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独蕨箕

独蕨箕

《中药大辞典》:独蕨箕

药材名称独蕨箕

拼音Dú Jué Jī

别名蕨箕参

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来源阴地蕨科植物绒毛阴地蕨。冬季采收。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达26厘米。须根多数,肉质。不育叶柄有灰白色绒毛。叶片长18~25厘米,宽24~27厘米或更宽,下部3~4回羽状,基部1对羽片最大,三角形,长达15厘米,宽6~8厘米,末回小羽片或裂片边缘有粗大重锯齿。孢子叶自不育叶的下部或近基部生出,比不育叶短,2~3回羽状,复圆锥形,长8~11厘米,柄长5~7厘米,小穗张开,疏松,有绒毛。

生境分部生于山地杂木林下。分布湖南、贵州、广西、云南等地。

性味微苦,平,有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滋补,平肝散结。治产后体虚,肝肾虚弱,疮毒,风毒,淋巴结肿,目中生翳。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外用:捣敷。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独蕨箕

药材名称独蕨箕

拼音Dú Jué Jī

英文名Woolly Grape Fern

别名蕨箕参、蕨箕细辛、一朵云、蕨苗一支蒿、蕨蕨草、蕨蕨蒿、金扇子、山斛、阴地蕨、独脚鸡

出处出自《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来源药材基源:为阴地蕨科植物绒毛阴地蕨的全草或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otrypus lanuginosus(Wall.)Holub[Botrychium lanuginosum Wall.]

采收和储藏:全草四季均可采收,洗净,切段,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绒毛阴地蕨,多年生草本,高达26cm。须根多数,肉质。不育叶柄有灰白色绒毛。叶片长18-25cm,宽24-27cm或更宽,下部3-4回羽状,基部l对羽片最大,三角形,长达15cm,宽6-8cm,末回小羽片或裂片边缘有粗大重锯齿。孢子叶自不育叶的下部或近基部生出,比不育叶短,2-3回羽状,复圆锥形,长8-llcm,柄长5-7cm,小穗张开,疏松,有绒毛。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800-2600m的山地常绿杂木林下。

资源分布:分布湖南、贵州、广西、云南、台湾、等地。

性味微苦;甘;微寒;平;有毒

归经肝;肾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滋补;止咳平喘。主毒蛇咬伤;乳痈;疔疮肿毒;瘰疬;咽喉炎;肺热咳喘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入散剂。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研末撒。

摘录《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地核桃

    《中药大辞典》:地核桃药材名称地核桃拼音Dì Hé Tɑo别名山核桃、箭头草、匙头菜(《贵州民间方药集》),银地匙、白毛叶地丁草(《泉州本草》),地丁子(《贵州民间药物》)。出处《

  • 茅膏菜根

    药材名称茅膏菜根拼音Máo Gāo Cài Gēn别名落地珍珠、铁秤锤、土地子(《江西民间草药》),一粒金丹(《浙江民间草药》),陈伤子(《杭州药植志》),山砒霜、泥里珠、寸金黄、

  • 熊尾草

    药材名称熊尾草拼音Xiónɡ Wěi Cǎo别名两广直管花、杂发直管草、当芽、山薄荷、蛇头花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石生鸡脚参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rthosiphon marmoritis

  • 小叶蛇总管

    药材名称小叶蛇总管拼音Xiǎo Yè Shé Zǒnɡ Guǎn别名山薄荷、蛇总管(《南宁市药物志》),蛇通管(《广西中药志》),盘龙七、母猪花头(《云南中草药》)。出处《广西中药

  • 狗娃花

    药材名称狗娃花拼音Gǒu Wá Huā英文名root of Hispid Heteropappus别名狗哇花、斩龙戟出处始载于《拉汉种子植物名称》。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狗娃花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

  • 黑芝麻

    《中国药典》:黑芝麻药材名称黑芝麻拼音Hēi Zhī Mɑ英文名SEMEN SESAMI NIGRUM别名胡麻、油麻、巨胜、脂麻来源本品为脂麻科(胡麻科)脂麻属植物脂麻Sesamum indicum

  • 兔肉

    《中药大辞典》:兔肉药材名称兔肉拼音Tù Ròu出处《别录》来源为兔科动物蒙占兔、东北兔、高原兔、华南兔、家兔等的肉。原形态①蒙古兔,又名:草原兔、跳猫。体形中等,长约45厘米,尾

  • 破头风

    药材名称破头风拼音Pò Tóu Fēnɡ别名云雾草来源药材基源:为报春花科植物莲叶点地梅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ndrosace henryi Oliv.采收和储藏:春季采收全草,洗净,鲜用或晒

  • 藏青果

    《全国中草药汇编》:藏青果药材名称藏青果拼音Zànɡ Qīnɡ Guǒ来源本品为使君子科植物诃子Terminalia chebula Retz. 的干燥幼果。9~10月采收,经蒸煮后晒干即可

  • 半边风

    药材名称半边风拼音Bàn Biān Fēnɡ英文名Tsoong Pellionia别名老虎斑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金缕梅科植物蕈树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ltingia 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