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狗脚迹

狗脚迹

《全国中草药汇编》:狗脚迹

药材名称狗脚迹

拼音Gǒu Jiǎo Jì

别名棉花、野棉花、野桃花、花蝴蝶、五龙会、八大锤、乌云盖雪

来源锦葵梵天花属植物梵天花Urena procumbens L.,以入药。秋季挖根,夏秋采叶,洗净切碎,晒干。

性味甘、苦,平。

功能主治祛风利湿,清热解毒。用于感冒,风湿性关节炎,肠炎,痢疾,肺热咳嗽;外用治跌打损伤,疮疡肿毒,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0.5~1两;叶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狗脚迹

药材名称狗脚迹

拼音Gǒu Jiǎo Jì

别名乌蝇叶、乌蝇翼、苍蝇草

出处《梧州草药及常见病多发病处方选》

来源大戟科植物越南叶下珠枝叶。全年可采。

原形态小灌木,多分枝,秃净。叶小,近革质,倒卵形或矩圆形,长6~10毫米,先端浑圆,基部钝或楔尖,全缘;托叶极小,具睫毛。花单性,雌雄异株,1~3朵聚生于叶腋内;雌花具柄,柄长4~6毫米,雄花柄较短;萼片6,阔卵形,极钝,长约2毫米,雄花的较短;花药3,长椭圆形,花丝合生成一粗厚的中柱。蒴果扁球形,直径约5毫米。种子长约2毫米,外种皮橙红色。花期4月。

生境分部生于山野、林下。分布我国南部。

功能主治清湿热,解毒消积。治腹泻下痢,五淋白浊,小儿积热,小儿烂头疮,皮肤湿毒,疥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外用:煎水洗。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耳叶排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耳叶排草药材名称耳叶排草别名耳状珍珠菜、二郎箭来源报春花科耳叶排草Lysimachia auriculata Hemsl.,以根、根状茎入药。生境分部陕西。性味苦、涩,平。功能主治

  • 檫树

    《全国中草药汇编》:檫树药材名称檫树拼音Chá Shù别名枫荷桂[广东]、独脚樟、天鹅枫、梓木[江西]来源为樟科檫木属植物檫树Sassafras tzamu Hemsl. [Pse

  • 云南油杉

    药材名称云南油杉拼音Yún Nán Yóu Shān别名杉松、松壳络树、杉松苞、杉老树、杉树出处始载于《中国裸子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松科植物云南油杉的根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keteleeri

  • 杜鹃花

    《中药大辞典》:杜鹃花药材名称杜鹃花拼音Dù Juān Huā别名红踯躅(《洛阳花木记》),山踯躅、山石榴、映山红(《纲目》),艳山红(《分类草药性》),艳山花、山归来(《贵州民间方药集》)

  • 走马芹

    药材名称走马芹拼音Zǒu Mǎ Qín别名野白芷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下延古当归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changelica decurrens Ledeb.采收和储藏:夏、秋间采挖,去其茎

  • 假酸浆子

    药材名称假酸浆子拼音Jiǎ Suān Jiānɡ Zǐ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茄科植物假酸浆的种子或果实。秋季采收。化学成分种子含油18.6%,其中饱和住房酸11.1%、亚油酸20.8%、油酸64.4%

  • 葛枣

    药材名称葛枣拼音Gě Zǎo别名葛枣子、金莲枝、含水藤、木天蓼、该他利[朝名]来源猕猴桃科猕猴桃属植物葛枣Actinidia polygama (Sieb. et Zucc.)Miq.,以带虫瘿的果实

  • 光慈姑

    《中药大辞典》:光慈姑药材名称光慈姑拼音Guānɡ Cí Gū出处《河南中药手册》来源为百合科植物老鸦瓣的鳞茎。春、秋、冬三季均可采收。挖取鳞茎,洗净,除去须根及外皮,晒干。放置干燥处保存。

  • 露珠香茶菜

    药材名称露珠香茶菜拼音Lù Zhū Xiānɡ Chá Cài别名水龙胆草、紫萼香茶菜来源唇形科露珠香茶菜Rabdosia irrorata (Forrest ex Di

  • 扁豆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扁豆花药材名称扁豆花拼音Biǎn Dòu Huā来源豆科扁豆属植物扁豆Dolichos lablab L. 的花。7~8月间采摘未完全开发的花,迅速晒干或烘干,晒时要经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