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炮仗花

炮仗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炮仗花

药材名称炮仗花

别名黄鳝

来源紫葳科炮仗花属植物炮仗花Pyrostegia ignea Presl[P. venusta Baill.],以花和叶入药。全年可采,切碎晒干。

性味花:甘,平。

茎、叶:苦、微涩,平。

功能主治花:润肺止咳。

茎、叶:清热,利咽喉。

用于肺结核,咳嗽,咽喉肿痛,肝炎,支气管炎。

用法用量0.5~1两,或研粉,每次1钱,温开水送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炮仗花

药材名称炮仗花

拼音Pào Zhànɡ Huā

别名黄鳝

来源药材基源:为紫葳科植炮仗花的花和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yrostegia uenusta (Ker-Gawl.) Miers [Bignonia uenusta Ker-Gawl.]

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晒干。

原形态炮仗花 藤本。具有三叉丝状卷须。叶对生;小叶2-3枚,小叶柄长5-20mm;小叶片卵形,先端渐尖,基部近圆形,长4-10cm,宽3-5cm,上下两面无毛,下面具有极细小分散的腺穴,全缘。圆锥花序着生于侧枝的顶端,长10-12cm;花萼钟状,有5小齿;花冠筒状,内面中部有一毛环,基产收缩,橙红色,裂片5,长椭圆形,花蕾时镊合状排列,花开放后反折,边缘被白色短柔毛;雄蕊4,二强,着生于花冠筒中部;子房圆柱形;花柱细,柱头舌状扁平,花柱与花丝均伸出花冠筒外。蒴果果瓣革质,舟状,内有种子多列。种子具翅,薄膜质。花期1-6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常作庭园藤架植物栽培。

资源分布: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

性味花:味甘;性平;叶;味苦;微涩;性平

功能主治润肺止咳;清热利咽。主肺痨;新久咽喉肿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或研粉,每次3g,温开水送服。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大红青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红青菜药材名称大红青菜别名野青菜、天青地红来源菊科千里光属植物菊状千里光Senecio chrysanthemoides DC.,以全草及根入药。6~8月采集全草,晒干;8~9月

  • 石榴根

    《中药大辞典》:石榴根药材名称石榴根拼音Shí Liu Gēn别名石榴根皮(《摘元方》),酸榴根(《纲目》)。出处《本草经集注》来源为石榴科植物石榴的根皮。秋季采挖,忌用铁器。原形态形态详&

  • 高粱乌米

    《全国中草药汇编》:高粱乌米药材名称高粱乌米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黑粉科轴黑粉属植物高粱黑粉菌Sphacelotheca sorghi (Link) Clint.和长轴高粱黑粉菌S. cruenta (K

  • 大蓟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蓟药材名称大蓟拼音Dà Jì别名大刺儿菜、大刺盖、老虎脷、山萝卜、刺萝卜、牛喳口、鸡母刺、大恶鸡婆、山老鼠簕来源为菊科蓟属植物大蓟Cirsium japonicum DC.,以全

  • 山橿

    药材名称山橿拼音Shān Jiānɡ别名副山苍来源樟科山橿Lindera reflexa Hemsl.,以根入药。生境分部长江以南各省。性味辛,温。功能主治祛风理气,止血,杀虫。主治癣疥,过敏性皮炎,

  • 莓叶委陵菜

    药材名称莓叶委陵菜拼音Méi Yè Wěi Línɡ Cài英文名Radix Potentillae Fragarioidis别名雉子筵、满山红、毛猴子、菜飘子

  • 紫茉莉根

    《中药大辞典》:紫茉莉根药材名称紫茉莉根拼音Zǐ Mò Lì Gēn别名入地老鼠、花粉头(《岭南采药录》),水粉头(《修订增补天宝本草》),粉子头、胭脂花头(《四川中药志》)。出处

  • 白梅

    《中药大辞典》:白梅药材名称白梅拼音Bái Méi别名盐梅(《尚书》),霜梅(《纲目》),白霜梅(《本草便读》)。出处《本草经集注》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梅的未成熟果实,经盐渍而成。制法

  • 花叶矮陀陀

    药材名称花叶矮陀陀拼音Huā Yè ǎi Tuó Tuó来源为楝科地黄连属植物地黄连Munronia sinica D els.以全株入药。夏秋采集,洗净、晒干或鲜用。性

  • 炮姜

    《中国药典》:炮姜药材名称炮姜拼音Pào Jiānɡ来源本品为干姜的炮制加工品。性状本品呈不规则膨胀的块状,具指状分枝。表面棕黑色或棕褐色。质轻泡,断面边缘处显棕黑色,中心棕黄色,细颗粒性,