘘。"

③《本经逢原》:"治反胃,胃脘痛。"

用法用量内服:煮食或炙食。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猬肉

药材名称猬肉

拼音Wèi Ròu

英文名Hedgehog

别名刺猬或短刺猬

出处出自《食疗本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刺猬科动物刺猬、达乌尔猬或大耳猬的肌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Erinaceus europaeus Linnaeus2.Hemiechinus dauricus Sundevall3.Hemiechinus auritus Gmelin

采收和储藏:四季均可捕捉,捕杀后剥去皮,取肉,鲜用。

原形态1.刺猬,体形肥短,体长16-27cm,体重400-900g。头守而吻尖、眼小,耳短,其长度不超过周围的刺长。体背面及两侧密生尖刺,刺粗而硬,四肢短小,爪较发达,尾短。刺猬脸部色较深为褐色。全身的尖刺颜色变异较大,大致可分为:一为纯白色,为数较少。一为基部白色或土黄色,中间棕色或黑褐色,尖端又为白色,因而整个体背呈土棕色。腹面及四肢有细而硬的白毛。四足浅褐色,尾上也覆有白毛。

2.达乌尔刺猬体形较刺猬小,体长17.5-25cm。耳较长,超过其周围尖刺之长。刺短而细,棕褐色与白色相间,无纯白色尖刺。体背为浅棕褐色,体侧及腹面长有粗硬的污白色毛。

3.大耳猬,体形较小,体长17-23cm。吻部甚尖,耳大,耳长为37-50mm,耳尖钝圆,显然超过其周围的尖刺。躯体背面覆有硬刺构成的甲胄,由头部耳后方开始,往后一直伸展到尾基部之前。体背部的尖刺为暗褐色与白色相间,也有少数全白色的刺。尾极短为棕褐色。为荒漠、半荒漠地带典型的种类。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栖息于山地森林、平地草原、开垦地及荒地、灌木或草丛等各种类型的环境中但以平原丘陵、灌木丛中为多。

2.栖息于干旱地区草原地带的低洼地及半荒漠地区的灌丛中。

3.栖息于农田、庄园,砾石荒漠也能见到。

资源分布:1.广泛分布于东北及河北、山西、陕西、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河南、湖北、湖南等地。

2.分布于东北及山西、陕西、宁夏等地。

3.分布于内蒙古、陕西、宁夏、甘肃、新疆等地。

性味味甘;性平

归经胃经

功能主治降逆和胃;生肌敛疮。主反胃;胃痛;食少;痔瘘

用法用量内肫:炙食或煮食,0.5-1只。

各家论述1.《食疗本草》:主下焦弱,理胃气,令人能食。

2.《本草拾遗》:皮及肉主反胃,炙黄食之。食之主瘘。

3.《本经逢原》:治反胃,胃院痛。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平贝母

    《全国中草药汇编》:平贝母药材名称平贝母拼音Pínɡ Bèi Mǔ英文名BULBUS FRITILLARIAE USSURIENSIS别名平贝来源本品为百合科植物平贝母Fritil

  • 猫须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猫须草药材名称猫须草拼音Māo Xū Cǎo别名肾茶、猫须公来源唇形科猫须草属植物猫须草Clerodendranthus spicatus (Thunb.)C. Y. Wu[Cle

  • 一颗针

    药材名称一颗针拼音Yì Kē Zhēn别名黄连、三颗针、刺榴根、子檗、刺檗、山石榴、刺木仔根、大刺根来源药材基源:为小檗科植物日本小檗的根、根皮及枝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erberis thunb

  • 蒲葵根

    药材名称蒲葵根拼音Pú Kuí Gēn出处蒲葵之名始见于《南方草木状》。《纲目》载:“上古以羽为扇,故字从羽。后人以竹及纸为箑,故字从竹……东人多以蒲为之,岭南以蒲葵为之。

  • 白龙头

    药材名称白龙头拼音Bái Lónɡ Tou出处《南京民间药草》来源为菊科植物山莴苣的根。春、夏采。原形态原植物详"山莴苣"条。生境分部产江苏、河南。性状幼苗时,

  • 大叶香荠菜

    药材名称大叶香荠菜拼音Dà Yè Xiānɡ Jì Cài别名北美独行菜、土荆芥穗、辣菜。来源药材基源:为十字花科植物琴叶葶疬LepidiumvirginicumL.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L

  • 遍地金

    《全国中草药汇编》:遍地金药材名称遍地金拼音Biàn Dì Jīn别名小疳药、雀舌草、痧子草、青鱼胆、肝炎草、蚂蚁草来源金丝桃科遍地金Hypericum elodeoides Ch

  • 黑鳞大耳蕨

    《中药大辞典》:黑鳞大耳蕨药材名称黑鳞大耳蕨拼音Hēi Lín Dà ěr Jué出处《浙江天目山目山药植志》来源为鳞毛蕨科植物黑鳞耳蕨的嫩叶。原形态黑鳞耳蕨,又名:大叶

  • 水紫菀

    《中药大辞典》:水紫菀药材名称水紫菀拼音Shuǐ Zǐ Wǎn别名山苦菜(《黄山植物的研究》)。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菊科植物高株山莴苣的根。6月采挖,晒干备用。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80~150厘米

  • 小大黄

    《全国中草药汇编》:小大黄药材名称小大黄别名矮大黄来源蓼科小大黄Rheum pumilum Maxim.,以根入药。生境分部青海。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泻肠胃积滞,实热,下瘀血,消痈肿。主治食积停滞,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